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番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番茄6219辣椒。闽语。福建仙游〖 〗。

番茄fānqié

西红柿。

番茄fān qié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软毛,花黄色。1876年《格致汇编·格物杂说》:“当时园中多种番茄,因太阳之热甚大,将番茄之叶挂于桃树之身与枝,令遮蔽而阻太阳之热,明日观树上之虫尽行走散,树仍能茂盛。”1884年邝其照《英语汇腋初集》第三章:“tomatoes,番茄。”◇西红柿、洋柿子、西番柿、藩茄、蕃茄、红茄、茄。

各种事物

各种事物

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 万类 万汇 万有 万形 万品 万族 万象(~更新) 众万 众物 众有 兆类 兆物 具物 凡物 品物 品类 气品 群机 元形 庶有 庶物 庶品 庶类
万事万物:群品
一件或一类事物:一物
异域他乡的各种不同事物:殊方异类
表示不明确的事物:某(~事;~物)
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诸如此类 诸如比例 诸若此类 诸如此比 诸有此类
白色的事物:雪白 雪素
客观的事物:实际 现实 见实 现事
当前的事物:即事
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视听(混淆~)
眼前所见的事物:即目
视听所系的事物:耳目
鸟兽草木或自然产生之物:天物(暴殄~)
众多的人或事物:堆(故纸~)
吸引许多人的事物:热门(~话题)
有所滋生的事物:母(~金;酒~)
作为根据的事物:根据
先天条件优越的事物:向阳花木
没有基础的事物: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传统已断的事物:绝响
来自外族或外国的事物:番(~茄;~饼)
尚未发生的事物:未始
无知的事物:株块
山野无知的事物:鹿豕
失去控制的事物:脱缰之马 脱缰野马
不存在的事物:梦中说梦 梦中占梦
根本不存在、有名无实的事物:蛇毛马角
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济窍飘风
零星片断的事物:东鳞西爪 一鳞半爪一鳞半甲 一鳞片甲 一鳞片爪 一鳞一爪 一鳞只爪 一鳞之甲 一毛片甲 片甲一鳞 片鳞半爪 片鳞残甲 片鳞碎甲 片鳞只甲
零碎琐细的事物:龟龙片甲
残缺不全的事物:残山剩水 遗山剩水 零山剩水 剩山残水 剩水残山
用来庇护自己的人或事物:护符 护身符
陪衬的事物:陪衬
所盼望的事物:盼头 指望
别的事物:异物
已趋衰落的事物:西风落叶
非常微小的事物:毫厘丝忽

☚ 事物   各种形态的事物 ☛

本源

本源

母(~子) 祖始 祖祢
事物的本源:柢 根源 大宗
原有的:老(~家;~式)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初(~衷)
本,原来:固(~有:~然)
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生;~长;~著民族)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旧)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旧(~中国)
未开发的或最古老的:原始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茄) 胡(~服)
外国的,外国来的:洋(~货;~枣)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装)

☚ 来源   根本 ☛

常见蔬菜

常见蔬菜

白菜:菘(菘菜;白菘) 心子菜 大白菜黄芽菜
青菜:荼 小白菜
油菜:芸苔 寒菜 胡菜 苔芥
花菜:洋花菜 花椰菜
茄子:茄(紫茄)伽 落酥 落苏 酪苏昆味
莴笋:莴苣 苦苣 生菜 肥菜 千金菜
菠菜:薐 颇陵 颇棱 波棱 赤根菜 鹦鹉菜 红嘴绿鹦哥
茴香:茴(小薐~) 蘹香
番茄:西红柿
辣子:椒(辣椒;青~;大~;番椒) 辣茄 金丸使者
部分蔬菜名:蕻 芹(~菜;香~) 堇(~菜) 薇 蕹 苤蓝 苘蒿
古蔬菜名:菲(采~)

☚ 蔬菜   根茎类蔬菜 ☛

番茄tomato

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番茄属的属名为Lycopersicon Mill,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染色体数2n=2x=24。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起源、演化与传播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番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 (ssp. eulycopersicon)和绿色番茄亚种(ssp.eriope-rsicon)。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番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 普通番茄 (L. esculentumMill),细叶番茄〔L. pimpinellifolium (Tust. )Mill〕,奇士曼尼番茄(L. cheesmanii Riley),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凯番茄(L. paviflorum and L. chmielews-kii),多毛番茄 (L. hirsutum Humb. et Bonpl.);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 (L. chilense Dun)和秘鲁番茄 〔L. peruvianumL.Mill.〕。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 (L.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Miller)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1708)的果谱附录中有“蕃柿”: “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
植物学性状 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的耕层内,最深可达1.5米; 根群横向分布直径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茎半蔓性或半直立性,基部木质化。分枝性强。为合轴分枝。叶互生,不规则羽状复叶。有小叶5~9片。小叶卵形或椭圆形。叶缘齿形,浅绿或深绿。茎、叶上密被短腺毛,分泌汁液,散发特殊气味。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顶芽为花芽,第一花序位于第6~9节间,其后花序都着生各节侧枝附近,每隔1~3叶生一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基部相连,先端5裂,花药连成筒状,雌蕊位于花的中央,子房上位。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4%以下。按生长和开花结果习性可分为❶有限生长类型:主茎生长6~8片真叶后形成第一花序,此后每隔1~2片叶着生一花序,主茎着生2~4个花序后,顶芽分化为花芽,茎不再延伸,出现封顶现象。此类型植株较矮小,开花结果集中,表现早熟。
❷无限生长类型: 主茎生长7~9片真叶后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3片叶着生一花序。主茎不断延伸生长,由叶腋抽生的侧枝也能同样着生花序,此类型植株高大,生育期长,偏晚熟丰产。果实为多汁浆果。有圆球、扁圆、椭圆及洋梨形等(见图)。成熟果实呈红、粉红或黄色。由果皮、腔隔、胎座及种子组成。受精后胎座增生的胶状物充满果室。小果型品种2~4室,大果型品种4~6室或更多。种子扁平、肾形,表面生银灰色茸毛,有胚乳,千粒重3克左右。使用年限3~4年。


番茄果实类型


类型和品种 目前栽培的番茄,属普通番茄。有5个变种:❶栽培番茄 (var. commune Bailey)。多数栽培品种均属此变种;
❷樱桃番茄var.cerasifor-me Alef.,果实圆球形。果径约2厘米,2室,红、橙或黄色;
❸大叶番茄(var.grandifolium Bailey),叶缘光滑,形似薯叶;
❹梨形番茄(var.pyriformeAlef.),果实梨形,红色或橙黄色;
❺直立番茄(var.validum Bailey),茎直立,果实扁圆球形。
栽培番茄的品种有三大系统:❶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一号和罗马;
❷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代表品种有创财和最佳;
❸美国系统:果实中型至大型,适应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品种。
生长发育与果实形成 番茄喜温暖,不耐炎热。其生育周期可分为:❶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发芽的最低温度11℃,适温20~30℃,最高35℃。
❷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序现蕾。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适宜昼温20~25℃,夜温13~17℃。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营养完全等条件下,可培育出适龄壮苗。
❸开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果实采收完毕。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一花序座果。开花结果盛期——从第一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2~26℃,30℃时光合强度明显降低,35℃生长停滞,引起落花落果。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幼苗2~3片真叶时顶芽生长点肥厚隆起,停止分化叶子,随之分化出第一花序的第一花芽,并相继分化其他的花芽。在第一花序原始体基部的新生长点分化1~3片叶子后,进行第二花序的分化。如此循序分化出以后的叶子和花序。若茎端在花芽分化时不再分化叶子,即呈有限生长类型。花芽分化适宜昼温24℃左右,夜温17℃左右。低夜温和强光照,第一花序节位较低,花器官的分化和发育良好。高夜温和弱光照,第一花序节位升高,花器官分化和发育不良,花数减少。8℃以下低温易形成多心皮子房,成为畸形花、果。番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除受环境条件影响外,与植株体内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积累占优势,C/N比率升高,营养生长适当,则开花结实良好。
开花时花冠转为深黄色,花药内侧纵向开裂。花柱贴着花药壁伸长,花粉粒落到柱头上,完成自花授粉。50多小时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后子房内源生长素含量迅速增加,同化产物输入果实,幼果开始生长。花药在低于15℃的条件下不开裂,引起低温落花;花粉粒在高于33℃的条件下失去活力,引起高温落花。开花期间的适温为21~26℃。
开花时子房细胞分裂基本停止,开花后主要是细胞膨大,果实大小与开花时子房大小呈正相关。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果实生长呈“S”型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果实发育的适温为昼温25℃,夜温15℃。超过30℃茄红素形成受抑制。绿色果实经8℃以下的低温受寒害,茄红素合成受到干扰和破坏,再给于适宜温度果实也不再转红。果实成熟过程分五个时期:❶青熟期。果实基本停止生长,果顶白,尚未着色;
❷变色期。果顶部由绿白色转为淡黄至粉红色;
❸半熟期。果表面约50%着色;
❹坚熟期。整果着色,肉质较硬;
❺完熟期。肉质变软。番茄属呼吸跃变型果实,呼吸高峰始于转色期,在半熟期达最高值,并具后熟现象,青熟果实能离体成熟。果实成熟期间葡萄糖和果糖增加,淀粉减少,可滴定酸减少,不溶性果胶转变为可溶性果胶和果胶酸,叶绿素降解,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增加,茄红素迅速合成。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大。果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也发生变化:叶绿素内基粒解体,有色体形成,膜上沉积类胡萝卜素结晶。呼吸跃变后期,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退化,核糖体消失,胞质囊泡形成。
果实发育期间会出现各种生理障碍:低温下分化的多心皮子房会发育成畸形果和脐裂果,水分供应变化剧烈易引起裂果,受精不良或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会形成空洞果,高温日晒会发生果实日灼病,干旱缺钙常产生脐腐病等。
栽培技术 中国华北及江、淮地区以春夏栽培为主,如果秋季栽培,后期需保护,如在高山冷凉地区可越夏栽培。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夏季不太炎热,只进行夏季栽培。华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不冷,主要进行秋冬栽培。各地在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番茄时,多行冬春和秋冬两茬栽培。忌连作,宜实行3~5年轮作。
育苗移栽,培育适龄壮苗。各地春夏或夏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冷床育苗;秋季栽培及华南的秋冬栽培采用露地育苗。东北及西北一些地区大面积无支架栽培时,可直播。播种期要根据定植期和苗龄来推算。苗龄长短则因育苗期的温度条件不同而异。北方冷床育苗,苗龄一般掌握在60天左右;夏季高温季节育苗,苗龄约25~30天。苗床培养土要力求营养完全、疏松通气、病原物少。苗床温度: 出苗前昼温25~30℃,夜温15~2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3~15℃。适当降温锻炼幼苗,防止胚轴徒长。2~3片真叶及时分苗(可移入营养钵内或按10厘米见方分苗)。缓苗期间宜较高的温度,缓苗后保持昼温20~25℃,夜温15℃左右。定植前8~10天低温锻炼。夏季育苗最好采用寒冷纱降温棚等防蚜、降温措施,并注意排水,防止幼苗徒长。适期分苗和定植。
番茄能半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宜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种植。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2.5:1:5。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率为40~50%。对磷的吸收率为20%。在施肥时氮、磷、钾合理的配合比率为1:1:2。定植前施有机肥作底肥,配合施入磷、钾肥,深耕耙细作成平畦或高畦。春夏露地栽培在无晚霜危害的情况下适当早定植,使之早缓苗和早生长发育,利于增强对病毒病的抗性。定植密度: 早熟品种每亩5 000~6 000株。中、晚熟品种每苗3 500株左右。双干整枝时株数可减少。
番茄多行支架栽培。整枝方式主要有两种: 单干式,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栽植较密,利于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 双干式,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一个侧枝,其余侧枝摘除(侧枝以长到4~7厘米时摘除为宜)。单位面积栽植株数较少,但早期产量低于单干式整枝。及时打顶,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成熟。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浸花或涂花,或用20~30ppm的PCPA (对氯苯氧乙酸)喷花。植株生长中后期,下部的老叶也可适当摘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番茄生长期间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须配合磷、钾肥。一般于定植缓苗后施催苗肥,促茎叶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果实膨大;中晚熟品种还需在第1、2穗果采收后进行3~4次追肥。在果实生长期间用1.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对果实和种子发育有促进作用。定植浇缓苗水后需中耕保墒。第一花序开花期间应控制灌水,防止因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座果后,植株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果实变色期采收。进行贮藏或远运,可于青熟期采收。青熟的果实可以人工催熟。方法是: 采收后用2 000~3 000ppm的乙烯利溶液浸果,并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5~7天果实可迅速转红; 或在植株上用500~1 000ppm的乙烯利溶液喷果,须避免喷在叶子上。
采种。原种田应与其他番茄品种田隔离100~300米,生产用种田应隔离30~50米。果实成熟后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植株作种株。果实收后剖果取种,在非金属容器中,25~30℃温度下发酵24~36小时,用清水搓洗、晾晒。
病虫害及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绵疫病、脐腐病等。
病毒病 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简称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virus,简称CMV) 引起。主要病症有: ❶花叶病: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深浅相间,叶略有皱缩,病株略比健株矮;
❷蕨叶病: 病株上部叶片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
❸条纹病:病株茎秆、叶柄或叶脉发生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条斑,病果表面散布不规则褐色下陷油浸状坏死斑。烟草花叶病毒由汁液接触传染。黄瓜花叶病毒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主要防治措施是实行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适龄壮苗; 增施磷、钾肥; 注意防治蚜虫。
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 为真菌病。危害叶和果实。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暗褐色水浸状大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边缘在潮湿情况下长出白色霉; 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变褐。果实上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边缘模糊,浅褐色至暗褐色,斑面生稀疏白色霉。茎上病斑暗褐色,略向下陷,边缘也产生白色霉。18~22℃,空气相对湿度66~96%范围内利于晚疫病的发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 栽培抗病的品种; 喷洒波尔多液、瑞毒霉、乙磷铝、甲霜灵、杀毒矾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青枯病 (Pseudomonas solanacearun) 为细菌病。主要为害植株维管束组织,使之变褐。发病后,叶色变淡,萎蔫,短期内整株死亡。病原细菌在土中越冬,由伤口侵入植物体。宜选用抗病品种; 土壤增施石灰,改良土壤酸碱环境; 轮作(最好与水稻田轮作)等进行防治。
脐腐病 生理病害。因水分供应失常、干旱引起缺钙而诱发果脐部产生褐色略凹陷硬斑,可扩大到半个果实(只发生于青果上)。以正常供水,喷布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可防治此病。
根结线虫病 (Meloidogyne spp.) 线虫侵害根部,发生念珠状根结或根瘤。可采取轮作;灌水; 使用二溴乙烷杀线虫药物处理土壤等方法防治。
较常见的病害还有: 叶霉病 (Fulvia fulva)、早疫病 (Alternaria solani)、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绵疫病 (Phytophthora capsici) (又称褐色腐败病)。以上4种病害均为真菌病。
虫害有棉铃虫和白粉虱(见蔬菜虫害)。

番茄tomato

又称西红柿、洋柿子。茄科,番茄属。以多汁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2n=2x=24。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为世界广泛栽培的一种蔬菜。主产美国、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
❶普通番茄群。包括普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细叶番茄〔L.pimpinellifolium(Tust) Mill.〕、奇士曼尼番茄(L. cheesmanii Riley)、小花番茄(L.parviflorum)、多毛番茄(L.hirsutum Humb et Bonpi)。
❷秘鲁番茄群。包括智利番茄(L.chilense Dun)和秘鲁番茄〔L. peruvianum(L.) Mill.〕,栽培的番茄均属普通番茄,有5个变种:栽培番茄、樱桃番茄、大叶番茄、梨形番茄和直立番茄。栽培番茄品种归属意大利、英国和美国三大生态型。普通番茄根系发达,再生力强。茎半蔓性或半直立性,分枝性强。叶互生,不规则羽状复叶。茎、叶上密生短腺毛,散发特殊气味。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自花授粉。按植株生长和开花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两个类型。果实圆球、扁圆、椭圆、长圆及洋梨形等。成熟果呈红、粉红或黄色。种子扁平、肾形,表面着生银灰色茸毛,千粒重3g左右,使用年限3~4年。喜温暖,不耐寒,半耐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忌连作。中国华北及长江、淮河流域以春夏栽培为主,东北、西北夏季栽培,华南多作秋冬栽培。育苗移栽。多行支架栽培,生长期间要加强水肥和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绑蔓、摘心及摘除老叶等。果实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矿物盐及有机酸等,可生食、煮食,或制成酱、汁及整果罐藏。

番茄

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西红柿,原产于墨西哥和南美洲。16世纪中叶传入欧洲,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有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2大复合种群。有普通番茄、大叶番茄、樱桃番茄、直立番茄、梨形番茄5个变种。株高60~200 cm,植株被黏质腺毛,茎易倒伏。羽状复叶,长10~40 cm,小叶5~9,大小不等,卵形或长圆形,长5~7 cm。偏斜,具不规则疏齿。叶柄长2~5 cm。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花冠黄色,辐状,径2~2.5 cm。开花传粉40~50 d后果实成熟。浆果扁球至近球形,肉质多汁,橘黄、鲜红。番茄属9种。中国20世纪初,广泛栽培作蔬菜,品种很多。种子千粒重3.0~3.2 g,发芽年限3~4年。茎、叶生长发育期适宜温度20~25℃,结果期昼温25~28℃,夜温16~20℃。pH6~6.5为宜。每100 g鲜果中约含维生素C20~30 mg,维生素A1000国际单位(1μ)。

番茄

番茄fanqieLycopersicon eseulentum

亦称“番柿”,俗称“西红柿”。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5~2米;植株有矮性和蔓性两类,全株具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叶为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或裂,小叶长卵形或长圆形。夏秋开花,总状或聚伞花序腋外生,有花3~7枚,黄色,花萼及花冠各5~7裂,雄蕊5~7枚,花药合生成长圆锥状。浆果呈扁圆、圆或樱桃状,红色、黄色或粉红色。种子扁平,有毛茸,灰黄色。性喜温暖。原产南美洲,我国普遍栽培,一般冬春于保护地育苗,春季栽培为主,冬季温室栽培。果实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作蔬菜或水果。亦可制成罐头食品。

☚ 花椒   西瓜 ☛
番茄

番茄Fanqie

茄科。又名西红柿。一年生草本,直立或蔓生,栽培时常加支架。植物体被粘质腺毛,具强烈气味。叶互生,羽状复叶或羽状分裂,小叶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缺刻状齿。聚伞花序具3-7花;花黄色;花萼裂片5-7;花冠辐状,5-7深裂;雄蕊5-7,靠合成圆锥状,花药纵裂;子房上位,2室或由于胎座延伸成假多室。浆果红色或黄色。原产南美秘鲁。我国各地栽培极为普遍,果作蔬菜或水果食用,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还可制果酱、罐头等。茎、叶可作农药。

☚ 马铃薯   辣椒 ☛
番茄

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

又称“西红柿”。双子叶植物,茄科。原产秘鲁,最初作为观赏植物栽培,18世纪才把它作为蔬菜食用。传入我国南方约有近70年的历史,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未成熟时为绿色,不能生吃,因含有龙葵素,容易中毒。成熟后颜色有粉红色、大红色、橙黄色、金黄色,果肉柔软多汁,含94%水分,1.5~4.5%糖类和多种有机酸,故有甜酸味。果实能贮存,由于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维生素P的含量位居蔬菜、水果之冠,有促进消化功能和维护皮肤神经健康的作用。此外,还有磷、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当水果吃,也能炒吃,所以又被称为“微生素蔬菜”,不仅有健胃、利尿和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功效,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对高血压和患有肾脏病的老年人,也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由于改用塑料大棚栽培,现全年均可供应。

☚ 雪里蕻   西红柿 ☛
000008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