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千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千层 【概况】: 基源 为桃金娘科白千层属植物白千层的树皮。 原植物 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又名玉树(《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形态 乔木,高达30m。 树皮灰白色,厚而疏松,海绵状,呈薄片状剥落。 叶互生,近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3cm,有纵脉3~7条及多数支脉,多油腺点,香气浓郁。 穗状花序顶生,有多数密集的花,长达约15cm,宽2~3cm;中轴具毛,于花后继续生长成一有叶的新枝;花乳白色,无梗;萼筒卵形,长约3mm,外面被毛,裂片5,花瓣5,长2~3mm;雄蕊多数,合生成5束,与花瓣对生,雄蕊束长约1cm。蒴果顶部3裂杯状或半球形,宽约5mm,顶端截形。花期1~3月。果实秋冬成熟。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00页.图3729) 生境与分布 原产澳洲。中国南方有栽培。 。【化学】:含木质素54.2%,及树脂醇,和白千层素(Malaleucin)[1]。 白千层中的三萜类成分有6种[2],计有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白桦脂酸乙酯、白桦脂醛(Betulinaldehyde)、Pyracre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熊果醛,还有3种芪酸[2],即Piceatannol、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及Scripusin B。一种倍半萜类即蓝桉醇(Globulol)、槲皮素及没食子酸。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96 [2]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2)∶55 。【药性】: 性味 淡,平。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 功效 安神,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 神经衰弱,失眠头痛,风湿,神经痛。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治神经衰弱,失眠。”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