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番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番痧

番痧

番痧是指感受恶毒异气所致的痧证。临床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表现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头面发黑,顷刻昏倒,皮肤有黑色痧点等症。番痧见《张氏医通》。认为此病最早由外域传入。《痧症全书》则称“乌痧”。以其患病后,面色尘黑,全身皮肤出现黑斑之故而命名。
番痧的病因病机,《张氏医通》认为系由恶毒异气所致。病情来势凶险,每当恶毒异气侵袭机体之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番痧的辨证,必须审察机体的强弱,以及恶毒异气的侵袭部位。倘若正气充实,邪正抗争,临床上则可出现微感恶寒,继而热甚不退,头痛,呕吐,无汗或大汗出,浑身胀痛,皮肤出现黑色痧斑,腹痛便秘,小便短赤,肢体发麻,渐至失去知觉,两眼视物模糊,终至神志不清;亦有恶毒异气直中于里者,则临床上首先出现恶心,呕吐,泄泻,四肢逆冷,六脉隐伏似无脉之象。由于正虚邪实,痧毒直犯心包,所以出现昏厥等危急现象;邪正相争,故见微感恶寒,卫阳被郁所以无汗,热毒恶邪与阳气相争,热甚则腠理开泄,因而大汗出;热毒之邪郁于阳明,胃热炽盛,是以恶心呕逆,热甚内迫营血,外溢皮肤,故全身出现黑色痧斑;热结下焦,则大便秘积,小便短赤;热甚久而不退,扰乱神明,所以神志不清,视物不明;邪毒郁于肠胃,隐伏于内,阳气不得外越,则四肢逆冷、腹痛、泄泻以及无脉的假寒表现。
番痧的治疗,初起之时,首先应急速采取焠痧疗法,焠头额部,然后取荞麦粉适量,调温开水服1~2次,或用野荞麦根150g,加黄酒适量,隔水蒸,频频饮服。同时,根据辨证论治,分别应用清热解毒,辟秽开窍,凉血清营,辛散透泄等法。如香苏散加薄荷、荆芥以理气透表之法,使毒邪由表而出,或用栀子豉汤加牛蒡子、生甘草以清热解毒,除烦安神;如上中焦热邪炽盛,烦躁口渴,胸隔烦热,面赤唇焦,大便不通,可选用凉膈散,以急泻火热之邪;如腹痛,泄泻,邪热内伏于肠胃之间,可选用黄芩汤。如烦渴引饮,阳明热甚者,可选用白虎汤加淡豆豉、葱白,使邪毒从表而化。若满身胀疼,面色尘黑,全身黑斑,脏腑气滞血凝,以及食积壅阻者,可选用阿魏丸等。若突然昏愦者,可选用紫雪丹、至宝丹等。

☚ 暑痧   瘟痧 ☛
000089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