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
体内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具有洋地黄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亦称为内源性类洋地黄样因子(endogenous digitalis like factor)、内洋地黄素(endodigin,endogen)或内地高辛素(endoxin)。目前,对其化学本质还不十分了解,一般认为是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对热稳定,可与荧光胺反应,能为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和羟基肽酶水解失活。 亦有认为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具有3种分子形式,分子量分别为5000、500和230。 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具有下列特点: ❶ 分子量小; ❷ 耐酸和蛋白水解酶; ❸ 抑制钠钾ATP酶活性; ❹ 取代哇巴因结合酶; ❺ 与高滴度的多克隆和单克隆地高辛特异性抗体有交叉反应。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广泛存在于下丘脑、肾上腺、心脏、肾脏、肺脏、骨骼肌、血细胞和尿中,具有强心、利尿、利钠、缩血管作用和升压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肺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急性颅脑损伤,以及妊娠等情况下,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样物质均有明显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