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畜牧气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畜牧气象xumu qixiangmeteorology of animal hus bandry

畜牧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为畜牧业合理布局、引种育种、有效地改善畜舍小气候、饲料牧草生产、疫病防治、科学的饲养管理及防御牧业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畜牧生态气候区图


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创造了炕孵、缸孵和桶孵等家禽人工孵化法。《齐民要术》中有小猪防寒护理法的记载。宋代《陈旉农书》就牲畜饲养指出:“当盛寒之时,宜待日出晏温乃可用;至晚天阴气寒,即早息之。大热之时,须夙喂令饱健。”说明了对牲畜饲养管理要注意天时。近代畜牧气象的研究始于19世纪。1833年,A.L.格洛杰研究了动物毛色与气候的关系,C.伯纳德研究了环境气温变化对动物体内变化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就畜牧气象研究成果出版了《动物环境中的气象观测》、《畜舍的环境问题》等专集。1979年苏联C.A.别帕罗夫出版了《农业气象与草原放牧业》。英国J.L.蒙蒂思研究羊的热量平衡。日本学者研究乳牛生理与气象环境的关系和畜舍小气候。澳大利亚学者育成适应热带气候条件的乳牛。欧美一些国家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进行畜禽实验生态研究, 利用卫星监测作草原产草量、载畜量、土壤墒情以及积雪情况的预报。中国学者汤逸人等根据生态气候条件提出建立细毛羊生产基地, 70年代, 对现代化养鸡场的光照控制、通风调节温、湿度等进行了研究。
分布与气候
根据气候、植被和畜禽对气候的生态适应性, 将我国分为六个畜牧生态气候区, 如图所示。各区气候特点为: Ⅰ. 青藏高寒牦牛藏羊区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 是主要牧区之一。气候高寒, 年平均气温-4~6℃, 一月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下, 大于5℃积温500~2500℃, 年降雨量50~6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自东南向西北天然植被呈现高寒草甸、草原、荒漠。Ⅱ. 蒙新干寒骆驼绵羊区 以蒙新高原为主体, 气候干寒, 年平均气温在8℃以下, 大于5℃的积温在3500℃以下,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干旱牧区。天然植被随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而呈现出草甸草原、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Ⅲ. 东北寒冷马牛区 以东北平原及东西两侧山地为其主体, 年平均气温-6~8℃, 一月平均气温-32~-10℃, 年降水量400~1200毫米。Ⅳ. 华北和西北东部水热适中驴骡区以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为其主体, 年平均气温8~14℃,一月平均气温-10~0℃,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水热适中,畜牧生态气候条件十分优越,牧草品种资源丰富, 适合多种家畜生长。Ⅴ. 西南山地牛猪马羊区云贵高原是其主体, 境内峰谷相间, 山坝结合,气候、植物和牲畜立体结构明显, 其气候特点是,降水丰富,日照不足, 热量垂直差异大。Ⅵ. 东南湿热牛猪区以长江、珠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为其主体,年平均气温14~22℃,一月平均气温0~16℃,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
畜禽与气象

温度 畜禽体温是相对稳定的, 气温却是瞬时变化的, 它们之间时刻都在以对流、传导等多种方式交换热量。因此畜禽需要不断地调节生理机能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畜禽对温度的适应程度因种类、年龄、覆被和饲养管理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如表1。禽蛋贮存、孵化及育雏也要求适宜的环境温度, 种蛋贮存为8~15℃, 孵化为37~39℃, 接雏时要求30℃, 1周后降至25℃左右, 以适温育雏较好,为促进其新陈代谢,也可适当变温。
水分 畜禽对水分条件的要求表现在饮水和适宜的空气湿度 (表2)。一般畜禽要求相对湿度为45%~70%, 低于30%或高于80%都是有害的, 高温高湿则更不利。如青年猪在35℃、相对湿度80%以上的环境中,1小时体温可升到40℃。母鸡在38℃、相对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经过7小时可致死亡。冷雨或连阴雨可导致畜禽疫病,如仔猪白痢、鸡的球虫病和牛羊的蹄腐病等。

表1 畜禽的适宜温度/℃

畜 别适宜温度禽 别适宜温度
母 猪15~20雏 鸡25~30
初 生 仔 猪
哺 乳 仔 猪
27~32
20~24
育 成 鸡
产 蛋 鸡
10~20
10~24
肥 猪15~17肉 用 仔 鸡21~27
乳 用 犊 牛10~241 周 龄 雏 鸭27~30
乳用母牛和肉牛
初 生 羔 羊
哺 乳 羔 羊
5~17
25~27
5~21
2 周 龄 雏 鸭
3 周 龄 雏 鸭
产 蛋 鸭
24~26
20~24
10
母 绵 羊
7~24
5~20
1~10日龄小鹅
11~20日龄小鹅
25~28
20~24
牦 牛8~10火 鸡15~20
15~25鹌 鹑20~35

表2 草原地区各种家畜对水分的要求


光照 紫外光有很强的杀菌力,有益于畜禽的健康;蓝绿光和黄光有利于增重,刺激其生殖机能,促进性成熟,增强交配力;红外光有利于取暖,提高畜禽的环境温度。畜禽对光照度、光照时间的要求因其种类、年龄和季节不同而差异很大,马、驴要求长日照,绵羊,山羊等需要短日照。母猪每日需要光照14~16小时,冬季适当增加光照可以弥补热量的不足,如奶牛在冬季每日给予16小时的光照,比9~12小时光照提高7%~10%的产奶量。育成鸡每天需要光照8~12小时、光照度5~10勒克斯。产蛋鸡每天需要光照10~14小时、光照度10勒克斯(表3)。育肥鸡则要求光照时间短、光照度弱,这样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育肥。
风 冬季当风速大于12米/秒时,牛羊不宜放牧。当大风与雨、雪结合,则可形成风雨或风雪灾害,风沙影响畜禽采食,危害家畜的毛皮质量。高度集约化饲养畜禽,呼吸和排泄污染气体,有害畜禽健康,需控制氨、硫化氢分别在20μl/L、10μl/L以下,风速控制在0.1~2.0米/秒之间,最大不能超过2.5米/秒。
牧草与气象

表3 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光照时间表


草原类型 中国草原牧草生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按水分条件可分为:❶草甸草原。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水分条件优越, 以中湿生牧草为主,牧草生长茂密,覆盖度大于60%。
❷干旱草原。年降水量250~400毫米,水分条件次之, 以中旱生牧草为主,盖度为40%~60%。
❸荒漠草原。年降水量100~250毫米, 以旱生牧草为主,牧草稀疏,盖度30%左右。
❹荒漠。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是极端干旱的地区,以旱生、超旱生植被为主,稀疏矮小,产量低,灰分大。
牧草产量 牧草产量形成与气象诸因素的关系密切,尤以降水影响最大。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因降水量的不同而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波动(表4)。牧草采集量具有季节性差异,据内蒙古观测,秋季最高,夏季为秋季的80%~90%、冬季为秋季的45%~55%,而春季则为秋季的40%~45%。

表4 典型草原的产草量与降水量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1976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