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影的发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影的发明 电影的发明真实地纪录和再现运动着的事物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愿望,也是电影发明的直接动因。以每秒24格(或16格)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之所以能创造运动的幻觉,是由于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特性的缘故。这一特性在古代就已被人们发现。17世纪,牛顿等人曾对形象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滞留性进行过研究。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杰特提出视觉暂留理论,即当人观看某一形象时,该形象消失后仍能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滞留约1/10秒的时间。这一原理使电影通过连续放映创造运动的幻觉成为可能。其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各种视觉玩具不断演变和发展,预示着未来电影的雏型。而创造真正的电影还有赖于照像术的发展。1823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浦斯拍摄了历史上第一张照片“餐桌”,当时曝光时间需14小时;经过数十年努力,1851年,能复制多张照片的湿性珂珞酊感光板问世,曝光时间缩短到几秒钟。1872—1878年,英国人爱德华·慕布里奇耗时六年,成功地进行了连续照像的试验。他在马的跑道旁设置了24个摄影暗室,各拉一条线横在跑道上,当马在跑道上奔驰时,利用马蹄踢断线的刹那将马跑的姿态摄入镜头。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了摄影枪,并不断改进。1888年,美国乔治·伊斯曼发明胶卷。马莱采用这种胶卷研制出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拍摄出有连续动作的照片。与此同时,法国动画片创始人雷诺也创造了一种光学影戏机,并从1892年开始在巴黎放映他的早期动画片。在此期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直在致力于有声电影的研究,却屡遭失败。他转而采用马莱的连续摄影机,并与柯达公司特制的50英呎长、打有齿孔的胶片结合,于1894年将其发明的电影视镜公诸于世。这种电影视镜将胶片装在配有放大镜的木箱内放映,每次只能供一人观看,它已具备电影拍摄、洗印、放映三个基本元素,但因其结构还很不完善,而未能使电影普及。此后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电影视镜的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创造出一种兼有摄影、放映、洗印三种功能,可使胶片连续运动的活动电影机。这一新机器以其技术上的完善及其所摄制的影片题材上的新颖,使其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享誉世界。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第一次公开售票,放映了《拆墙》、《火车到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影片,取得惊人成功。这一天遂被电影史学家确定为电影诞生日。 ☚ 西方电影 卢米埃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