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霹雳华人私会党械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霹雳华人私会党械斗 又称拿律战争。1861—1873年马来亚霹雳邦拿律锡矿区*义兴与*海山两大华人私会党械斗。1861年,海山(成员多为广东、福建客家人)在当地马来人统治者瓦·伊卜拉欣(Wah Ibrahim)支持下将义兴(成员多为广东人)逐出拿律,并将义兴领导人苏亚昌打死。翌年,义兴在英国殖民者支持下恢复在拿律的势力。后因英属海峡殖民地当局奉英国驻印度总督之命不再卷入华人私会党之争,于是海山与*大伯公会(成员多为福建人)联合又击败义兴。1863年,当地马来人组织*白旗会支持义兴,另一部分马来人则组织*红旗会支持大伯公会和海山,械斗规模扩大。1867年,义兴在吉打邦和威斯利区会员支援下击败海山,槟榔屿等地相继发生华人私会党械斗。1872年2月,海山被逐出拿律锡矿区。10月,海山又将义兴逐出拿律,义兴死伤千余人,数千人逃往槟榔屿。12月,义兴卷土重来,双方处于对峙局面。华人私会党长期械斗使拿律锡产量下降,英国遂于1873年9月出动军队镇压。1874年1月,义兴与海山达成协议,停止械斗。此后,当地华人将械斗中心地区吉连包改称太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