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霸王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霸王鞭 【概况】: 异名 金刚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刚纂(《丹房本草》),刺金刚(《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霸王鞭的全株包括茎叶和茎中白色乳汁。 原植物 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金刚纂条载:“《滇本草》金刚杵……色青质脆如仙人掌而似杵形,故名。……按此草直如木,有花有叶……叶厚绿无纹,形如勺,花生于上,五瓣,色紫,扁润内翕,中露圆心,黄绿点点……岭南附海舶至京师,植以为玩,呼曰霸王鞭”。以上所述及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 多年生肉质灌木,高达3m,有白色乳状汁液。茎基部近圆柱形,上部呈四角形或五角形;小枝有3~5条纵棱,边缘波浪状。 单叶互生,叶少而早落,叶片倒披针形,肉质,长10~12cm,宽2~4cm,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约6mm,基部有刺1对。杯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具短柄,排列成聚伞状,花黄色。 蒴果近球形,径约1cm。 花期5~8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735页,5738条)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石隙,也常有栽培的。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茎叶或茎叶中白色乳汁。 【化学】: 茎乳汁含薄公英赛醇(Taraxerol)、粘霉烯醇(Glut-5-en-3β-o1)、尢戟脑(Euphol)、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1~3]。 本株含大戟醇(Euphorbol)、2,3-二甲氧基异没食子酸、琥珀酸[1,4,5]、巨大戟二萜醇[6]。 附:花含异没食子酸[4]、巨大戟二萜醇酯[7]。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68:7(1)∶89 [2] J Ind Chem Soc 1965;42(8)∶543 [3] CA 1966;64∶13089c [4] CA1964;61∶8627h [5] CA 1967;67∶71109m [6]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1 [7] Zechmeister L.,Prog Chem Org Natural Prod,SpringerVeilag,1983;44∶1 。【药性】:性味 ❶ 《纲目拾遗》:“大毒。” ” ” 功效 祛风,消炎,解毒,泻下,祛瘀。 主治 疮毒,皮癣,水肿,跌打损伤,腹胀痛,气串肋间。 ❶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疮毒,皮癣。” 用法用量 外用:取浆汁搽涂患处。内服:煅存性,研末为散。 使用注意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霸王鞭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内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疡肿毒,皮癣:霸王鞭浆汁,外搽患处。(本品毒性剧烈,用时宜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