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系统dianzizhan xitong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
由电子侦察系统、电子干扰系统和反辐射及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等组成的,具有电子攻击、电子防护和电子战支援功能的综合系统。电子战系统与单个电子战装备比较不仅种类数量多和功能全,而且由于多种电子战设备的功能互补,会使作战效能倍增。例如将陆、海、空、天多种平台上的电子侦察设备构成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侦察系统,可将多种电子侦察情报相互补充和验证,产生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电子情报。又如将电子干扰设备与反辐射攻击设备构成一个软/硬杀伤相结合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就可以挫败多种雷达抗干扰措施。
电子战装备的发展首先从单机开始,用一部干扰机压制一部雷达或一部通信设备。这种一对一的电子对抗模式用于对付零散和孤立的军事装备比较有效。但是随着雷达组网、通信组网及拦截与攻击武器组网,特别是C3I系统的出现,这种一对一的单机对抗模式就难以发挥作用了。从而促使电子战装备从单机发展到小系统,进而发展到大的综合系统,从单平台的电子战系统发展到多平台、多手段、多频谱和大空域的综合电子战系统。
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末装备了由一个电子侦察站和3~9部电子干扰站构成的地对空雷达干扰系统。美国在70年代研制了将欺骗干扰和噪声干扰相结合的AN/ALQ-131双模干扰吊舱,80年代研制了将机载全向告警接收机和双模电子干扰机相结合的ASPJ机载自卫干扰系统,90年代研制了将机载全向告警、导弹逼近告警、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和光电干扰相结合的INEWS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美国在80年代末期装备了将陆、海、空、天电子侦察情报与其他情报相融合的综合电子侦察系统。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将远距支援电子干扰飞机、随队掩护电子干扰飞机、反辐射攻击飞机及各种作战飞机上的自卫干扰系统构成一个多平台、多手段、多层次和多频谱的综合电子进攻系统,它与其他进攻武器协同运用,完全压制和摧毁了伊拉克的雷达探测、指挥通信网和拦截武器网。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了由多种电子战设备构成的雷达对抗系统和通信对抗系统,90年代正向空域更大、频域更广和功能更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发展。
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把电子侦察、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导航定位与敌我识别对抗、光电对抗等各种软/硬电子战作战装备构成一个整体,实现电子情报综合采集、信息综合利用及电子战资源综合管理和控制,实施综合性系统与系统的对抗。综合电子战系统既能集中指挥,又能分级指挥,系统规模可大可小,根据作战需要柔性组合,并能与其他武器系统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