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态 态人的精神风致。清李渔用以指演员的气质、风度、灵性等微妙的素质。语见《闲情偶寄·声容部》:“吾于‘态’之一字,服天地生人之巧,鬼神体物之工。使以我作天地鬼神,形体吾能赋之,知识我能予之,至于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之态度,我实不能变之化之,使其自无而有,复自有而无也。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李渔认为,“态”在“有”“无”之间,是天生而不可强造的。它不能因有心而养,亦不能因有意而生,但它可以在无心的动作、无意的表情中显现,正如李渔所说:“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由于“态”为“似有形”而“无形”的天机所动,因而不可能通过“教”从外部造就它,但可以通过熏陶由内部生化它。故李渔说:“人问:圣贤神化之事,皆可造诣而成,岂妇人媚态,独不可学而至乎? 予曰:学则可学,教则不能。人又问:既不能教,胡云可学?予曰:使无态之人与有态者同居,朝夕熏陶,或能为其所化。”总之,外造则不可,而内化则或成,这是态的独特之处。 ☚ 变旧成新 登场 ☛ 态读音t·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他代切,去,代韵。 上一条: 酞 下一条: 態 态形态,样。如:“态度”“状态”。此为白读音。 态〔tai〕 ![]() ![]() 态態tài形状;状况 态態事物的形状、样子;情况:~度︱~势︱气~︱液~︱固~︱形~︱状~︱姿~︱仪~︱体~︱常~︱恒~︱故~︱变~︱失~︱作~︱情~︱神~︱媚~︱憨(han)~︱静~︱动~︱睡~︱醉~︱病~︱事~︱世~︱丑~百出︱世~炎凉︱故~复萌︱仪~万方︱老~龙钟︱一反常~︱惺(xing)惺作~。 态tài❶ 形状,状态:形态│情态│态度。 态tài❶状态,举止神情。《离骚》:“余不忍为此态也。”《惜诵》:“犹有曩之态也。” 态❶又称情态。语法范畴的一种。表示动作或过程与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为两种:(a)主动态,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主体发出的,如“老王走了。”(b)被动态,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主体承受的,如“信写好了。”表示态的意义,有时有形式上的标志,有时没有形式上的标志。如:“我看书”是主动态,“文章写好了”是被动态,它们都没有形式上的标志; “书被他拿走了”、“他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都是被动态, “被”和“为”是被动态的形式标志,标明主体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有的难以分辨是主动态还是被动态,如“腰直起来了”,就难以断定“腰”是动作的发出者还是动作的承受者。 态tai态度 态势 变态 表态 病态 常态 丑态 动态 富态 固态 故态 憨(han)态 静态 窘态 倦态 媚态 拟态1 气态 情态神态 生态 失态 世态 事态 睡态 俗态 体态 物态 形态 液态 仪态 语态 状态 姿态 醉态 作态 初生态 观念形态 惺惺作态 一反常态 意识形态 态tài❶神态;神情: 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三十·693)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怜惜悲感之~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三四·766) 态tài〖形容词〗 态態tài姿态,神态。《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疏为美,密则无~。” 态 态❶语法范畴之一。也叫 “情态”。指凭借一定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例如英语Everybody respectshim(“大家都尊敬他”)是主动态,He is respected by everybody(“他受大家尊敬”)是被动态;主动态中,动词用简单形式,被动态里,动词取“be+过去分词”形式,同时借助介词by引入动词的逻辑主语。汉语中也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语法意义。主动态中,动词用原形 (即简单形式); 被动态中,凭借虚词 “被”“给”等或直接附在动词之前,或引入动作施动者放在动词之前。如“领导批评了他”是主动态,“他被批评了”“他被领导批评了”是被动态。有的学者将“意念被动句”也看成被动态; 这样,词序也成了汉语“态”范畴的表现形式。即施事名词置于动词之前的是主动态(“他写了信”),受事名词置于动词之前的是被动态 ( “信写了”)。 ☚ 叠动体 持续态 ☛ 态*熊taiCCAC 状态 状态态(形~;气~;势~;事~) ☚ 形态 扬起、下垂 ☛ 状况 状况态(状态) 概 情数 情况 情状情迹 另见:情况 情景 情形 ☚ 各种情况 情节1 ☛ 形态 形态态(态状;象态) 状(状态;怪~) 情 观(旧~;改~) 另见:拟状物 ☚ 形态 状态 ☛ 态態tài他代切,去代。 态又称“情态”。语法范畴的一种。由一定的语法形式表明的动作与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如英语“John killed a snake”(约翰杀了一条蛇)是主动态;“A snake was killed by John”(一条蛇被约翰杀了)是被动态。现代汉语的被动态常用虚词“被、为、给”等表示。 态態tài❶人的姿容、形态。如:姿态,态度。 态(態)tài ❶ (形状; 状态) form; condi ̄ tion; appearance: 体 ~ figure; 仪 ~ carriage; personal appearance; 常 ~ normal condition; 事 ~ 的发展 the course of events; developments 态tài
态態tài(8画) *态(態)tài8画 心部 态態tài小篆以来作態。小篆或从亻,从能,能亦声。態从心,从能,能亦声。能与能声母演变旁纽双声,如难摊滩、念贪、匿(nì)慝(tè)例。韵变是阴阳对转,如能与耐韵转,以及等与待、更与改例。本指神情,姿态,意态。后多指形状,样子。如:丑态|变态。组词如:形态|状态|姿态。引申指情况。如:事态|动态|态势。组词如:态度。现代简化为态。从心,太声。读音准确,简单易写。现作规范字。见《总表》。 态態★繁◎常★常tài態,形声,从心,能声,本义为心有所思而表现于外,引申为姿容、态度、形状、样子等。近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态”,音符改为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