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田颂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田颂尧1888—1975四川简阳人 田颂尧
田颂尧田颂尧(1888—1975) 李 峰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四)第141页 田颂尧1888~1975又名光祥。简阳县(今市) 人。早年由四川陆军小学第一期毕业后,升入南京第四陆军中学。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首义后参加学生军,后入保定军校。不久返川,任四川陆军第四镇参谋、第四师营长。1916年1月随刘存厚在纳溪起义,参加护国战争,先后任第二路第三支队队长、第二师骑兵团团长。1917年在 “刘罗”、“刘戴” 两次成都巷战中为刘存厚立下战功。次年升任第二十一师第四十一旅旅长,8月授陆军少将衔。1923年12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被北京政府授章威将军衔,会办四川军务。参加省联军协同刘湘、杨森击败熊克武。1925年任四川军务帮办,占川西北地盘。北伐易帜,任国民革命第二十九军军长。1935年4月2日参加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其部为红军击溃后,被蒋介石下令撤职查办,以副军长孙震继任。1949年12月随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 田颂尧1888~1975民国川军将领。四川简阳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起义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75年病逝。 田颂尧 田颂尧又名见龙、光祥,四川简阳龙泉驿(今属成都市)人。1888年6月19日生于一个富人家庭。早年曾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一期、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不久离校南下参加苏浙学生军,任军事部长兼营长。后返川,任川军刘存厚部营长。1916年1月刘任护国军川军总司令,田任第三支队长,8月任第二师骑兵团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1918年随刘存厚退守陕南,7月5日任第二十一师第四十一旅旅长,8月被北京政府授为少将。同年12月刘返川任四川靖国军司令,任田为第一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率部与滇军作战。12月30日任第二十一师师长。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9月被北京政府授为中将,1924年5月北京政府再授上将衔。1925年在各军阀的混战中获胜,成为川军中一支独立的力量。1926年5月26日任四川军务帮办兼川西北屯垦使。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田与邓锡侯宣布易帜,12月12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1927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改编部队,自兼第二路司令。四一二政变后,通电拥护南京政府。5月任第七路军总指挥。不久改任第十二路总指挥,出兵陕西。同年11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28年11月7日派为国军编遣委员会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1930年中原大战时与川军将领联名通电劝蒋下野。1932年与刘文辉相争,田退出成都。1933年1月任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率部围攻川北红军。1934年再次参加“围剿”川北红军。因两次均遭失败而被撤职查办,其部下第二十九军也被改编。此后寓居成都。1936年9月12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7月31日任中将。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2月随刘文辉、邓锡侯等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及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四川省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四川省委委员,民革中央委员。1975年10月15日在成都病逝。 ☚ 田桐 田培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