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鞋Tianjing yundongxie
田径运动员装备。根据规则规定,运动员可赤脚,单脚或双脚参加比赛。但鞋的结构不得为运动员提供任何额外的助力,鞋中不得加任何类型的弹簧或其它装置。鞋面上允许加皮带。1868年美国大学生W·柯蒂斯在赛跑中首先穿上了跑鞋。田径比赛时运动员大都要换上钉鞋,这样就可以使双脚得到保护和稳定,以及牢固地抓住地面,增加摩擦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成绩。由于田径项目甚多,要求各异,因此所需要的钉鞋也各不相同。现行比赛规则对田径运动鞋(钉鞋)在塑胶跑道上和非塑胶跑道上比赛都有明确的规定。鞋掌和鞋跟的钉子数目不得超过11枚,钉座也不得超过11个。在非塑胶跑道比赛的鞋钉,最大长度25毫米,最大直径为4毫米。选用时要注意符合规定和大会的章程。一般来说,短跑运动员应选择钉子较长而分布集中的钉鞋。长跑运动员选用钉子稍短些,鞋后跟厚一些、软一些的钉鞋。跳高运动员选择后跟上有钉子的跳鞋。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可选用短跑运动员的钉鞋,最好选用在鞋底上加有厚垫的三级跳鞋。掷标枪、投手榴弹运动员可选用跳高运动员用的那种钉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穿高腰的投掷钉鞋。推铅球、掷铁饼和掷链球,由于在水泥制的投掷圈里进行比赛,可不必穿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