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田家五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曾名《田家五行志》或《吴下田家志》,是集太湖流域重要天气和气候经验之大成的专辑。此书系元末娄元礼所述,陆泳所辑,明茅樗曾对此书中各经验,进行了验证,并加以增补。胡文焕在广泛传播此书方面,作过较大贡献。 《屑玉从谈》4集中收有茅樗校本;嘉靖中巾箱本《奚囊广要》中也收有此书,胡文焕所辑《格致从书》及《百家名书》中均有摘录,清《古今备书集成》中亦刊有此书部分内容。1976年江苏建湖县曾组织中央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和南京气象学院部分专家与当地一些有看天气经验的气象哨组人员,整理此书,以《田家五行选释》为书名,由中华书局出版,对解释此书内容,有一定帮助。在流传的《田家五行》书中,一般均附有《田家五行拾遗》。在《说郛》中,以《吴下田家志》为名,摘刊了《田家五行》的内容。 娄元礼,字鹤天,浙江霅川(今湖州)人,生于元代,但生卒年不详。他是一个在农业生产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娄元礼热衷于在太湖流域收集与农业有关的天气和气候经验,应用到农事活动中去。陆泳,字伯翔,元末人。松江籍,隐居,尽心农事,其生卒年不详。他善于文词,关心天时,与娄元礼有密切交往。他以娄元礼的口述资料为依据,加上自己所知,把太湖流域的天气及气候经验编写成书。一度曾将此书称为《吴下田家志》或《田家五行志》。最后始定名为《田家五行》,流传于世。今本《田家五行》多题霅川鹤天娄元礼述。但《松江府志》、《元史新编》、《补元史·艺文志》等,均题陆泳所撰。据《松江府志》所述,《田家五行》一书有杨维桢、陆居仁序。据《千顷堂书目》说:《田家五行拾遗》内有钱惟善序。杨维桢、陆居仁、钱惟善均元末有名诗文家,世称元末三高士,晚年都居于松江,死后都葬于松江西北机山之东的干山(相传干将在此铸剑)。该三高士生前同居于松江,与陆泳经常来往,交谊颇深。这些都说明此书为元末的作品。 唐章孝标《长安秋夜》诗是促使本书以《田家五行》作为书名的原因。该诗说:“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物候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拓雨初晴。岁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陆泳即据此诗含义,反其意指出,“田家有五行”。这五行是泛指“农事活动的天气规律”。按此规律行事,即可避免天气灾害,而获得丰收。由于这些经验天气规律,记载于此书中,所以就把书名题为《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的分卷,因版本而异。有的分为2卷,有的分为3卷,也有不分卷的。以《屑玉从谈》4集中茅樗校本为例,并不分卷,全书前有茅樗的“叙”及例言,接着为十二月每月一类介绍月占。然后依次是天文类、地理类、草木类、鸟兽类、鳞虫类、三旬类、六甲类、气候类、涓吉类、祥瑞类,其后尚附《田家五行拾遗》一篇,书末还有徐侣樵之“跋”言,该书中混有许多经茅樗验证及增补的内容。全书共约2.2万字。 《田家五行》各类内容如下:十二月每月一类,按各月关键日列出可预测未来中长期天气的气象经验及谚语;天文类分论日、论月、论星、论风、论雨、论云、论霞、论虹、论雷、论雹、论电、论冰、论霜、论雪、论烟等15论,都是根据天气及气象预测天气;地理类分论山、论地、论水等3论,都是根据地表现象预测天气;草木类分论草、论花、论木、论竹等4论,系根据植物现象预测天气;鸟兽类分论飞禽、论走兽两论;鳞虫类分论龙、论鱼、论杂虫等3论,除论龙的内容是谈龙卷风外,主要是根据动物现象预测天气;三旬类分论朔日、骑月等,系介绍天气惯性预测;气候类主要介绍气候性天气经验规律。又有“论月、论潮”两论分别介绍阴历各日的月亮出地平线时刻,及潮水汛期等知识:六甲类分论甲子、论壬子、论甲申、论甲戊、论丁、论鹤神等6论;涓吉类按农村生活及农事活动等的日子干支,来判定吉凶;祥瑞类以物象反常来判断家道吉凶。这三类的内容多属迷信。 《田家五行拾遗》的篇幅不多,仅约650字。但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如“分龙后晴雨,止当以本境为占”,还介绍“晴干鼓响,雨落钟鸣”等谚语,只是内容较杂。另外,《拾遗》中提到,“前宋时,平江府昆山县作水灾,邻县常熟却称旱”的例子,说:“上司谓接境一般高下之地,岂有水旱如此相背之理;不准其申。后里人直赴于朝,诉诸史丞相。丞相怪问亦然,众人因泣而告曰:‘昆山日日雨,常熟只闻雷。’丞相谓‘有是理’,悉听所陈。至今吴中相传,以为古谚。”这个例子写得很生动,说明即使江南地势较为平坦,各地天气仍有地方性的不同,这种认识是很有价值的。在举此例中,明确指出此事出现于前宋。这不仅说明平原有地方性天气的认识,在宋代已有,还可作为《田家五行》之辑集时间,应在元代。因为只有元代才会将宋代称为“前宋”。 《田家五行》中语句,多用吴方言。如“上八(正月初八)夜弗见参星,月半夜弗见红灯,”“弗”即“不”之吴方音。“(三月初三)(青蛙)上昼叫,上乡熟,下昼叫,下乡熟”,“上昼、下昼”,即指“上、下午”,“上乡、下乡”,即指“高田、低田”,属吴方言。“五月里迷露,行船不用问路”,“迷露”不是指“露水”,而是指“雾气”。“小麦不怕神共鬼,只怕四月初八夜里雨”,这句话中的“鬼”字读为“居”,与“雨”字押韵。而“鬼”字读作“居”,即江南方音,诸如此类之例,在该书不胜枚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娄元礼、陆泳、茅樗分别为湖州(吴兴)、松江、苏州人。他们收集的天气经验及验证天气经验之地,都在太湖流域所致。 《田家五行》在我国古代各种天气经验汇编集中,影响最大。常采用先述天气经验内容,后举谚语,有助于读者对天气谚语的全面理解。所引谚语,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及传播。在编排方式上,先按月按日分题,便于按时观测,进行天气预估;又按观测对象如天地、草木、鸟兽、鳞虫等分类,不仅考虑短、中、长期预报,而且对天气的惯性、气候的正常规律也加以介绍。中间包含解释,及验证的内容,编排得便于阅读及应用,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所以一经传播,即不胫而走,形成家喻户晓、世代传授的局面,深为农人欢迎。书中保存的许多天气谚语,生动含蓄,迄今仍活在江南农民口中,有的稍加变动,还移植到别的地区去。因此本书的编排方式,为后来编写天气经验汇编者所效法,书中所载的有些谚语,富有民间文学特色,语简而意丰,有值得继承的地方,是研究民间谚语文学的重要资料书之一。 《田家五行》,由于时代的局限,包含不少迷信糟粕,在使用时必须有所鉴别,去伪存真。另外,由于古今农业种植制度、品种、农事活动有所变化,所列天气经验,古代能用的,现在不一定能用,而且古今气候也有一些差异,书中验证可用的经验,现在可能不一定适用,在验证中已被否定的,也许因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反成为可用。这是需要注意的。 《田家五行》Peasant Proverbs on Cli-mate元末明初的一部农业气象著作。书中反映的主要是太湖流域的农业气象特点和规律。作者娄元礼,字鹤天,自号田舍子,霅川(今浙江吴兴县)人。作者深入民间访问老农,调查研究,收集民间气象谚语,并且做了大量的验证和鉴别工作。他还从古代文献中收集资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注重调查研究、联系实地是该书的特色之一。 《田家五行》旧抄本 《田家五行》Farmer's Proverbs on Five Elements元代农书。作者有二说:一说为娄元礼。元礼字鹤天,号田舍子。浙江霅川(今浙江吴兴县)人。另一说为陆泳,泳字居仁。二人均为元末明初人。本书约成于元末,全书三卷。上卷自正月至十二月,每月按日序记载占候。中卷是天文、地理、草木、鸟兽等类,大部属于物候性质。内容丰富。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瑞等类,几乎全为迷信之谈。上、中二卷记载的大多是以苏州地区农民经验为依据。书后另有拾遗一篇。 田家五行书名。元末明初娄元礼撰。中国较有系统性的天气谚语专辑。 田家五行二卷。附一卷。明张师说(生卒年不详)撰。张师说生平不详。《田家五行》上卷记载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及天文地理,用以占候。下卷记草木、鸟兽、鳞鱼。最后是写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瑞等类事宜。《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中载有《田家五行》作明陆泳撰,北京图书馆收有《田家五行》的明代刻本,题为 “田舍子娄元礼鹤天述”,《农学丛刻》本及《续四库全书》为明张师说撰,孰事孰非,尚需研讨,此依《续四库全书》。该书版本很多,但大都或残缺不全,或改头换面。有《居家必备》、《格致丛书》、《广百川学海》、《说郛续》、《农学丛刻》等本。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书名。元娄元礼撰,亦有题陆泳所著。现存诸刊本,多经明人增订修改。为中国古代民间农家气象学方面的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含若干类,后附拾遗一卷。上卷由正月到十二月,每月按日序记述占候;中卷为天文、地理、草木、鸟兽、鳞虫类,大都属物候性质;下卷为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瑞类,迷信成份居多,类黄历。书中记述了许多流行于江浙地区的农谚,对总结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颇有价值。 ☚ 农桑撮要 河防通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