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C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 《姓氏考略》 注云: “《路史》: ‘楚公族有次氏。’ 一作 ‘佽’,又作 ‘兹’。” 汉代有次公; 唐代有次应神; 明代有次益,淅川知县; 又有次摅,广东都司。 次cì❶止,停留。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王维《杂诗》: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❷处,边。王勃《饯韦兵曹》: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韦建《泊舟盱眙》: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❸靠近,临近。刘禹锡《贾客词》: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渔庵》:结茅次烟水,用以资啸傲。 ❹时,之时。元稹《出门行》:献珠龙王宫,值龙觅珠次。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著处纻衣裂,戴次纱帽醭。 次cì❶順序敘事,後項對前項稱次。張衡《西京賦》:“蘭臺金馬,遞宿迭居。次有天祿、石渠,校文之處。” ❷次第。《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次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內,靡不受獲。”《漢書》、《史記》作“恣”。 ❸位次。張衡《應間》:“日月即次,則重黎之爲也。”蔡邕《筆賦》:“上剛下柔,乾坤位也。新故代謝,四時次也。” ❹通“佽”。比次。《詩·小雅·車攻》:“決拾既佽。”孔穎達疏:“手指相比次而後射得和利。”張衡《東京賦》:“決拾既次,雕弓斯彀。” ❺差一點的。枚乘《梁王菟園賦》:“復取其次,顧賜從者。” ❻停留。張衡《思玄賦》:“景三慮以營國兮,熒惑次於它辰。” ❼宮中宿衛者止宿之處。見“次舍”。 次cì❶有“……之际”“……之时”的意思。在杜诗中只用于“旅次”一词。《毒热寄简崔评事》诗:“老夫转不乐,旅~兼百忧。”又《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展崩迫。”但在唐诗及唐代笔记中此种用法较常见,可见是当时的口语。例如,常建《泊舟盱眙》诗:“泊舟淮水~,霜降夕流清。”此句中“次”非“外出暂驻”之义,因为前已有“泊舟”。皮日休《游栖霞寺》诗:“白莲吟~缺,青霭坐来消。”“坐来”为“片时”之义,参见857页“坐来”。《唐语林·夙慧》:“二丈人弹棋~,见杨氏子戏曰……”《唐语林·豪爽》:“方饮~,上戎服臂鹰,疾驱至前。”宋代笔记中尚有此种用法,如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皮日休《太湖》诗:“凝看出~云,默听语时鹤。”陆龟蒙《再招》诗:“遥知道侣谈玄~,又是文交丽事时。”次与时为互文,次作时解,“出次云”即“云出现的时候”,“谈玄次”即“谈玄的时候”。又陆龟蒙《江南二首》诗:“村边紫豆花垂~,岸上红梨叶战初。”次与初对,也是表示时间,“花垂次”亦即“花垂的时候”。
❷有时用来表处所。《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胸次犹胸中。孔稚圭《北山移文》诗:“眉轩席~。”席次犹席间。由表处所发展而为表时间,这就是上述唐诗各例中的用法。 吴绮1619—1694字次,一作园次,号听翁、丰南、红豆词人。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清初文学家。顺治十一年拔贡生,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又授兵部主事。曾出为湖州知府,被当地人称为“三风太守”,谓其多风力、尚风节、饶风趣。因与四方名士日日宴饮酬唱,被弹劾罢官,著有《林蕙堂集》二十六卷等。 索引:吴绮,次,园次,听翁,丰南,红豆词人,三风在守;种字林,种字园,林蕙堂。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遍,次 【同】 都可作量词;都是计算动作的单位词。 【异】 “遍”着重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只用作量词。[例]这本书我看了一~。“次”着重指动作的重复。此外,还可用于重复出现的事物,例如:“两次会议”;“遍”不行。除作量词外,还可作形容词,指质量差的,例如:“这钢笔很次,老不出墨水儿”;“遍”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例]敌人进攻了3~,但次次都被打退了。|第二~参加考试,得认真准备。 次cì(1)驻。王勃《钱韦兵曹》:“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2)正……时。元稹《出门行》:“献珠龙王宫,值龙觅珠次。”(3)临近。刘禹锡《贾客词》:“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次读音z·i(-),为i韵目,属i—er韵部。千咨切,平,脂韵。 ❶[次且]也作“趑趄”,欲进不前貌。 上一条: 遲 下一条: 趑
次读音c·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七四切,去,至韵。 ❶回。如:第一次登山。 ❷第二。如:次日。 ❸质量较差的。如:次品。 ❹次序;排列有序。 ❺姓。 上一条: 㓨 下一条: 佽 次cì差,不好。〔例〕这主儿人缘最次,是个“抠门儿大仙”,家里人剪手指甲,他都让拿纸接着,完了攒在一块儿,拿去卖给药铺,就那么爱财。(心327)∣哟,你们喝的什么酒呵?“二锅头”,干吗喝这么次的酒?(朔1.356)∣陷我于不仁不义,现在人缘儿就够次的了,你还挤对我?(郭133) 次〔ci〕 1.tangb: 我去过你家两~。wel mongl mouxbloud oub tangb. 2.daob:这一~我去。ad daob nendwel mongl. 3.pieb: 这布很~。ad hant ndeib nendpieb hent. 次ㄘˋcì二2199①名侧,旁边。西南官话。四川荣县。1929年《荣县志》:「俗谓厕曰~。凡非正居曰~。」②动剩下。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吃~下来的倒恶水缸里。③动留住。兰银官话。甘肃武威。李鼎超《陇右方言・释言》:「今谓久留不去曰『~』。」④形无能。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⑤量考,去,看,听。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⑥量遍。粤语。广东广州〖 〗。看一~。   次ci❶止,停留。《楚辞·九歌·湘君》:“鸟~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周:环绕。) ❷驻扎。《左传·僖公四年》:“师退,~于召陵。(师:军队。召陵:地名。)《书·泰誓中》:“王~于河朔。”(河:黄河。朔:北面。) 遍;次biàn cì【同】 都可作量词;都是计算动作的单位词。 【异】 “遍”着重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只用作量词。[例]这本书我看了一~。“次”着重指动作的重复。此外,还可用于重复出现的事物,例如:“两次会议”;“遍”不行。除作量词外,还可作形容词,指质量差的,例如:“这钢笔很次,老不出墨水儿”;“遍”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例]敌人进攻了3~,但次次都被打退了。|第二~参加考试,得认真准备。 次cì❶排在第二的 △ ~年|~女。 ❷质量较差或等级较低的 △ ~品|~等。 ❸顺序 △ 依~入场|座~。 ❹表示计量 △ 初~参赛|看过两~。 ❺姓。 次cì
次❶等第;顺序:~序︱~第︱等~︱名~︱版~︱座~︱顺~︱挨~︱依~︱序~︱场~︱席~︱航~︱车~︱班~︱编~︱层~︱目~︱诠(quan)~︱鳞~栉(zhi)比︱语无伦~。 ❷第二:~日︱~等︱~生︱~贫︱~要︱~子︱主~。 ❸质量较差的:~品︱~货。 ❹回:~数︱初~︱每~︱这~︱上~︱下~︱历~︱累(lei)~︱迭(die)~︱屡~三番︱三番五~。 ❺出外远行路上暂停的地方:途~︱旅~︱舟~。 ❻中间:言~︱胸~。 次cì❶ 质量较差的:次品│次货│以次充好。 ❷ 品位较差的:节目太次│人头儿太次。 ❸ 第二:次子│次年│次等。 ❹ 顺序,次序:名次│车次│依次排列。 ❺ 用于反复发生的事物或动作:多次出现│几次三番。 ❻ 姓。 次cì差的;不好的; 位次靠后的。可以形容物品的成色、质量,也可以形容人的品质、技术,还可以形容依一定的标准所排列的次序。例如: ❶ 首先要出手的是那些成色次的、有了味的麦子,…… (柳青《创业史》) ❷ 这个小厂的产品一点也不次。 ❸ 刘姓在我们村里是仅次于我们姓的大户,……(孙犁《童年漫忆》) ❹ 说实的,在组里,我这人头顶次了。(张洁《沉重的翅膀》) ❺ 你们那个亲戚,卢宝桑,人头的确次,没个积极的生活目标,光知道足吃足喝,猛撮一顿; …… (刘心武《钟鼓楼》) ❻ 另几条口袋,他们却只在口上灌一斗好麦,其余全是次麦。(柳青《创业史》) ❼ 这是他们厂生产的最次的布。 ❽ 我写得一点也不次,为什么只给两分呢? 次(3次) 止宿;停留。夕归~于穷石兮《离》 鸟~兮屋上《歌·君》 ~于蒙汜《天》 另见〔北次〕〔逡次〕 次cì止宿;停留。《尚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孔传:“次,止也。”《周易·师》:“师左次。”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次,舍也。”《离骚》:“夕归次于穷石兮。”《天问》:“次于蒙汜。” 次马建忠《马氏文通》分析句子时的辅助性术语。定义为 “凡名、 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 曰次”。“所序之位”有两重意义:一指名代诸字在句读中的地位; 一指名、 代诸字在句读中的前后位置。 《马氏文通》 比附印欧语言名词、 代词的格提出了汉语的六个次: 主次、 宾次、 偏次、 正次、 前次、 同次。 不过“次” 与 “格” 实质不同。 “次” 表示汉语名词、 代词在句法结构中与其他词的相互关系, 属句法范畴, 而不是指名词、 代词自身的形态变化。 主次、 宾次对动词而言, 偏次对正次, 同次对前次。 所以马氏有时称四个次: 主次、 宾次、 偏次、 同次。 “次”和 “词”都是 《马氏文通》 析句的术语, 只是分析角度不同, 但实际上殊途同归,常互相重合。马氏说: “其实起词之于主次, 止词之于宾次, 一也。” 次cì差,欠佳。如:他人头儿太~,没人理。/这戏演得~。/~透了。 次ci次布 次等 次第 次点 次货 次劣 次女 次贫 次品 次日 次生 次数 次序 次要 次韵(yun) 次责 次子 挨次 班次版次 编次 场次 层次 车次 初次 档次 等次 迭次 航次 架次 渐次 将次 卷次 累(lei)次 历次 列次 屡次 伦次 每次名次 目次 其次 人次 上次 顺次 途次 位次 席次 胸次 依次 以次 印次 造次 主次 座次 次大陆 次生林1 座次表 次其先后 次轻量级 次重量级 鳞次栉比 三番五次 语无伦次 次ci〈量〉用于可以重复出现的事物或动作:第一~会议|他多~谢绝了别人的特别照顾|我来找过你好几~,你都不在家|市场一~又一~地发生变化,工厂都认真地研究对策。 次cì❶其次;此外: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四六·1055)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则服药调养。(五三·1228) ❷随后: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一·17) ❸第二 :长子贾赦袭着官,~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二·37)~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十七一十八·378) ❹等第差些: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七八·1928)省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五·105) ❺量词,用于一再出现的行为: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一·92)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八·191) 次❶自脩正之處。《周禮·天官·冢宰》: “掌次: 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鄭玄注: “次,自脩正之處。” ❷宿衛所在。《周禮·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 鄭玄注: “鄭司農云:庶子衛王宫,在内爲次,在外爲舍。玄謂次,其宿衛所在; 舍,其休沐之處。” ❸更衣處。《周禮·秋官·掌訝》: “至於國賓入館,次於舍門外,待事於客。” 鄭玄注: “次,如今官府外更衣處。” 《儀禮·士冠禮》: “請醴賓,賓禮辭,許,賓就次。”鄭玄注: “次,門外更衣處。”《儀禮·大射》: “司射適次袒决遂。” 鄭玄注:“次,若今時更衣處,張幃席爲之。” ❹首飾也。《儀禮·士昏禮》: “女次純衣纁,立於房中南面。”鄭玄注: “次,首飾也。” ❺倚廬也。《儀禮·既夕禮》: “主人揖衆主人,乃就次。”鄭玄注: “次,倚廬也。”《禮記·奔喪》: “出門哭止,闔門相者告就次。”鄭玄注: “次,倚廬。” ❻舍也。《禮記·檀弓上》: “曾子與客立於門側,其徒趨而出,曾子曰: 爾將何之? 曰: 吾父死,將出哭於巷。曰: 反,哭於爾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鄭玄注: “次,舍也。”《禮記·月令》: “是月也,日窮於次。” 鄭玄注: “次,舍也。”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商店旅舍部 > 旅舍 > 旅次 > 次 次 cì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喪居 > 次 次 cì 臨時搭建的守喪居所之統稱。多爲茅棚。《儀禮·士喪禮》:“主人揖就次。”鄭玄注:“次,謂斬衰倚廬,齊衰堊室也。”胡培翬正義:“次,喪居之總名。”《左傳·僖公九年》:“冬,十月,里克殺奚齊于次。”杜預注:“次,喪寢。”《宋史·蔡確傳》:“紹聖元年,馮京卒。哲宗臨奠。確子渭,京壻也,於喪次中闌訴。” 次棒、好、佳;差、次、歹、坏、赖、孬、糟○棒bàng(形)〈口〉(水平)高;(成绩)好:字写得真~|太~了|~极了。 ○好hǎo(形)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天气|~作品 |~作风|~枪法|~消息|~主意|~上加~|菜做得~极了 |太~了,就这么办|这再~不过了 |一切都~吗|这样更~些。 ○佳jiā(形)美;好:~句|成绩甚~|~音|~话|~品 |~人|~偶|水性极~|绝~。 ●差chà(形)不好;不够标准:质量~|设备~|成绩~|产品不~|我比你~。 ●次cì(形)较差的:~品 |~棉|~布|成色真~|我写字可~了。 ●歹dǎi(形)坏;恶:~徒|~人|~意|~心|不知好~|为非作~|好~不分|好说~说。 ●坏huài(形)缺点多的;使人不满意的:~天气|~影片 |~习气|~得多|~透了 |记性很~|写得很~|他工作得不~|再~也没有了 |作最~的打算。 ●赖lài(形)〈口〉不好;坏:好~|今年庄稼长得真不~|好的~的都有用 |这地方真不~|好饭~饭都得吃。 ●孬nāo(形)〈方〉坏;不好:不知好~|好~不分| 要好的,不要~的|~角色|~种|~极了。 ●糟zāo(形)指事情或情况坏:事情弄得很~|~极了 |~透了 | 实在太~了 |也不会更~。
次、从、辅、支;主○次cì(形)次要的:分清主~|有主有~。 ○从cóng(形)从属的;次要的:~犯|~句|主~关系|~属地位。 ○辅fǔ(形)辅助性的:~助|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 ○支zhī(形)从主干分出的:~流|~脉|~派|~渠|~线。 ●主zhǔ(形)主要的:~要|~次|~从|~犯|~句|~干|~流|~课|先入为~|天山~脉|~干道。 次cì〖名词〗 一、次序,顺序(3)。《贾谊治安策一》: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都按照次序各自接受祖宗的分地。《寄欧阳舍人书》: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信中]所说的我家族系统的次序,敢不接受您的教诲再作一次详细的增补。《青霞先生文集序》:予尝按次春秋以来。——我曾经按顺序读春秋以来的作品。 二、处所,位置,房舍(2)。《兰亭集序》:列坐其次。——[大家]分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袁州州学记》: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居室,厨房、仓库都是专用房舍。
次cì〖动词〗 一、停留,驻扎(4)。《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师进,次于陉。——[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子革对灵王》: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楚王在州来冬猎,停留在颍尾。《子革对灵王》: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楚王驻扎在乾溪,来作他们的后援。 二、按次序,依次(2)。《楚归晋知罃》: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如果得不到[寡君杀死我的]允许,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轮到我担任晋国的军事职务。《五帝本纪赞》:余并论次。——我合并起来依次论述。 三、安排,排列(1)。《原道》:为之礼以次其先后。——给百姓制定礼节,来排列他们的先后。 四、编写,编辑,编排(5)。《管晏列传》: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既看到他们著的书,还想看到他们的行为,所以编写了他们的传记。《太史公自序》: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这样,就研究编辑了这些文章,历时七年。《梅圣俞诗集序》:遂喜谢氏之能类次也。——于是[我]很欣赏谢君[指谢景初]能够分类编排圣俞的诗集。
次cì〖数词〗 第二,其次,再一个(3)。《报任安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第二又不能拾人君之所遗忘,补人君之所缺失。《义田记》: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田记》: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他]先说父族,其次说母族,再一个说妻族。
次cì〖量词〗 事情发生一回称一次(1)。《亲政篇》: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大臣们每隔三天或者五天进宫请安一次。 次cì❶ 次序,次第。《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赤壁之战》:“余船以~俱进。” ❷ 依次,按次序排列。《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当行。” ❸ 排列上在后或差一等。《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之。”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求脱械居监外板屋。” ❹ 临时驻扎,停留。《左传·僖公四年》:“师退,~于召陵。” ❺ 至,到。《史记·酷吏列传》:“外宽,内深~骨。” ❻ 量词。回。张籍《祭退之》:“三~论诤退,其志亦刚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历险数~。” 次《马氏文通》用以指称名词、代词等在句中所居的位置。《马氏文通》卷一: “凡名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曰次。”共分六类:主次和宾次、正次和偏次、前次和同次。参见各条。 次 次指名词、代词在句中的位次、作用。马建忠 《马氏文通》“正名”卷定义说:“凡名、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曰次。”书中共立有六个“次”。主次:“凡名代诸字为句读之起词者,其所处位曰主次”。宾次:“凡名代诸字为止词者,其所处位曰宾次”。正次: “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意位后,谓之正次”。偏次:“凡数名连用意有偏正者,偏者居先,谓之偏次”。同次、前次:“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例如,“君行周公之事”一句,“君”是主次,“事”是宾次,“周公之事”里,“周公”是偏次,“事”是正次; “右丞相陈平患之”一句中的 “右丞相陈平” “右丞相”是前次,“陈平”是同次 (当然在句中又是主次)。而实质上的“次”只有四个,即主次、宾次、偏次、同次,因为 “正次”只是与“偏次”相对而言,分析到最后,无非是主次或宾次,而“前次”则是与“同次”相对而言的,表明二者是同位关系,有了同次可以概括前次。事实上《马氏文通》卷三正式讨论 “次” 的时候只讨论了主次、宾次、偏次、同次四种。关于设立“次”的原因,《马氏文通》卷一说: “前论名代诸字与动静诸字,所有相涉之义,已立有起词、语词、止词、表词诸色名目,今复以名代诸字,位诸句读,相其孰先孰后之序而更立名称。凡以便于论说而已。”后世评论者大多以为,马氏之“次”说,是受拉丁语“格”说影响而产生的,甚至可以说是模仿拉丁语法而形成的。因为拉丁语中名词有六个格: 主格、宾格、所有格、给与格、呼格、夺格 (表被动、处所等),马氏便觉得汉语里名词代词也有次的问题;尽管马氏也看到“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认为汉语里是用介词 (包括 “之” “与”“为”等) 来表达印欧语里名词格变的内容的,但是他单为汉语名词代词立六“次”,显然是比附的结果,只是汉语的 “次”,是从句法位次、从词与词的关系分析出来的。从体系上看,《马氏文通》“次”的学说有两个明显的问题值得指出: 首先,谈“位次”,仅仅讲名词代词是不够的,其他实词也有个位次问题,事实上名词代词的地位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也说不清楚; 这说明作者并不是想离开句子、句子成分单独而完整地论述汉语的句法位次和词组关系。其次,由于作者并未真正认识到词组一级在汉语语法中的重要作用,“次”的各种名称也并未真正地反映汉语各种句法结构的语法关系,所以就其用途而言,基本上只是在 “起词”“止词”等句子成分名称的基础上重复地增加了一套析句的名称。何容《中国文法论》批评说:“要究句法之殊异,何不直截了当的以某种成分的位置来究,而以作某种成分的实体词的位置来究呢?这不是徒然多立一套名目,而且把非实体词的成分的位置弃置不论吗?” 参见“格” “位”。 ☚ 领属格 主次 ☛ 次*B4CE (一)ci❶次序;等第:名~/车~/~第/依~前进。 ❷第二,第二的:~子/~日。 ❸质量较差的;次一级的:~品/~货/~要。 ❹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❺量词。表示动作回数:我第一~来北京/试验了十八~才成功。 ❻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途~/旅~/舟~。 ❼中间:胸~/言~。 ❽〈文〉驻留,止歇:惟戊午,王~于河朔(《尚书》)。 ❾〈文〉至;及:行~邯郸(《隋书》)。 ❿姓。 (二)zi[次且]ziju〈文〉也作“趑趄”。欲进不前的样子:臀无肤,其行~(《周易》)。 动作的次数 动作的次数回(听过几~) 次(去过两~)番(考虑一~) 道(说过几~) 下(重打十~) 遭(第一~去) 表示行动的次数:顿(痛打一~) 洗衣的次数:水(洗过几~) 和 倒酒的次数:巡(酒过三~) 吃饭的次数:餐(一~) 顿(饱餐一~) 煎药的次数:和 煎 走动的次数:趟(去一~) 文体活动的次数:场(一~球赛) ☚ 事物的次数 次数多 ☛
停留 停留停(停止;停住;停待;稽停) 留(留止;留停;留滞;句留;弥留;止留;迟留;勾留;稽留;驻留;顿留) 逗(逗延) 落 待(长~;闲~;干~) 呆 蹲(蹲伏) 驻(驻足:驻脚;淹驻) 须(须留)次(旅~;舟~) 耽(耽搁;耽阁;耽延) 傺 住(住滞) 宿(宿留) 栖(栖止) 稽 站 泊(淹泊;飘~) 滞阂 流滞 途次迟延 迟次 淹次 淹息 濡滞 委滞 顿驾 止顿 迟顿 落脚 投步 停留在某地:驻 表示停驻:解鞍 解下马鞍 旧谓大官停留于外:顿节 在空中停留:悬留 悬停 住宿停留:宿舍 宿泊 在行进中停下来:站 因钩挂而留下:勾留 拖延停留:迁延稽留 迁延羁留 长期停留:长留 较长的停留:淹久 淹次 淹滞 迟淹 淫滞 奄留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泡(~蘑菇) (暂时停止前进:停留)
另见:挽留 停步 迷恋 停止1 住宿 暂住 ☚ 停留 留下2 ☛
质量好坏 质量好坏质量好:硬 质量十分好:优(优良;质优) 质量最好的:头号 头水 质量稍次:差点 东西外表好看而质量不行:虚有其表 空有其表 徒有其表 质量差:软 搭浆 东西质量或人的能力差:蹩脚 货物质量差:行敝 质量、品质较差的:次(~品;~货) 能力或质量低,不合要求:差劲 品种或质量差劲:劣等 质量、水平等很差:孱 污劣 幽劣 湿薄 低劣 质量低劣:劣质 跛脚 滥恶 品质、质量等低劣:劣 质量很差:不地道 ☚ 质量 质地 ☛
居住地 居住地称他人居住地的敬语:贵地 贵壤 谦称自己居住的地方:贱地 贱处 人或团体居住或通信的地方:址(住址;地址;居址;原~;遗~;新~) 固定的住址:坐落 定址 地方机关或部队所在地:驻地 机构驻在处:驻所 部队或外勤人员所住的地方:驻在地 军队驻扎地:营(营次;营地;军所) 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荜门委巷 筚门委巷 旧指城市中贫民聚居的地段:贫民窟 秦时贫贱者的居住地:闾左 豪门贵族所居之地:乌衣门第 乌衣门巷门第乌衣 仁者居住的地方:仁里 临时停留或暂住的地方:落脚之地 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地 曾经去过或生活过的地方:旧地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到过的地方:旧地重游 可以定居之地:隩 安居之地:处 住宿地:次(旅~) 宿地 宿头 宿所宿处 顿地 居丧之地:苫次 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一夕三迁 一夕九徙 (居住的地方:居住地)
另见:居处 住房 所在地 ☚ 居住地 安身之地 ☛
主次 主次轻重 主客 事物的主次和始末:本末源流 主要的与次要的:本末 颠末 主要的:主(~从;~力;~要;~导;~体;~干) 君(~药;~臣佐使) 本(~部;~科) 要 最主要的:首要 次要的:从(~犯) 次(~犯;其~) 从属,次要:辅 ☚ 主次 主次颠倒 ☛
次序 次序次(次第;辈~;业~;节次;比次;名~;目~;车~;行~;班~;场~;轮次;诠次) 序(顺~;工~;语~;词~) 第(~十;第次;第序;等~;品~;诠第) 旅 录 叙 贯(贯序) 甲乙 节级 齿弟 条理,次序:伦(伦次) 条序 等级次序:陔 陛 阶次 等次 等杀 等衰 差秩 年龄的次序:齿序 官阶的次序:阶序 选授官职的次序:铨次 类别的次序:部次 排列的次序:次比 序次 编列的次序或等第:号(头~) 排行的次序:行第 第行 朝官站立的次序:鹓序 朝官的班次:鹭序 鸿序 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程(程序;议~;课~) 节次 按日排定的行事程序:日程 办事的程序:手续 办事的程序和规则:章法 手续清楚:来去分明 事物相承接的次第:层次 事物的条理次序:伦类 书中篇章的顺序:篇次 篇第 运行的次序:运次 轮番的次第:番第 先后承接的次序:继序 正常的次序:秩叙 按年龄大小定次序:齿叙 按来到的先后定次序:先来后到 (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次序)
另见:秩序 序数 编次 考试 比赛 排列 混乱 整齐 ☚ 次序 依次 ☛
驻扎 驻扎驻(驻屯;驻止;驻斾;驻剳;驻旌) 屯(屯次;屯留;屯泊;案屯) 扎(屯扎;马扎) 顿(顿次;行顿) 次(次止;止次) 驻扎军队:驻兵 驻军 驻马 驻师 顿兵 顿军 顿甲 营军 屯军 屯兵 按甲 按兵 军队驻扎:驻泊 驻营 顿刃 军队驻扎下来:下寨安营 安营下寨 安营扎寨 军队安营驻扎:营(扎营;屯营;匝营) 顿兵扎营:止壁 将帅或方面大员驻扎、统辖某地:驻牙 留下来驻扎:留驻 驻军营寨:营屯 军队等进入某地或在某处驻扎下来:进驻 进住 进居 进屯 进次 进营 进踞 驻扎于陆上:陆次 在野外行军住宿以进行军事训练:野营 在野外驻扎:野屯 筑营寨驻扎下来:扎寨 下寨 陈兵屯驻:铺敦 扎营相连:连营 连垒
另见:驻守 防守 屯田 警戒 ☚ 驻、防 战备 ☛
序数 序数第(~五;~十) 第一:一(压一;天下第一) 头(头号;头名;当头) 首(首位;首先;首冠;榜首;首屈一指) 甲(甲等;~级;首甲) 冠(冠首;摽冠;三连~;全国之冠) 魁(魁首;大魁;元魁;夺~) 状元 巨拇 称首 第一的:初(初一) 大(~伯;老~)正(~月;~旦) 元(~月;~旦;~配) 长(~兄) 第二:二(老二) 次(~日;~子;其~) 亚(~子;~军) 仲(~兄)乙(~等;~级) 副(~职;~手) 第三:三(老~) 丙(~等) 叔(~弟) 第四:四(老~) 丁(~等) (表示次序的数目:序数)
另见:次数 名次 ☚ 名额 次数 ☛
事情、行动量 事情、行动量表示事情量:件(一~小事) 点(两~意见) 起(几~案子) 桩 宗(一~心事) 码 折(一~趣事) 则眼(看一~) 种(各~迹象) 回(两~事) 重 屡屡(~不尽) 用于分条项的事情量:项(八~注意) 则 注(一~买卖) 表示反复再现的事情量:次(初~;再~) 度(再~公演) 表示事情过程的段落量:阵(一~风) 表示事情经过的量:场(一~透雨;血战一~) 表示行动量:记(一~耳光) 通(擂鼓三~) 把(帮他一~) 动作的全过程量:遍(数~;看一~) 巡(数~;酒过三~) 阵(一~掌声) 一遍又一遍:再三 三遍:三复 一个来回行动的量:转(走一~) 来回 ☚ 物量 个体物量 ☛
次数 次数次(上~;前~) 度(前~) 番顿 回数 批数、次数:起数 第一次:头回 头次 头遭 首届 初次头一回 破题儿 头上末下 初次的、未经开发的:处女(~作) 每一次:每(每每;每次;每回) 回回 次次 这一次:这回 这次 此次 此番 这番者番 今番 今次 今回 今段 表示又一次:再(再次;再度;再一次) 重(~新) 复(复再;复次;复又;复却;反~) 又 载(~拜)从新 番番 有过一次:一度(~失业) 一年一次:一年一度 表示多数或多次:三 第二次第三次:再三 不一而三 不壹而三 接连几次:频(频繁;频频) 连续三次:连三 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数:衰次 衰序 次数不多:不大 ☚ 次数 事物的次数 ☛
中间 中间间(之~;其~;当间;居~;行~) 际(空~) 中(中央;~心~层;~流;当中) 督(~脉) 半(~途) 次 当央 当腰 在中间:半(~山;~腰;~途) 那中间:之中 在一定范围的中间:居中 中心点:心(核心;当心) 核 督 衷 黄庭 正当中:正中 当中 当间 当央 大地之中央,正中:坤维
另见:位置 要地 好地方 ☚ 里 向着 ☛
依次 依次逐(逐一;逐次) 递(递次) 次(取次;以次;按次;揆次;循次;俟次;待次;资次;番次) 节节 顺着次序:顺(顺序;顺次;顺绪;按顺序) 挨(挨次;挨个儿) 循序叙次 式序 式叙 按次第 依照次序:修序 依照自然的次序:随序 按年龄大小分先后次序:分班序齿 逐个,依次:巡 (按照次序:依次) ☚ 次序 排行 ☛ 次cì;zī(一)七四切,去至。 ❶第二,其次。《周礼·夏官·司马》:“大国三军,~国二军,小国一军。” ❷次序,等第。《新书·六术》:“六亲有~。” ❸临时住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师陈焚~。” ❹相差,不如。《孙子·谋攻》:“全国为上,破国~之;全军为上,破军~之。” ❺排比,排列。《水经注·清水》:“峰~青松,岩悬赪石。” ❻临时驻留。《楚辞·九歌·湘君》:“鸟~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❼量词。次,遍。张籍《祭退之》:“三~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二) 津私切,平脂。见“次次”。 〖次〗 粵 ci3〔翅〕普 cì ❶ 在排序上為第二等。許慎《說文解字》:「〜,不前,不精也。」陳壽《三國志.魏書.鍾會傳》:「全軍為上,破軍~之。」(全:保全。) ❷ 排次序,有成語「鱗〜櫛比」。荀況《荀子.王制》:「賢能不待〜而舉。」 ❸ 量詞,表示動作的次數。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猶手發礮數十〜,身受重傷。」(礮:同「炮」。) ❹ 臨時停留,駐紮。韓愈《毛穎傳》:「蒙將軍恬南伐楚,〜中山。」
次 次古代办丧事时,丧家换丧服或临时止息之处,一般用帷幕搭成。以男、女区分为内次、外次。内次设在大门内,为丧家妇女改服或止息处;外次设在大门外,为丧家男子改服或止息处。《礼记·曾子问》:“男不入,改服于外次;女入,改服于内次; 然后即位而哭。” ☚ 忌日 稽颡 ☛ 次cì❶次序,等第。如:名次,座次,车次,依次。 ❷第二。如:其次,次目。 ❸质量较差。如:次品。 ❸量词,用于反复出现的事物或动作。如:第一次战役;3次出差。 ❺姓。 次cìⅠ ❶ (次序;等第) order;sequence: 车 ~ train number; 席[座] ~ seating arrangement; 依 ~ in due order;in succession;one by one ❷ [书] (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 stopping place on a journey;stopover: 旅 ~ at a stopover [hotel];途 ~ stopover;travellers' lodging ❸ (姓氏) a surname: ~ 卫 Ci Wei Ⅱ (第二) second;next: ~ 日 next day;~ 子 second son Ⅲ ❶ (质量较差的) second-rate;inferior: ~ 棉 poor quality cotton; 真 ~ really no good;terrible ❷ {化} (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 hypo-: ~ 氯酸 hypochlorous acid Ⅳ (用于可以重复的事物或动作): 第一 ~ the first time; 多 ~ many times; 进行了几 ~ 会谈 hold several talks;39 ~ 列车 No. 39 train ◆次大陆 {地理} subcontinent; 次等 second-class;second-rate;inferior;inferiority; 次第 order;sequence;one after another; 次货 inferior goods;substandard goods; 次级 secondary; 次品 substandard [shoddy] products;substandard goods;defective goods;ungraded [degraded] products;second; 次声 {声} infrasound;infra-audible sound;infrasonic sound;subsonic sound; 次生 secondary; 次生林 {林} secondary forest;second growth; 次数 number of times;frequency; 次序 order;sequence;succession;arrangement; 次要 less important;secondary;subordinate;minor;next in importance; 次于 next to sth. (in order or importance); inferior to (in rank, social position, importance, quality, etc.); 次长 [旧] under-secretary;vice-minister; 次之 take second place; 次中音 tenor; 次重量级 middle heavyweight; 次最轻量 flyweight 次❶second;next ❷second-rate; inferior;shoddy ~大陆subcontinent (一般指大陆上面积很大,但在地质、地理上具有显著的独立性,或政治上具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通常指印度——巴基斯坦地区为南亚次大陆,亦称印巴次大陆。有时也把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称为~大陆) 次cì ❷二次三番|几次三番|两次三番|鳞次栉比|屡次三番|胸次丘壑|循次渐进
❹不拘常次|三番五次|三回五次|语无伦次
次cì林义光说,甲骨文为形声字,“二”形,“吹”声。也有人说是二、欠会意(详见朱炳昌主编的《常用汉字多功能字典》),“欠”在甲骨文中像人张口出气,意为跟在别人之后打“哈欠”。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ci 阴平:粢(粢饭) 阳平:瓷(陶瓷) 茨(茨菰) zi 阴平:咨(咨询) 姿(姿态) 资(资本) 趑(趑趄) 去声:恣(恣肆) 相关链接 1.盗、羡中的“次”本为“㳄”(即“涎”),表意,垂涎的意思。简化时改为“次”。 2.林义光,近代文字学家,福建闽县人,有《字源》传世。 次 cì(6画)
  【提示】第一笔是侧点,旧字形是横。 *次cì6画 冫部 (1) 排在前项之后;第二:~要|~日|~子|其~。 (2) 质量、品质较差的:~货|~品|这个人太~,一点儿不讲信誉。 (3) 等第;顺序:~序|名~|车~|依~进场。 (4) 量词。用于计量可反复出现的动作或事物:出国五~|第三~国内革命战争。 (5) 〈书〉 停留在外;也指外出远行停留的处所:途~|旅~|~于京都。 (6) 〈书〉 泛指某事物中间:言~|胸~。 次 ☚ 歌 欺 ☛ 次cì春秋金文、小篆、隶楷均为会意兼形声字。从欠从二,二亦声。二的古音声母是舌尖鼻音,与舌尖前音偶通,故“次”读c-。二、次韵母相同。有“第二”的意思。如:次日|次子。引申为质量较差的。如:次货|次品。又引申为等第,顺序。如:依次前进|次序。引申为出外远行所居止的处所。如:旅次|舟次。又引申为“回”。如:次数|第一次。 次★常◎常
cì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欠,象人叹息之形,隶定为“次”,部件二讹变作冫。本义为嗟叹,是“咨”的本字。(一说小篆从欠从二,欠象人形,二指稍差,表示在前者之后,精者之下,本义为居于第二位。)引申为质量差的、第二、次第、顺序、量词(用于反复出现的事情)等。 【辨析】 以“次”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但声调和声母不同。cí:瓷、茨∣zī:资、咨、姿、趑∣zì:恣。次 ☚ 二 八 ☛ 次〈形〉质量差。 《聊·姑》二: 不敢望跟的上你,就~些我也肯依。 <方>今北京、河北和山东青岛、烟台话有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