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物群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物群落

见群落。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在一定空间内各个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生物群落中各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外貌和演替特征的生物系统,是生态系统中最富有生机的组成部分。生物群落是一泛指名词,可指任一大小的群落。大群落是指具有足够大小范围、结构完整、能相对独立的群落。小群落是指依赖邻近群落,即相对不能独立的群落。根据物种的特性,生物群落可以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其中植物群落是基本的,它们的组成成分、数量和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变化。同时,动物和微生物具有活动性,随时间、空间迅速发生变化,因此生物群落的研究,常以植物群落为核心。
植物和动物紧密联系的群落中的概念是德国植物学家格里斯巴赫(Grisebach)1838年提出的。1887年,德国摩比乌斯(K.Mobius)发现他所研究的牡蛎除了同海绵和牡蛎的寄生物相联系,还和它们所摄食的藻类连系在一起,于是他把牡蛎礁的生物社会称为bio-coenose,译作生物群落。1890年麦利安姆(C.H.Mer-riam)首创生物带概念。1907年美国生态学先驱谢尔福德(V. E. Shelford)给生物群落以如下的定义: 生物群落是具有分类组成一致性和相对一致外形的聚集体。1912年俄国生态学家莫洛佐夫(Т. Ф. Морозов) 在他的林型学说中,把森林看作生物地理群落。1944年苏卡乔夫(В. Н.Сукачев) 在长期的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中,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生物群落+生物环境”的概念,强调植物、动物、环境的密切关系。
命名与优势种 群落的命名,至今尚无统一的法规。一般可根据三方面的特征来命名: ❶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❷优势种的主要生活形式;
❸群落占有的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在陆地上,生物群落多以优势植物或优势植物群聚命名,如鼠尾草群落、热带雨林群落等。至于高等动物,同样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由于活动性大,不可能长期成为某一生物群落的优势种,一般不用作群落的命名。在水生群落中,大多缺少特大的植物,常以物理生境命名,如急流群落、沙滩群落等。
优势种是指影响群落的主要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在空间上占据较高层次,起着调节气候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生物群落中的密度或重量最大,活动性小,并能标志群落特征。一般来说,自然条件极端的地区,优势种类少;反之,如北方的森林,大都只有1~2个优势种,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有不少优势种。
结构与功能 群落具有一定种类成分、外貌特征和空间结构,受地球表面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影响。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原始物质愈丰富,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结构就愈复杂。群落的外貌可以经常改变,如温带的草原,四季变化很明显。群落间的界线常是不明显的,如森林与草原之间是逐渐过渡的。但每一群落都具有相对统一的外貌和明显的特征,具有可以描述及研究的结构及机理。生物群落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核心,是一个功能单位。
演替和分布 群落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每一个群落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态环境,新的生态环境逐渐不适于原有群落的生存,却为其他植物的侵入和定居创造了条件。于是,各种群落的更替相继发生,并形成演替序列,最后进入与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群落,也相继发生更替。
群落的空间分布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在自然界,群落类型的转变,可能是逐渐过渡的,也可能是急速而鲜明的,两个或多个群落相连接的地带,称为群落交错区。群落交错区内的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要比毗邻群落大,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数量指标 用来定量表示群落组成的各种特征,常用的指标有下列数种:
多度 指群落中一个物种的个体数目,常用目测法进行,中国多采用德鲁捷(Drude)的划分方法,分为七个等级: ❶密(SOC)——植物在地面上密生,形成背景;
❷很多 (COP3)——植株很多;
❸多(COP2)——植株多;
❹尚多(COP1)——植株较多;
❺少(SP)——植株不多,星散分布在群落中;
❻稀(SOL)——植株稀少,较难发现;
❼单株(Un)——仅见一株。
盖度 指群落中各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
确限度 指一个种局限于某一类型植物群落的程度,分为5个确限度级。确限度5——确限种,几乎只见于某一类型的植物群落中; 确限度4——偏宜种,常见于某一群落,偶见于其他群落;确限度3——适宜种,在若干个群落中发现,但在其中的一个群落中成为优势种; 确限度2——伴随种,不固定在一定群落内的植物种; 确限度1——偶见种,偶尔从别的群落侵入进来的种。属于3~5级确限度的种,称为特征种。一个群落类型中,确限度愈大的种,是最好的特征种。
多样性指数 指种类数及个体数目(或生物量、生产力等)之间的比例。是以数学公式描述群落组成特征的一种方法,用来比较两个群落的复杂性,作为评价环境质量和比较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通常,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越多,多样性的数值愈大。对群落内所有物种全面调查时,可用Brilloum信息量函数计算。


如群落中个体数是抽样得来的,则应当采用香农(Shan-non)信息量函数计算。


式中 N为群落中个体总数; N1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 s为物种数; H为物种多样性指数。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shengwu qunluo

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生境中的所有生物组成的集合体。简称群落。如生境较均匀一致,它常具有一定的种类成分和较一致的外貌特征,内部各生物种群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并存在某些相互作用。生活在群落中的全部植物个体形成它的空间框架,可划分为它的组成单位——植物群落。另一组成单位——动物群落则由栖息群落内的动物构成。它们相互作用且与植物成分关系极为密切,尽管具运动能力却受食物、隐蔽条件多种因素制约而分布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保存数百万生物种,被称为基因库。

☚ 植物生态类型   植物群落 ☛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shengwu qunluo

生活在一个地段或水域内,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动植物的总体。生物群落中全部植物的总体称为植物群落,全部动物的总体称为动物群落。实际上,群落是许多种群的集合体。一个生物群落中通常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等有机体类群。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如陆地上有:苔原和高山群落、泰加林和冷针叶林群落、阔叶林群落、热带雨林群落、热带季雨林群落、温带疏林和温带灌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热带草原群落和荒漠群落等。任何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结构,如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上的苔藓层等,这就是其垂直结构。此外群落结构还表现在物种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在一定地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代替,这就是群落演替。生物群落概念的产生与强调同一地段内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有关。生物群落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群落中各种生物彼此依赖,相互作用;(2)生物群落与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互相影响;(3)由于群落中的不同成员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性瑟不相同,故有优势种和从属种的划分;(4)群落在结构上有分层现象,在时间上有昼夜节律和季节性变化;(5)有的群落边界明显,如池塘里的水生生物群落与陆地生物群落的边界;有的则不明显,如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间就有很宽的过渡地带。

☚ 种内关系   群落演替 ☛

生物群落biocenosis

在特定地区内有一定相互连系、相互影响共同生活的动、植物群体,叫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于长期共存并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的。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及巨大影响,生物群落可处于不稳定的变化中,如草原与森林的严重破坏,使草食或食种子动物的大量减少;由于草食动物减少乃至消失,则此地域食肉动物减少或绝迹等。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Shengwuqunluo

生活在一个地段或水域内、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动植物的总体。生物群落中全部植物的总体称为植物群落,全部动物的总体为动物群落。群落是许多种群的集合体。一个生物群落中通常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类群。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生物群落,如高山群落、热带雨林群落、温带草原群落等。

☚ 种群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Shengwu qunluo

生存于一定地区或生境里的生物种群的聚集。包括植物和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种群的涵义是任一生物种生活在特定范围内的同种个体的总和。如一种生物分布地区或生境有若干个,就有若干个该种的种群。在一定生境条件,若干种群聚集一起共同生活,同时形成相对一致的空间结构,还表现出一致的营养特点和生产能力。这种生物组合就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能用来指明大小不同的生物聚集。如陆地上不同类型的森林、草原群落,海洋生物群落等。每个生物群落在植被结构、外貌、环境特征及其动物群落的某些特征上都较相似。在不同地区功能相似的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可能不同。不同大陆的趋同生物群落的更大组合是生物群落型,一般按植被类型来划分和命名,如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林,亚热带常绿林,北方针叶林,灌丛,热带稀树草原或萨瓦纳,温带草原,荒漠,冻原等。生物群落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过程,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能适应的生物种被保存下来,不能适应的便被淘汰,最后形成一个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它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又有群落的演替和演化等。只有掌握群落内在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才能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 植被   地带性植被 ☛

生物群落

见“生物”中的“群落”。

生物群落

在特定地区共同生活的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物和植物的群体。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各个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作用,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外部特征和演替规律。生物群落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核心。
群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的大小不受限定。大群落可以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范围足够的群落。反之,一棵树上生活的所有生物也是一个群落。群落一般以其主要的优势种来命名。优势种指影响群落面貌的主要生物,它在群落中起到中心的作用。热带雨林群落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命名的。群落也可能以其优势种的主要生活形式或群落所在栖息地的自然环境来命名。
群落具有一定的物种构成、空间结构和外部特征。多样性指数是用来标示群落中生物种类丰度的一个概念。其定义是群落中生物种的种类数和个体数目之间比例。一个群落中的生物种类越多,多样性指数就会越大。群落中的物种种类可能很多,但决定群落特征的是少数优势种。一般在自然条件比较极端的地区,优势种类较少; 而在自然条件丰裕的群落中,如热带雨林中,优势种就比较多一些。一个群落的外貌也是经常发生变动的,如温带草原的四季变化就很明显。此外,群落之间的界限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一般可能要有一个过渡地带。过渡地带内的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要比相邻的群落大,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边缘效应。
群落的演替过程。群落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在不断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群落自身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生物种类的数目的变化。在此变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演替序列,最后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演替就是指生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以及随自然和人为干扰而导致群落在自然特性上逐渐演变的过程。例如,一场飓风将一片森林摧毁过后的几个月,在演替初期一般出现一年生植物。数年过去后,森林开始重建,于是各种各样的物种,包括许多鸟类和其他小动物就会出现。这个过程持续下去,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群落。

☚ 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业 ☛
000043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