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物多样性公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物多样性公约》为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包括适当地获取遗传资源、转让有关技术(需考虑资源和技术的所有权利),以及适当地提供资金而产生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地域范围为全球性的,面向所有的国家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该公约的议定文本于1992年5月22日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公开签署,1993年12月29日生效。截至1999年5月26日,已有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内的175个缔约方;有12个签约方尚未批准、接受或核准。1999年5月,有27名专业人员(包括借调人员)和20名辅助人员在该机构工作。 生物多样性公约Biodiversity Treaty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文件之一。“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既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也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鉴于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里约首脑会议通过了本公约。其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并公平合理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依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本公约规定,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在它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公约还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为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制定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采取对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化组成部分起鼓励作用的经济和社会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和培训及对公民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和使用生物多样性意识;密切国际合作,促进人员培训和专家交流;要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公约全文共42条。公约规定,1992年6月5日~14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期间以及会后到1993年6月4日,为各国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本公约时期。从签署的国家或组织达到30个之日以后的90天起,公约才能生效。在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率先签署的国家有巴西等12国。截至1992年6月14日,共有153个国家或地区和欧洲共同体签了字。缔约国第一次会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主持,于本公约生效后一年内召开。其后,缔约国会议常会应依照第一次会议所规定的时间定期举行。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正式引用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 概念,其内涵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议,第10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签署。于1992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设机构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是全球履行该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一切重大决定都要经过缔约国大会的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 共有三个主要目标: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决定: 批准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6月11日在里约热内卢签署 《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月5日,中国交存加入书; 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 ☚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