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经济效益
现阶段经济形态下生态工业部门实现的能够满足人民各种需要的所得,及为取得这些所得而必需的消费之间的比值。生态工业以 “零污染、零排放” 为目标,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生态工业的发展及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很多益处。人们往往在强调生态工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忽略了生态工业的经济效益。生态工业经济效益受经济发展阶段、供需结构、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分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生态工业企业。在工业企业内部按照生态工业的总体规划要求,形成一个无废弃物或低废弃物排放的工业或工艺。充分利用进入工厂的各种自然资源和原料,实现原料和能源的良性循环和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物质、能量转换率,从而使工业企业达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现代工业企业生态经济有机整体。
工业生态园区。是一种效率、合作和环境责任有效结合的最新模型。工业生态园区的形式包括单个生态园区、虚拟生态园区和生态城镇等。园区中各企业相互合作,高效地共享各类资源,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废物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共同分担废物管理、环境信息系统和其他支持服务,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能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型供应链。这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它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供求关系和生态平衡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合作来进行环境管理,包括生态型设计、生态型营销、生态型消费和生态型文化。由于生态型供应链是从生态供应链的整体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原料的供应商在成本上的节约和环境效率能够沿着供应链纵向向下传递,提高整体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价值取向,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实现生态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及和谐发展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核心内容,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生态平衡。
❷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将环境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列入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以节约原料和能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工业生产体系。
❸加强环境与资源的宏观调控。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修改、补充和完善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
❹加强国民环保意识的宣传,提高社会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