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工程
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指标,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一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
由于生态农业工程的建立具有很强的地区性,且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中国在生态农业工程发展上成果很多并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
❶生态农业工程研究对象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内容更广泛,综合性更强。与西方国家生产专业化特点不同,我国农业无论是农户还是农场都普遍实行综合经营,生态农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各种产业的综合体。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研究中,除一般种植业、畜牧业外,还包括水产养殖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养殖,果林与作物的间作和某些手工业和加工业。
❷我国的生态农业工程研究目标注重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强调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要建立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❸注重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我国传统农业中许多精湛技术,凡是符合生态学原理在农业实践中仍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耕作措施、操作工艺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广泛推广,并与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化学技术、机械技术,以及软科学技术紧密结合,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复杂与劳动资源丰富的特点,易于被农民接受。
❹政府重视、政策导向、广泛开展。我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较早地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为发展生态农业工程,中国农业部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水利部、林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共七个部委,订立 “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 作为农村发展的原则。
我国生态农业工程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工程模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出现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各种生态工程模式。但是有的模式建造好后就束之高阁,很难用于指导生产实际,更难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进一步的高度理论概括。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❶理论脱离实际,只注重模式的形式和方法选择,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❷许多参数靠统计报表,而主要统计报表数据的不准确,以及报表内容简单、粗线条,常反映不出实际情况。要注意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既根据资源和经济状况搞好区域发展的宏观规划,又要确实解决实现这些规划的生态工艺和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