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露之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大和九年 (公元853年),宰相李训,节度使郑注谋诛宦官。他们先在左金吾大厅设置伏兵,诈称后院石榴树上有甘露,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前往观看。仇士良见有伏兵,惊定,事败。李训、郑注等皆被杀,族诛十余家,死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大和九年(835年),宰相李训与风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集团。李训轻率地设计以左金吾卫院内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往视,以图就机诛之。唐文宗先令宰相和官员察看,李训回来故意说,不太象甘露。文宗又令左、右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带领宦官视之。因所伏甲兵暴露,仇士良急忙劫持文宗回宫,同时率禁军大肆搜捕屠杀。李训、舒元舆、王涯、贾、韩约等均遭杀害。在风翔的郑注也被宦官杀死。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唐文宗臣僚与宦官争夺权力的斗争。唐文宗李昂即位后,深感朝廷诸多弊端,特别不满宦官专权,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文宗每天都上朝,接见朝廷官员,商讨国事,铲除宦官专权,并先后提拔了韦处厚、路隋、李德裕、牛僧孺、宋申惕等人,但都未达到预期目的后文宗选择了李训和郑注。李训和郑注都是宦官王守澄推荐的,目的在于对付左神策军,文宗与李、郑二人,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委二人以重任,逐渐疏远了王守澄。李、郑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杀死左神策军中尉韦元素,推荐与王守澄有隙的仇士良继任,提王守澄为右神策军观容使,削夺兵权。并于大和九年 (835)借机除掉了王守澄、陈弘志。为继续削弱宦官权力,李训内联诸大臣,在长安召募兵士,外派郑注出任凤翔 (今陕西凤翔) 节度使,以为呼应。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上朝,召见百官。按事先布置,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上殿启奏: 左金吾卫衙门中的石榴树上降有甘露,请皇上观赏,文宗行至含元殿,命李训前去查看。李训去看后回奏说,甘露可能不是真的。文宗于是派仇士良、鱼志弘率宦官前往,务要查看奏明。目的在于乘机杀死仇士良等。此时金吾卫衙署院内早已埋有伏兵,由于韩约太紧张,被仇士良看出破绽。仇士良等急忙退出院中,回含元殿禀报文宗,并在李训下手前抢文宗皇帝至宣政殿内,关上了大门。随后,仇士良假传圣旨,率领禁军先后杀王涯、韩约、李训、郑注等十几个大臣及其全家,共六七百人。本来计划谋杀宦官的甘露之变,竟以宦官大杀群臣而告终。

☚ 吴元济之乱   仇士良废陈王 ☛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Ganluzhibian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朝官李训、郑注等人企图铲除宦官的事变。唐后期宦官专权,引起朝官的不满,与皇帝也有一定冲突。文宗痛恨宦官专横,任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密谋消灭宦官。原计划利用为大宦官王守澄会葬的时机,由郑注率凤翔兵围杀全部宦官。后李训恐郑注功大,提前动手。一日上朝,李训使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谎奏左金吾大厅后石榴树夜降甘露,文宗令大宦官左右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率众宦官前往察视。韩约神情紧张,引起宦官怀疑,不料伏兵又被发觉,宦官急忙劫夺了文宗逃入宫内,派神策军大肆捕杀朝官,李训、郑注、韩约都被杀,其他被杀朝官不计其数,朝中为之一空,此后宦官专权直至唐亡。

☚ 牛李党争   宦官专权 ☛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因朝官与宦官的权力之争而引起的事件。唐代后期,南衙(朝官)北司(宦官)之争势如水火。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擅权。文宗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密谋内外联合,铲除宦官势力。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李训于左金吾院内事先埋伏甲仗,于上朝时分,谎称院内石榴树上夜有甘露,诱使仇士良等前往,企图一举诛灭。但因所伏甲兵暴露,事败。李训与宰相王涯、舒元舆等被宦官所诛。郑注也被风翔监军宦官所杀,部下亲党受株连而死者千余人。史称此次事件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大和九年(835年),宰相李训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集团,李训轻率地设计以左金吾卫院内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往视,以图就机诛之。唐文宗先令宰相和官员察看,李训回来故意说,不太像甘露。文宗又令左、右中尉仇士良和鱼志弘带领宦官视之。因所伏甲兵暴露,仇士良急忙劫持文宗回宫,同时率禁军大肆搜捕屠杀。李训、舒元舆、王涯、贾𫘫、韩约等均遭杀害。在凤翔的郑注也被宦官杀死。株连者千余人。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文宗为企图打击宦官势力,起用李训为宰相。大和九年(835),李训等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集团。他们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甲兵暴露,仇士良回殿劫夺唐文宗入宫,李训出逃。仇士良率神策军捕杀李训、舒元舆、王涯等数百人,朝中几乎为之一空,郑注也在军中被监军所杀,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 牛李党争   黄巢起义 ☛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谋诛宦官的事变。唐后期,宦官仇士良等专权,他们不仅掌握禁军、干扰政事,而且干预皇帝的废立。文宗即位后决心翦除其势力。大和四年(830)他曾以宋申锡为相,谋划诛除宦官,事洩未成,宋申锡被贬。大和八年(834),文宗又依靠郑注和李训再次谋诛宦官。原计划于早朝时,谎报左金吾院内石榴树上夜有甘露,诱宦官前往一举消灭,但伏兵被仇士良、鱼志弘等人发现,急退含元殿,并迫使文宗进入内宫。金吾卫士以及外朝官吏五百余人虽然登殿奋击,打死宦官数十人,但由于皇帝已被宦官挟持入内,这次行动又以失败告终。外朝军士官吏被杀一千余人,宰相李训、王涯、贾𫘫、舒元舆、王璠以及正在凤翔的郑注也先后被杀。此后宦官更加专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