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现汉》: ❶ 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铸厚圆片磨制,现在用平面玻璃镀银或镀铝做成。 ❷ 〈口〉眼镜。 △喻指能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依据。 《文汇报》1980.2.12:“群众的提名和选举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是对干部的工作和各个候选人表现如何的一种鉴定。”《文摘报》1986.8.7《西洋画·篱笆·百叶窗》:“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涵逸《中国的“小皇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社会的镜子。”《半月谈》1981年第23期《党员喜欢的‘小镜子’》:“同志们把《党内新风录》专栏比作一面镜子,照一照就可以去掉脸上的灰尘。我们建议把这面‘镜子’擦得更亮些,文章再短点,内容再多点,看了更有利于洗灰尘。”老鬼《血色黄昏》四一:“我这个反革命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人的真实灵魂。他们在这面镜子上发现了自己脸面有点不漂亮,自然很不快活,总是指责这面镜子如何如何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