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薯茎线虫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由马铃薯腐烂线虫引起,为害薯茎和薯块的一种线虫病害。1930年美国的斯梯乃耳(Steinel)最早在贮藏甘薯上发现。
分布和为害 中国以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发病较重。该病在田间直接为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在贮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期引起烂床,受害后减产10%~50%,严重时绝收。该病害已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甘薯苗期受害后,茎部变色,不表现明显病斑,组织内部呈褐色或白色和褐色相间的糠心;大田期受害,主蔓茎部表现褐色龟裂斑块,内部呈褐色糠心,病株蔓短,叶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薯块受害症状有三种类型。❶糠皮型。薯皮皮层呈青色至暗紫色,病部稍凹陷或龟裂。
❷糠心型。薯块皮层完好,内部糠心,呈褐、白相间的干腐。
❸混合型。生长后期发病严重时,糠皮和糠心两种症状同时发生呈混合型。
病因 病原物为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 Thorue),属线虫纲垫刃目。最早在马铃薯上发现,导致马铃薯腐烂,因而称为马铃薯腐烂线虫。该线虫为害甘薯地下部匍匐茎、块根和块茎,属迁移型内寄生线虫,一生中有卵、幼虫、成虫三期。雌、雄虫均呈线形,虫体细长,两端略尖,体长1毫米左右。表面角质膜上有细的环纹,侧带区刻线6条。唇区低平,稍缢缩,头骨架中度骨化。口针较细小,长13~14微米。食道属垫刃型,中食道球纺锤状,有瓣,峡部细,食道脉呈叶状,其后部常覆盖于肠前端。排泄孔位于食道腺和肠连接处前。雌虫单卵巢,前伸,有时可达食道区,卵椭圆形。后阴子宫囊明显,长度约为阴门到肛门距离的三分之二。尾圆锥状,稍向腹面弯,尾端钝尖。雄虫单睾丸,精原细胞单行排列。交合刺一对,略弯,上生二个指状突起,有引带。交合伞不包到尾端,约达尾长的四分之三。
马铃薯腐烂线虫和起绒草茎线虫在形态上易于混淆(见表)。

马铃薯腐烂线虫和起绒草茎线虫形态特征区别

虫 别区 分 特 征
侧带上的
刻纹数
交合刺上有
无指状突起
尾部末端
形 状
食道腺是否
覆盖肠前端
卵的平均
长 度
卵原细胞
排 列
马铃薯腐
烂线虫
6条钝尖覆盖与虫体体
宽相近
双列
起绒草茎
线虫
4条锐尖不覆盖为虫体宽
的2~3倍
单列

本病在中国除为害甘薯外,马铃薯、薄荷和当归(Angelica smensis)也是自然寄主。在其他国家主要为害马铃薯和鸢尾。已报道的寄主植物达70多种。此外该线虫还能在植物愈伤组织和毛壳菌(Chaetomium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等60多种真菌上取食繁殖。
马铃薯腐烂线虫耐低温,将病薯内线虫置于-2℃,经一个月全部存活,2℃时开始活动,最适温度为26℃,本线虫不耐高温,43℃干热处理1小时或49℃热水浸10分钟,则全部死亡。该线虫耐干、耐湿,病薯含水量12.78%时,死亡率仅24%,第二年死亡率达48%,第三年达98%。幼虫浸在水中半个月仍能存活。自然情况下,线虫多生存于干湿交界10~15厘米土层处。适温时,线虫侵入寄主,每头雌虫每次产卵1~3粒,一生可产100~200粒,20~30天后完成一代。单块病薯内的线虫可以高达30万~50万条,虫态不整齐,卵、幼虫、成虫可同时存在。
春薯生长期长,线虫繁殖代数多,发病重,夏薯病轻。病区连作甘薯,土壤中虫量积累多,发病重。湿润的沙性土有利于发病,粘土病轻。不同品种对线虫抗性有差异,但多数属于感病品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马铃薯腐烂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病薯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在连作的病区,土壤和肥料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用病薯育苗,线虫从薯苗茎部附着点侵入,如大田栽插无病薯苗,土壤和粪肥中的病原线虫可以从苗的幼嫩根或初形成的小薯块表面通过口针直接侵入,幼根和薯块出现伤口则更有利于侵入。病薯、病苗是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病区,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及耕畜的携带都可以传播。
病害控制 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❶选用抗病品种,如青农2号、美国红、79-6-1、32-16等,以减轻其为害;
❷建立无病留种地,严格选种、选苗,薯苗栽插前后用药剂处理;
❸重病区实行与粮、棉作物轮作;
❹严禁病区内种薯和种苗外运和防止其它农事操作引起的传播。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pongy root

又称甘薯糠心病。甘薯的一种线虫病害。病原物为垫刃目的破坏性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病苗茎部病斑青绿色,无明显边缘,病苗矮小,叶黄。大田生长期常在主蔓基部(拐子)发病,病部表面黄褐色,龟裂,内部糠心,严重时可糠心到顶。病株蔓短,生长迟缓,有时主蔓枯死。病薯块有两种症状类型,但以糠心型为主。
❶糠心型。薯块内部糠心,皮层完好,但重量明显减轻。
❷糠皮型。仅薯皮由青色变至暗褐色,有时稍凹陷并发生龟裂,近皮下的组织干腐而内部尚好。后期两种病薯块均可发展成为既糠心又糠皮的混合型症状。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从苗端新根或小薯块表面通过口针穿刺直接侵入(大田期),伤口有利侵入。线虫在适温(26℃)下,20~30天完成一代。连作发病重,湿润的砂土有利发病。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薯和种苗,种薯入窖前进行高温处理(35~37℃,96 h),实行轮作,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