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薯茎线虫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由马铃薯腐烂线虫引起,为害薯茎和薯块的一种线虫病害。1930年美国的斯梯乃耳(Steinel)最早在贮藏甘薯上发现。 马铃薯腐烂线虫和起绒草茎线虫形态特征区别
本病在中国除为害甘薯外,马铃薯、薄荷和当归(Angelica smensis)也是自然寄主。在其他国家主要为害马铃薯和鸢尾。已报道的寄主植物达70多种。此外该线虫还能在植物愈伤组织和毛壳菌(Chaetomium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等60多种真菌上取食繁殖。 马铃薯腐烂线虫耐低温,将病薯内线虫置于-2℃,经一个月全部存活,2℃时开始活动,最适温度为26℃,本线虫不耐高温,43℃干热处理1小时或49℃热水浸10分钟,则全部死亡。该线虫耐干、耐湿,病薯含水量12.78%时,死亡率仅24%,第二年死亡率达48%,第三年达98%。幼虫浸在水中半个月仍能存活。自然情况下,线虫多生存于干湿交界10~15厘米土层处。适温时,线虫侵入寄主,每头雌虫每次产卵1~3粒,一生可产100~200粒,20~30天后完成一代。单块病薯内的线虫可以高达30万~50万条,虫态不整齐,卵、幼虫、成虫可同时存在。 春薯生长期长,线虫繁殖代数多,发病重,夏薯病轻。病区连作甘薯,土壤中虫量积累多,发病重。湿润的沙性土有利于发病,粘土病轻。不同品种对线虫抗性有差异,但多数属于感病品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马铃薯腐烂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病薯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在连作的病区,土壤和肥料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用病薯育苗,线虫从薯苗茎部附着点侵入,如大田栽插无病薯苗,土壤和粪肥中的病原线虫可以从苗的幼嫩根或初形成的小薯块表面通过口针直接侵入,幼根和薯块出现伤口则更有利于侵入。病薯、病苗是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病区,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及耕畜的携带都可以传播。 病害控制 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❶选用抗病品种,如青农2号、美国红、79-6-1、32-16等,以减轻其为害; ❷建立无病留种地,严格选种、选苗,薯苗栽插前后用药剂处理; ❸重病区实行与粮、棉作物轮作; ❹严禁病区内种薯和种苗外运和防止其它农事操作引起的传播。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pongy root又称甘薯糠心病。甘薯的一种线虫病害。病原物为垫刃目的破坏性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病苗茎部病斑青绿色,无明显边缘,病苗矮小,叶黄。大田生长期常在主蔓基部(拐子)发病,病部表面黄褐色,龟裂,内部糠心,严重时可糠心到顶。病株蔓短,生长迟缓,有时主蔓枯死。病薯块有两种症状类型,但以糠心型为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