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肃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肃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 甘肃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甘肃古代社会的特征是农牧相间型经济,历史很长,到清代在一些城镇中才产生手工业,出现受雇于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甘肃工人阶级的最初成员。19世纪70年代,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甘肃创办兰州制造局、甘肃制呢总局,甘肃开始有了近代工业和首批产业工人。到20世纪初,省内一些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相继出现,以产业工人为中坚的甘肃工人阶级队伍初步形成。据《农商统计表》记载,到民国4年1915年,甘肃已有工厂234个,职工5 329人。抗战时期,甘肃成为大后方,沿海和内地的一些资金内流、工厂内迁,以机器进行生产的能源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机器修造业、轻纺工业、印刷业、粮油加工业等近代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据西北研究社统计,民国30年(1941年),全省职工人数增加到2万人,加上手工业工人和临时雇工,总人数达到4万余人,其中产业工人有5千余人。解放战争时期,甘肃经济萧条,工人大量减少,据甘肃省政府统计处统计,民国36年(1947年)全省有工厂207个,职工11 587人; 到民国38年(1949年)兰州解放时,全省只有设备简陋、生产手段落后的30多家官僚资本企业和928家小企业及手工业作坊, 从业人员仅有7 1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职工人数大量增加, 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全省职工已增加到53. 3万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甘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到1995年, 全省职工总人数已达到250.1万人。 ☚ 工会 甘肃工人阶级早期斗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