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两大类,按所有制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全民、集体和个体投资。甘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拉动。从建国初期开始,在中央的扶持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不仅改变了甘肃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也极大地改善了工农业生产条件,并掀起了几次经济建设的高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全省更加重视经济基础的改善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八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29. 5亿元,是“六五”、“七五”投资总额的1.72倍。先后建成了景电二期、引大入秦主体、盐环定扬黄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酒钢三号转炉、金川二期、陇西铝厂二期、庆化50万吨炼油装置扩建、兰州平板玻璃厂浮法玻璃生产线、金昌至嘉峪关33万伏输变电线路建成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完成了兰新复线、宝中铁路新线建设,重点改建了312、109线和兰郎路等主要公路干线, 建成了兰州至中川一幅和北道至秦城两条高速公路,西兰乌和京呼银兰两条通信光缆、兰州电信枢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实现了地州市电话程控化、省到地市电信传输数字化、县市区电话自动化, 较好地改变了我省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可以说, “八五”以来是我省投资力度较大的时期,也是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时期。199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投资达到264. 4亿元,是1990年的4.45倍, 年均递增达2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