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阴阳五行说与农学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阴阳五行说与农学原理

107 阴阳五行说与农学原理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曾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农学中,作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工具,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阴阳说,主要是阐述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发生变异的原因的。它认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阴阳二气,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二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在异常的情况下,阴阳的次序既乱,自然界中的事物就必然发性变化。《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正是对阴阳说的最好说明。五行说,主要是阐述万物之构成。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五种最基本的元素。《国语·周语》中所说的:“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就是对五行说的最好说明。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开启了用阴阳说阐释农学原理的端绪。《吕氏春秋·辨土》在阐述“亩欲广以平,畎欲小以深”这种标准垄形的好处时,就曾经用“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的说法,来解释这种垄形在充分利用地利和光能,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良好方面的作用。明代的马一龙《农说》是系统运用阴阳说阐释农学原理的重要文献。《农说》认为“天地之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此,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经常采取“损有余,补不足”的办法,协调水火,调剂阴阳,以争取农业的丰收。清代杨屾的《知本提纲·农则耕稼》是全面运用阴阳五行说,系统阐述农学原理的最典型的文献。《农则耕稼》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由阴阳著体,尽由五行变迁”。它以“天、地、水、火、气”为主要内容的新五行说取代了以“金、木、水、火、土”为主要内容的旧五行说。它认为“天和地”等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和火”等“造物之材”。但是这些光热肥水等造物之材,并不总是“调燮不偏”的。因此,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在“参天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和水火”,调节光热水肥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因子的办法,“损其有余,益其不足”,“以大发育之功”,保证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良好。在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农学家们能运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来解释农学原理,并且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 三才农学理论   耕道论 ☛
000092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