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棠遗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棠遗爱

典源出处 《诗 · 召南 ·甘棠》序:“甘棠,美召 (shao) 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诗曰:“蔽芾 (fei) 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ba)。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i)。” 《史记 ·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 (歌) 咏之,作 《甘棠》 之诗。”注引 《括地志》 云:“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说苑 ·贵德》:“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孔子家语 ·好生》:“孔子曰:“‘吾于 《甘棠》,见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释义用法 召公 (姓姬名奭,又称召伯,邵伯) 巡行治理地方,因正当农事蚕桑之时,故不入城邑,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听断诉讼,不去扰民。召公去世后,百姓怀念他的恩德,保护棠树不砍伐,留作纪念。后以此典称颂官吏爱民的仁政。
用典形式
【爱棠】 唐 ·刘禹锡:“爱棠余故吏,骑竹见新童。”宋 ·梅尧臣:“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棠阴】 宋 ·陈师道:“棣萼同时升紫禁,棠阴由此驻彤襜。”清 ·黄景仁:“他日愿随诸父老,听清琴,献颂棠阴下。”
【棠芾】 宋 ·李昴英:“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郊】 宋 ·曾巩:“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
【棠树】 唐 ·罗隐:“今日斯文向谁说? 泪碑棠树两成空。”
【憩棠】 唐 ·骆宾王:“憩棠疑勿翦,曳葛似攀樛。”
【忆召公】 唐 ·李商隐:“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甘棠颂】 唐 ·高适:“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召公棠】 宋 ·刘筠:“宁知千载后,只美召公棠。”明 ·徐渭:“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召南棠】 唐 ·柳宗元:“敬逾齐国社,思比召南棠。”
【怆甘棠】 唐 ·杜牧:“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邵伯树】 唐 ·杜甫:“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思召伯】金 ·元好问:“甘棠思召伯,自是古所然。”
【棠树政】 唐 ·许浑:“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甘棠不剪】 宋 ·苏轼:“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甘棠少讼】 宋 ·黄庭竖:“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甘棠遗爱】 明 ·李东阳:“绿竹清风东署远,甘棠遗爱北州存。”清 ·黄景仁:“甘棠到眼尽遗爱,摩挲恻怆伤心魂。”
【召伯遗泽】 明 ·钱晔:“当年召伯留遗泽,会看甘棠到处开。”
【故国栽棠】 清 ·丘逢甲:“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南山遗爱】 宋 ·苏轼:“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棠郊成政】 宋 ·柳永:“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棠树遗爱】 清 ·黄鷟来:“至今棠树留遗爱,赑屃穹碑丽晓烟。”
【棠遗善政】 唐 ·罗隐:“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遗爱召伯】 清 ·龚自珍:“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
【垂阴慕甘棠】 唐 ·李绅:“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

甘棠遗爱

典源出处 《诗 · 召南 ·甘棠》序:“甘棠,美召 (shao) 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诗曰:“蔽芾 (fei) 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ba)。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i)。” 《史记 ·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 (歌) 咏之,作 《甘棠》 之诗。”注引 《括地志》 云:“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说苑 ·贵德》:“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孔子家语 ·好生》:“孔子曰:“‘吾于 《甘棠》,见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释义用法 召公 (姓姬名奭,又称召伯,邵伯) 巡行治理地方,因正当农事蚕桑之时,故不入城邑,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听断诉讼,不去扰民。召公去世后,百姓怀念他的恩德,保护棠树不砍伐,留作纪念。后以此典称颂官吏爱民的 仁政。

用典形式

【爱棠】 唐 ·刘禹锡:“爱棠余故吏,骑竹见新童。”宋 ·梅尧臣:“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棠阴】 宋 ·陈师道:“棣萼同时升紫禁,棠阴由此驻彤襜。”清 ·黄景仁:“他日愿随诸父老,听清琴,献颂棠阴下。”

【棠芾】 宋 ·李昴英:“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郊】 宋 ·曾巩:“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

【棠树】 唐 ·罗隐:“今日斯文向谁说? 泪碑棠树两成空。”

【憩棠】 唐 ·骆宾王:“憩棠疑勿翦,曳葛似攀樛。”

【忆召公】 唐 ·李商隐:“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甘棠颂】 唐 ·高适:“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召公棠】 宋 ·刘筠:“宁知千载后,只美召公棠。”明 ·徐渭:“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召南棠】 唐 ·柳宗元:“敬逾齐国社,思比召南棠。”

【怆甘棠】 唐 ·杜牧:“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邵伯树】 唐 ·杜甫:“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思召伯】金 ·元好问:“甘棠思召伯,自是古所然。”

【棠树政】 唐 ·许浑:“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 期。”

【甘棠不剪】 宋 ·苏轼:“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甘棠少讼】 宋 ·黄庭竖:“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甘棠遗爱】 明 ·李东阳:“绿竹清风东署远,甘棠遗爱北州存。”清 ·黄景仁:“甘棠到眼尽遗爱,摩挲恻怆伤心魂。”

【召伯遗泽】 明 ·钱晔:“当年召伯留遗泽,会看甘棠到处开。”

【故国栽棠】 清 ·丘逢甲:“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南山遗爱】 宋 ·苏轼:“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棠郊成政】 宋 ·柳永:“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棠树遗爱】 清 ·黄鷟来:“至今棠树留遗爱,赑屃穹碑丽晓烟。”

【棠遗善政】 唐 ·罗隐:“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遗爱召伯】 清 ·龚自珍:“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

【垂阴慕甘棠】 唐 ·李绅:“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

甘棠遗爱

甘棠遗爱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后以此典称颂官吏仁政爱民。韩淲《满庭芳》:“飞凫去,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

☚ 甘棠召伯   甘雨随车 ☛

甘棠遗爱

借指官吏的仁爱。《镜花缘》第五回: “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的 ‘甘棠遗爱’ 。”
●《诗·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左传·昭公二十年》: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 ‘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 蔽芾 (fei): 树木茂盛貌。茇(ba ): 居住。周武王时,召伯循行南国,广布仁政,决讼于甘棠之下,深为百姓传颂。又,春秋时子产(公孙侨)为政,宽猛相济,深得百姓爱戴。并于临终前以此告诫公子大叔。孔子认为子产的仁爱,有古代仁人的遗风。

甘棠遗爱

甘棠树下遗留的关爱。用以称颂圣贤君主爱护百姓,深受百姓拥戴。西周初年,召公代表朝廷巡视各地,宣扬德政。有一次,他来到南方,在一棵甘棠树下,认真听取百姓反映的问题,并为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召公去世后,人们对他深切缅怀,到处传颂着这样的歌谣:“可爱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公在这里歇息过……”(见《诗经·召南·甘棠》)

好处

好处

利(~益;~害) 补(小~) 光(沾~) 益(~处;裨~;补~;进~;资~;收~;助~) 好儿甜头
受教导后得到的好处:教益 诲益
很多可受教之处:余师
贤明的官吏行善政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甘棠遗爱 甘棠之爱 甘棠之惠 遗爱甘棠
实际的好处:实惠 实德
额外的好处:醮水
一时口头上许给别人而不能兑现的好处:一时口惠
益处极大:大有裨益
(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好处)

另见:部分 因素 长处 谋利 得益

☚ 好处   得到好处 ☛

怀念之情

怀念之情

对结发妻子的怀念之情:故剑之思 故剑之求
对已故父母的哀思怀念之情:累茵之悲
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怀土之情 狐首之思
年老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丘之情 首丘之思 首丘之念
百姓对贤明官吏的深切怀念之情:甘棠遗爱 甘棠之爱 甘棠之惠 遗爱甘棠
闲居在家,对往事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燕居深念
怀念旧人旧事时的悲伤心情:感旧之哀

☚ 对死者的怀念   梦 ☛

甘棠遗爱

召公,姓姬,名奭,他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同姓贵族,曾经和周公旦一起辅佐武王伐纣,是一个著名的开国功臣。
周武王灭纣以后,把召公封在燕地(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历史上称他为燕召公。燕召公在蓟建都(今北京城西南隅),成为后来燕国的始祖。
周朝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患了重病。他在临终的时候,把召公奭和周公旦叫到病榻前,指着年幼的儿子诵说:
“我不行了!我的儿子年纪还小,望你们两人尽力辅佐他,兴我大周天下。”
召公奭和周公旦听了,一起含泪答应。
周武王病逝后,太子诵做了皇帝,便是周成王。周成王任命召公为太保(相当于宰相),周公为太师(军队统帅)。两人一文一武,同心辅政。周成王对召公和周公十分信赖,把王城以东交给周公治理,王城以西交给召公治理。
召公在治地推行文王的仁政,经常到乡间巡行,体察民情,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他很喜爱一种叫甘棠的树木,巡行时,经常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他公正无私,使官民都各得其所,天下大治。他死了以后,人民为了纪念他,便把这棵甘棠树称为“召公棠”,不少人还经常来这棵树下凭吊,寄托对召公的哀思。
后来,“甘棠遗爱”这一成语,用来称颂官吏的仁爱。

甘棠遗爱gāntáng-yí'ài

相传周武王时,召(shào)伯巡行南国,在甘棠树之下,听取人民意见,处理问题极其公正,当时人为此不舍得砍伐这棵甘棠树,并作《甘棠》诗赞美召伯。见《诗·召南·甘棠》及唐·孔颖达疏。后以“甘棠遗爱”为称颂官吏政绩的典故。

甘棠遗爱ɡān tánɡ yí ài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王时,召公巡行乡邑,决讼于甘棠树下,使人各得其所。召公死后,民众怀甘棠树而不伐,并作《甘棠》诗歌颂他。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听说子产去世后,流着眼泪说:“古之遗爱也。”后因以:
❶ 称颂官吏的政绩。
❷ 表示对离去或去世的廉明官吏的深切怀念。

甘棠遗爱gāntáng-yíài

〔偏正〕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相传西周的召伯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思其恩德,对那棵树也特别爱护。作《甘棠》诗赞之。后来常以“甘棠遗爱”称颂有政绩的地方官吏。语本《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镜花缘》5回:“如今世上所传的枯枝牡丹,淮南卞仓最多……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的‘ ~’。”
△ 褒义。用于表示德政。
也作“甘棠之爱”、“甘棠之惠”、“甘堂之阴”。

甘棠遗爱;宵鱼垂化

甘棠遗爱;宵鱼垂化gān táng yí ài;xiāo yú chuí huà

【上】据《诗·召南·甘棠》记载,周武王时,召伯南巡,广施仁政,深得民众赞誉。召伯死后,民众怀念他,留下召公在树下决讼的那棵甘棠树,作《甘棠》诗赞美他。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春秋时郑国卿子产在他执政期间,进行过许多利农、利民的政治改革。子产死后,孔子含泪说:“古之遗爱也。”后以“甘棠遗爱”称颂地方官广布仁政,惠及民众的政绩。《三千年甘棠今尚在》:“慈禧太后为这棵甘棠树亲笔题写的‘甘棠遗爱’大匾牌迄今尚在,对于一棵古树,我国历史上有如此众多的记载实属罕见。”
【下】宵:夜。垂:传播。春秋时宓子贱夜间捕鱼,捕得小鱼舍而放养,以行动教化民众不取小鱼。形容地方官吏善于教化民众。《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综】形容官吏广布仁政,善于教化,政绩广受称颂。
【例】历史上甘棠遗爱、宵鱼垂化的故事可谓相映成趣,耐人寻味,我们现在一些“大兴土木树政绩,竭泽而渔谋发展”的干部,读了这两则故事不知会不会汗颜!

☚ 地无遗利;物尽其用   节用爱人;益国利民 ☛

甘棠遗爱gān táng yí ài

甘棠:即棠梨。遗爱:遗留于后代的仁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后以“甘棠遗爱”称颂官吏的仁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