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聂夷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聂夷中 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一作中都(今河南洛阳一带)人。咸通进士。曾官华阴县尉。其诗多五言,风格质朴而深刻,多伤俗悯时之作,多方面反映了晚唐暴政所造成的社会危机,并对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咏田家》、《公子行》二首、《田家》等均为人传诵。《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七首。 ☚ 司空图 韩偓 ☛ 聂夷中 聂夷中837—?字坦之,河南中都(今河南沁阳东北)人。出身贫寒。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授华阴县尉。后仕履不详,亦不知所终。夷中工于诗,孙光宪称其“精于古体,有《公子家》”,“《咏田家》,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北梦琐言》卷三)。其诗内容“率多伤俗悯时之作,哀稼穑之艰难。适值险阻,进退维谷,才足而命屯,有志卒爽,含蓄讽刺,亦有谓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胡震亨谓“(唐)晚季以五言古诗鸣者,曹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数家。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初看殊难入,细玩亦各有意在。就中……夷中语尤关教化”(《唐音癸签》卷八)。其名作《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一首最为著名,“最得风人之体”(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二),冯道称为“语虽鄙俚,曲尽田家之情状”(《资治通鉴》卷二七六)。《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聂夷中诗》二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聂夷中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见《北梦琐言》卷二、《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等。 ☚ 陆龟蒙 曹松 ☛ 聂夷中约837—约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人,一说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诗人。懿宗咸通十二年进士,久滞长安,后授华阴县尉。原有诗集二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 聂夷中 (夷中) 少贫苦,精于古体。 聂夷中,河南人。有诗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孙光宪谓有《三百篇》之旨,此亦为诗史。 夷中有《公子行》云:“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又《咏田家》诗云:“父耕原上田, 子㔉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又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咸通十二年,高湜知举,榜内孤平者,夷中、公乘亿、许棠。夷中尤贫苦,精古诗。 夷中字坦之,河南人也。咸通十二年礼部侍郎高湜下进士,与许棠、公乘亿同袍。时兵革多务,不暇铨注。夷中滞长安久,皂裘已弊,黄粮如珠,始得调华阴县尉,之官惟琴书而已。性俭,盖奋身草泽,备尝辛楚,率多伤俗闵时之举,哀稼穑之艰难。适值险阻,进退维谷,才足而命屯,有志卒爽,含蓄讽刺,亦有谓焉。古乐府尤得体,皆警省之辞,裨补政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国风》之义也。 聂夷中诗,有古直悲凉之气,但皆窃美于人。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诗也,但改一“田”字,上加以“父耕原上田, 子㔉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又如“生在绮罗下”、“君泪濡罗巾”,本东野 《征妇怨》,移其次篇后四语于前,前篇则删前四句,第改“绿罗”为“绮罗”、“千里”为“万里”,“罗巾长在手”、为“今在手”,“今得随妾身”为“日得随路尘”、“如得风”为“如烟飞”。至“欲别牵郎衣”,则直用无所更定。 其源出于王无功、储太祝。结思沉漉,但未苦吟。田野诸诗,托情讽谕,亦有古谣谚之风。取在晚唐,犹称作者。 聂夷中837—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家境贫寒。曾任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描绘农民疾苦和豪族生活的淫奢,风格平易,内容深刻,为晚唐诗中优秀之作。《全唐诗》存诗一卷。 聂夷中 聂夷中837—?Nie Yizhong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河南人。出身贫寒,曾“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唐才子传》)。成通十二年(871)中进士。由于时局动乱,他在长安滞留很久,最后才补得华阴尉。生活经历使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贵族的豪华有较深的了解。他的创作质朴而深刻,在晚唐靡丽的诗风中独树一帜。讽刺贵族公子和同情劳动人民是他诗歌的两大主题。如《公子行二首》、《公子家》和《田家》、《咏田家》等。《公子行二首》中讽刺贵族子弟的无知、霸道和骄奢淫逸,尖锐深刻;《咏田家》谴责赋役对劳动人民的惨重剥削,情真意切。《唐才子传》谓其“伤俗闵时”,“警省之辞,裨补政治”。他喜欢采用五言古诗和乐府的形式,以质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揭露社会黑暗,简洁明快,冷峭有力。有诗2卷,今佚。《全唐诗》收其遗诗30余首。 ☚ 陆龟蒙 罗隐 ☛ 聂夷中 聂夷中837—?Nieyizhong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他出身贫寒,曾“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唐才子传》)。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后,在长安仍过着“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的奔走衣食的生活,最后才做了华阴县尉。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农民的疾苦和贵族的奢华都有较深切的了解,因此也就构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即同情农民的痛苦和讽刺贵族公子。《全唐诗》存其诗37首。聂夷中的诗继承了汉魏五言古诗和乐府歌词的优良传统,形象丰满,语言朴素生动,音调比较和谐自然。他留下来的诗虽只有三十余首,但大都是内容充实,技巧比较成熟之作。其中用乐府古题和自创新题的竟占了十几首之多,由此可见他确是一个有意识地写乐府诗的作家。 ☚ 胡令能 李商隐 ☛ 聂夷中837—约884唐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进士,曾任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常描绘豪族的淫奢与农家的疾苦,内容深刻,风格平易,语言朴素自然,为晚唐诗中优秀之作。 聂夷中 聂夷中837~?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曾任华阴县尉。原有集2卷,已佚。《全唐诗》录存其诗37首。其诗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大胆揭露了权贵的罪恶。《伤田家》、《田家》、《公子行》(二首)、《公子家》等为其代表作。“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逻筵,只照逃亡屋。”《伤田家》和李绅的《悯农诗》并传千古。它们或写农民的凄惨境遇,或写统治者的淫佚生活,揭示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性,表现了对人民的满腔同情。所作通俗质实,明白如话,立意深刻,具有讽刺性。 ☚ 韦庄 杜荀鹤 ☛ 聂夷中837~约884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咸通(873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一生仕途不得意。比较接近下层人民,所以他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而对于豪贵们的荒淫奢侈有着深刻的不满,他的诗继承了汉魏五言古诗和乐府歌词的优良传统,风格质朴,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如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伤田家》所以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是由于作者能够用典型的形象深刻地表达出农民被残酷剥削后的惨痛心情。还有《公子行》 等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晚唐诗歌中的佳作。现存诗30余首。 聂夷中Nie Yizhong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The Peasant Family,The Wealthy Family of A Dandy,Poems of Nie Yizhong,etc. 聂夷中837—约884晚唐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出身贫寒。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仕途不甚得意。工诗,多为五言,数量较少。《伤田家》、《公子行》等,内容真实,形象鲜明,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作品。 聂夷中837—?唐诗人。河东(山西永济县)人。咸通进士。曾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家境贫寒,对劳动人民疾苦有深切同情,对豪贵们的骄横淫逸生活强烈不满,其诗《伤田家》、《公子行》等都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这种感情,成为广为传诵的名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