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聂华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聂华苓1925—;女湖北应山人,一作武汉人 聂华苓
聂华苓 聂华苓1925—女小说家。湖北应山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次年到台湾,参加雷震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任文艺编辑。1960年因涉嫌“雷震事件”而失业,开始创作小说。1962年起任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并任《自由中国》半月刊文学编辑。1964年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工作。1967年同丈夫保罗·安格尔创立“国际作家写作室”。1977年主持“国际写作计划”的工作,对中美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1981年获杜布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文学荣誉博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国家书券小说奖。她的小说题材多样,善于在传统写实手法中融入西方现代技巧,使主题的深刻性与艺术的真实性相统一,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统一,造诣颇深。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王大年的几件喜事》,散文集《梦谷集》和评论《沈从文评传》,另有译作《德莫福夫人》《美国短篇小说选》等。 ☚ 钟肇政 萧白 ☛ 聂华苓 聂华苓1925~当代女作家。湖北省应山县人。有思远等笔名。祖父当过知县,父亲在家赋闲。中学毕业后入中央大学政治系转外文系。1948年毕业后曾以笔名远方发表讽刺作品《变形虫》。1949年去台湾。不久任《自由中国》文艺编辑,当时即以写作短篇小说闻名。1960年该刊被封闭,失业后,潜心于文学创作。同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写四川山村一纯真少女初涉人世所经历的“一段庄严而痛苦的过程”后逐渐成长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女主公倔强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1962年受聘于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文学创作。1964年到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与其丈夫安格尔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于1976年成立“国际作家工作室”,被全世界作家代表一致推举为诺贝尔和平奖金候选人。197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桑青与桃红》,以写实和象征相融合的手法,描写了女主人公桑青(亦即桃红)从抗战到解放、从台湾到美国四处逃亡的经历,反映了旧中国部分大陆和台湾青年的凄惨境遇及精神上的痛苦。1984年推出的长篇小说新作《千山外,水长流》,则是以中美人民之间真挚的情谊为主题。1980年从几部小说中精选出10个短篇组成的《台湾轶事》,反映了祖国大陆流落台湾数以百万计游子的满腹乡愁,并寄托着作者对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心愿。 ☚ 茹志鹃 金庸 ☛ 聂华苓1925~Nie Hualingcontemporary female American Chinese writer. Works: An Emerald Cat,One Little White Flower,etc. 聂华苓1925—Nie Hualing作家。生于中国湖北武汉。毕业于中央大学。1948年随母亲赴台。曾任台湾《自由中国》半月刊文艺编辑和编辑委员(1949—1960),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创作及现代文学副教授(1961—1964)。1964年移居美国,后在衣阿华大学任教。1965年倡议创办“国际写作中心”组织,1967年正式成立。曾为该中心主持人,每年9—12月邀请世界各国作家到衣阿华从事写作活动。作品有《葛藤》、《失去的金铃》、《一朵小白花》、《梦谷集》、《遣悲怀》、《桑青与桃红》、《台湾轶事》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