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倒挂
在流通领域出现的商品销售价格低于收购价格的现象。 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农副产品价格。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和正常的价格序列,销售价格应当高于收购价格,以弥补费用和实现利润。但在特定条件下,国家在调整提高某些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时,为安定人民生活,销售价格不动或没有相应提高而造成价格的逆差,形成倒挂。主要表现为:购销价格倒挂、产销价格倒挂、城乡价格倒挂等。 价格倒挂虽能暂时缓解矛盾,但违反经济规律,使农副产品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不能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是价格体系不合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在价格改革中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