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瓦尔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瓦尔纳Varna

城市名。在今保加利亚东北部,濒临黑海。公元前572年色雷斯人在此建奥德索斯城。公元6世纪后半叶,大批斯拉夫人从北部移入,改名为瓦尔纳。长期为军事和商业重镇。今为瓦尔纳州首府。附近有著名的阿拉贾隐修院(又称彩色隐修院)和公元前4000年铜器时代的墓地。

瓦尔纳

古梵文Varna(肤色)的音译。古印度奴隶社会等级集团名。中国古代文献称为“种姓”。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按种族将占领者同被征服者(土著达罗毗荼人)分为“雅利阿”和“达萨”两个瓦尔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阶级分化日益加剧,“雅利阿”内部又分出三个等级,从而形成四大种姓。婆罗门为最高种姓,由僧侣贵族组成,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为二等种姓,由武士贵族组成,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吠舍为三等种姓,由农牧民及工商业者组成,是被剥削的小生产者。婆罗门教称上述三个瓦尔纳为“再生族”,但只有前两个等级才是不事生产的奴隶主阶级。达萨(后称首陀罗)为最低种姓,由奴隶、杂工及仆役组成,是被统治被剥削的奴隶阶级,被婆罗门教称为“一生族”。进入封建社会后阇提取代瓦尔纳,使种姓制度由种族的隔离变成更为严格的身份等级的隔离。

瓦尔纳

保加利亚第3大城市、全国最大海港,瓦尔纳州首府。1949~1957年曾名斯大林城。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黑海的瓦尔纳湾北岸。人口32.1万(1991)。公元前572年,色雷斯人在此建奥德索斯城。历史上长期为商业重镇和海军基地。1899年瓦尔纳—普列文—索非亚铁路通车,港口扩大。造船业最为发达,“格·季米特洛夫”造船厂拥有全城1/4的工人。有博物馆、海洋和水产科学研究所及海军学校。有海滨浴场和疗养地。

瓦尔纳

濒临黑海的保加利亚古城。建于公元前572年,一直是保加利亚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最迷人的是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海滨疗养地和海滨浴场。沿海滨建有风格各异、美丽舒适的避暑胜地和疗养院。还有国家博物馆、海洋生物馆和建于6世纪的基督教修道院。城西18公里处是驰名欧洲的石林奇观。

瓦尔纳

瓦尔纳

保加利亚东北部黑海海滨城市。游览胜地。全国最大海港,瓦尔纳州首府。人口23.1万。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就在此定居,起名“奥德索斯”。公元6世纪后半叶,斯拉夫人从北部大批涌入,改名为瓦尔纳。1949-1957曾名斯大林城。长期为商业中心和海军基地。1899年瓦尔纳-普列文-索非亚铁路通车。市区逐渐由南向北伸展,呈“S”形。S形的底部为老城部分,建筑风格严肃整齐,经纬分明,街道宽畅。狭长的海滨公园,长满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S形的上半部依山滨海,多为大型旅馆。瓦尔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天平均温度在26℃左右。海滩浅平辽阔,海面风平浪静,是良好的海滨浴场。有“黑海明珠”之称。浴场附近,还设有按摩、水疗、泥疗、日光浴等医疗设施。瓦尔纳沙滩长达十多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是友谊滩、金沙滩、阿尔贝纳等,是著名的避署、疗养胜地。考古学家在瓦尔纳发掘一系列修筑于公元前4,000年铜器时代的墓地,其中有君主的金节杖等数以百计的金器。瓦尔纳附近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石窟修道院,阿拉贾修道院。因在各个石窟壁上都覆盖着许多图画,又称彩色修道院。

☚ 太平洋岛屿托管地   瓦杜兹 ☛
000062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