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珍妃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珍妃1876—1900清光绪帝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侍郎长叙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选为珍嫔,得光绪帝宠爱,进珍妃,旋触犯慈禧,降为贵人,逾年仍封珍妃。识理通大义,有才华,面对列强入侵,清朝积弱不振的局面,关心时事,积极支持光绪掌握政权,振兴朝政,成为光绪政治上的知己,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后的忌恨。其兄志锐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主战派,弟志锜和维新派关系密切,珍妃倾向变法,常将宫中密闻,告知维新派。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惶逃往西安之前,派太监崔玉贵将其推入井中溺死。1901年追进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
珍妃1876—1900姓他他拉氏,镶红旗满洲人,清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五年 (1890) 与姊同日入宫,始封珍嫔。二十年(1894)晋为珍妃。聪颖有识,深得眷爱。甲午战争后,目睹国事多艰,力促光绪变法维新以掌实权,为慈禧太后所忌,戊戌政变后被幽禁于紫禁城之北三所。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于出走前特令推入乐寿堂后枯井致死。次年,将其尸浅葬于西直门外田村,光绪帝卒后,移葬崇陵园寝,追谥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 珍妃1876—1900即恪顺皇贵妃。满洲镶红旗人,其父长叙为礼部侍郎。珍妃自幼聪慧。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被选入宫,得光绪宠爱。1894年晋封珍妃。江西文廷式与珍妃兄志锐友善,1894年得于珍妃举荐,文廷式受光绪亲定第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帝党与后党斗争激烈。志锐与文廷式上疏言战,洋洋万言,并且弹劾李鸿章、孙毓汐、徐用仪等主和派大臣。为打击帝党,慈禧以“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为由,将珍妃和瑾妃降为贵人,并严禁珍妃干预朝政,要她谨守妇道家法,否则从重惩办。1898年,光绪主持变法维新时期,珍妃又是光绪的积极支持者。维新失败后,珍妃被囚于紫禁城东北部的北三所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出逃西安。行前,令后宫妃嫔均来请安。珍妃要求将光绪留在北京主持议和,慈禧大怒,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乐寿堂后之井中淹死。1901年光绪回京后打捞尸体葬于西直门外田村,后移葬崇陵妃园寝,追谥恪顺皇贵妃。 ☚ 吴藻 林黑儿 ☛ 珍妃 珍妃1876—1900Zhenfei清光绪帝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生于1876年(光绪二年)侍郎长叙女,1888年被选为珍嫔。得光绪帝宠爱,进珍妃。旋因冒犯慈禧太后,降为贵人,逾年仍封珍妃。她倾向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引起慈禧太后的仇视。1898年变法失败后,把她和光绪帝分别幽禁起来作为惩罚。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在逃离北京时,派太监崔玉贵将她推入宫内井中溺死。次年追进为恪顺皇贵妃。 ☚ 陈天华 廖仲恺 ☛ 珍妃1876—1900清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他他拉氏,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与姊同日被选入宫,始封为嫔。二十年,晋封为珍妃。聪颖贤能,颇有远识,深得光绪帝宠爱。甲午战争后,目睹国事多艰,主张变法维新,为慈禧太后所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幽禁于紫禁城之北三所。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后在西逃之前,密谕将其沉于乐寿堂后枯井致死。二十七年,葬于西直门外田村。光绪帝逝世后,移葬崇陵园寝,追谥为恪顺皇贵妃。 珍妃1876—1900清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满族。他他拉氏。他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引起慈禧太后的仇视。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在逃离北京时,将她推入井中溺死。 珍妃1876—1900清满洲镶红旗人,他塔拉氏。清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选为珍嫔,得光绪帝宠爱,进为珍妃。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帝后两党争权斗争达于高潮,慈禧太后为窘辱光绪帝,将她降为贵人,逾年仍复妃号。戊戌维新时期,她倾向变法,支持光绪帝亲政;且其兄志锐为主战派,其弟志锜同维新派关系密切,引起慈禧太后的忌恨。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在逃离北京时,派太监崔玉贵将她推入井中溺死。次年追赠恪顺皇贵妃位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