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象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象学 现象学关于“纯粹意识”或“意识自身”的科学。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胡塞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寻求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它应以“纯粹意识”为对象。哲学思维应是反思的直观思维。过去的科学和哲学都以现实事物为对象,从来没有彻底地把握反思的直观思维,因而从未达到绝对真理。只有“现象学”依靠意识分析方法将人们导向纯粹的意识领域,才能完成哲学的任务。现象学的基本特征是“面向事物本身”,对具体体验到的现象尽可能摆脱概念前提,以求忠实地描述它们。现象学研究的基础方法是,把一切传统知识,一切有关外部世界的直接知识“悬置”起来,通过“理智的直观”来达到纯粹意识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现象学是当代西方最主要哲学思潮之一,它为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提供了思想基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 ☚ 未来学 社会 ☛ 现象学 现象学xianxiangxue,Phenomenology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创始人为德国的胡塞尔。早期现象学运动发生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之间,主要流行于德国。胡塞尔的《逻辑研究》(1910)、《作为严密科学的哲学》(1910—1911)和《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观念》(1913)三部著作的出版以及由他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1913)的创刊,标志着现象学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中心转移到了法国,并流传到西欧、东欧、北美和日本,成为一种强大的世界性思潮。主要代表有德国的M·舍勒、法国的梅洛一庞蒂、美国的法伯尔、肯恩斯等。现象学以所谓“纯意识”为哲学对象,认为一般科学皆以现实的事物为对象,只能得到个别的、具体的认识,而哲学应当以本质观念为对象,达到绝对的、永恒的认识。为此,现象学主张通过“现象学还原”的途径,把现实事物“悬搁”起来,用理智的直观,以达到对纯粹意识的本质的认识。现象学还主张在纯粹意识中找到一个深藏的我,即先验的“自我本位”,它是现象学的立足点和基础。现象学实质上是以先验的本质的自我为基础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现象学对存在主义影响最大,并逐步渗入其他一些哲学派别,形成了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宗教的现象学、实用主义的现象学、语言的现象学、行为的现象学等。 ☚ 杜威 胡塞尔 ☛ 现象学❶黑格尔曾使用这个词,指对意识发展过程的研究。详“精神现象学”。 现象学 现象学20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种现代哲学思潮,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胡塞尔。当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舍勒、法国哲学家萨特、梅洛—庞蒂都卷入并推进这一思潮之后,便形成了一场现象学运动。现象学的方法广泛渗透于现代西方人文学科各领域。 ☚ 人格 胡塞尔 ☛ 现象学 现象学广义的现象学指关于意识现象的唯心主义学说;通常指狭义的现象学,即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胡塞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寻求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它应以“纯粹意识”为对象,即思维意识本身,因此哲学思维应是反思的直观思维。过去的科学和哲学都以现实事物为对象,而且从来无人彻底地把握住反思的直观思维,因而从未达到绝对真理。只有“科学的”现象学依靠它所发现的意识分析方法能够将人们导向纯粹的意识领域,完成哲学的任务 胡塞尔称现象学是关于“纯粹意识”或“意识自身”的科学,其基本特征是“面向事物本身”,即对具体体验到的现象采取尽可能摆脱概念前提的态度,以求尽可能忠实地描述它们。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现象学还原”法,即用加括弧法的方法,把一切传统知识、一切有关外部世界的直接知识“悬置”起来,通过“理智的直观”来达到对纯粹意识的本质的认识。这种还原的过程包括“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现象学是当代西方最主要哲学思潮之一,它为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 ☚ 规定性 软科学 ☛ 现象学phenomenology 现象学phenomenolog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