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前言 前言 有人说,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换言之,是人才的竞争,再换言之,是教育的竞争。当今的世界,新的知识大量产生,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于是有不少人呼吁或者探求用最少的时间让人们掌握学习各种知识的基本工具——语言文字。这种探求是很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成绩的。不过,这些呼吁者和探求者里有的人似乎认为语言学习是一次性的,小时候学完就完事了。现在有不少还是有一定文化的人,对新的语言现象不甚了解,甚至不感兴趣,大概就是受了这种思想影响的结果。 知识会更新,语言也会更新。知识更新得越快,语言更新也越快。因为新的概念、新的事物都要用新的词语来称说。要了解这些新的概念、新的事物,就要了解这些新的词语。 语言是既相对稳定又时刻变化的生命体。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基本语法是比较稳定的,新词语、修辞、广告语言等变化得就比较快。这两部分合起来才是显性的语言的全部。这两部分密切相关又有分工,共同为人们的交际服务。拿词语来说,所有的基本词语,刚产生的时候都是新词语。新词语是基本词语的唯一来源,是基本词语的新鲜血液。因为有了这些新的东西,语言才能发展,才能丰富,才有生命。语言相对稳定,是为了便于交际,语言发展,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际。而文化程度高的人,常常比较多地用到新出现的部分。 因此,在人们学习语言的比较稳定的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当指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个人都应逐步提高进一步学习语言的能力。 不少人要求学习新的词语,批评现有的词典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我们语言文字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一些说,就是促使语言文字更好地发展,便于人们的交际。所以,语言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从语言事实出发,观察、研究、分析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及时向人民群众推荐并介绍丰富和发展了词汇的新的成员。当然,新词语跟基本词语毕竟不同,不能用基本词语的要求来要求新词语。新词语里会成为基本词语的,要推荐和介绍,一段时间里为人们的交际服务的也要推荐和介绍。要推荐得对、好,难度比较大,因为观察的时间短。这也要求我们语言工作者逐步提高水平。社会发展的需要正是我们学术发展的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试着编了这部词典。编者 1993年6月 |
☚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凡例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后记 ☛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前言 前言 2001年到2004年我们主持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 01CYY002)”,开发了《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以及相关的大规模新词语语料库,在此基础上编纂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最新流行语小词典》(2002)、《新词语大词典》(2003)、《实用网络用语词典》(2003)、《学生新词语词典》(2006)、《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2009)、《中学生新词新语词典》(2012)等一系列词典,这本《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第二版)是在《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2009)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一 说到“新词语”,我们一般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新颖”,一个是“相对稳定”。衡量是否新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词语本身即词形、词义和用法,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是基本词汇所没有的,那就认为是新的;二是从时间上考虑,一般认为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词语应该是新词语,为了突出“新颖”的特点,本词典将所收词的出现时间大致定在1990年以后。衡量是否“相对稳定”,也是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从持续的时间来看,从1990年以来一直在使用的,就是相对稳定的,昙花一现的则属不稳定;二是从使用的范围和频度看,使用范围广、频度高的,就是相对稳定,如果使用范围较窄,只在某些特定的范围内使用,而且使用频度低的,则属于不稳定。除此之外,还要看词语的“品位”,一些低俗的词语也尽量不收。这是我们对新词语的大致看法,也是本词典收词的基本原则。二 新词语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 新造词语。这类词语形式和意义都是新的。社会上产生了新事物,就用原有的词根构成一个新的形式来表示这些新的意义,如“哇噻、辣妹、酷装、新新人类、哈韩、美足、给力”等。 2. 旧词新用。这类词语的词形是原有的,“新”主要表现在产生了新意义或有了新的运用。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1) 原有的词语增加了新的意义,如“下课、上课、充电、输血、造血”等;(2) 原有的词语有了新的用法,比如名词性的“结构”用为动词(你为我结构人生);(3) 原有的词语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用,现在又重新起用,比如“黑道、撕票、小姐、金婚、银婚”等,虽然其中的有些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3. 由方言进入普通话的词汇。这类词语在方言中早已存在,但从普通话常用词汇看应该是形式和意义都是新的。如“发烧友、埋单、拍拖、搞笑、膀爷”等。这些词语大多数来自粤语,是“粤语北上”的产物,也有一部分为北京话或其他方言的词语。 4. 外来词,从外族语借来的词。又可分为: (1) 音译词,如“酷(cool)、秀(show)、脱口秀(talk show)、血拼(shopping)、派对(party)、伊妹儿(E-mail)”等;(2) 意译词,如“热点(hot spot)、音乐电视(music television)、超级市场(super market)”;(3) 音译兼意译词,如“桑拿浴、迷你裙、吧友”等;(4) 直接使用日语汉字的词语,如“物语、写真、人气、瘦身”等。外来词中的大多数,词形、词义都是新的,但也有少数新形式表示了旧意义,如“拜拜、的士、血拼”等。 5. 简略词,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缩略而成的词语。分为三种情况: (1) 简称词,如“博导(博士研究生导师)、澳网(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超市(超级市场)”;(2) 略语词,如“严打(严厉打击犯罪活动)、防伪(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台资(台商投入的资本)”;(3) 缩语词,如“三讲、三假、三陪、三金”等。这类词语的出现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些词语的词形都是新的,词义则有的是新的,有的是原有的。 6. 因修辞用法稳定下来而构成的新词语。大致上有如下几类: (1) 比喻引申,如“豆腐渣工程、白色消费、下海、捞人”等;(2) 借代,如“菜篮子工程”等;(3) 仿拟(这一类最多),如“烟民、股民、彩民、网民”,“空姐、巴姐、呼姐、网姐”,“空嫂、呼嫂”,“网民、网友、网哥、网姐、网迷、网虫”等。这类词语词形、词义都是新的。 7. 专业术语的意义泛化、转移、扩大或改变了使用范围。如“软件、启动、热处理、套牢、触电”等。这些词语从常用词汇的角度看应该是新词形,意义多数也是新的。 8. 字母词。字母词从形式上来看有三类: (1) 纯粹的字母词,即整个词由英文字母构成,如“GRE、CEO、ATM、BBS、VS、IT、IN、Q、VIP”等;(2) 字母和汉字混合的,如“E时代、E人类、IT界、IT业、VIP卡”等;(3) 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如“3D、3C、3S”等。后两种也叫“混合词”。字母词词形是新的,词义多数是新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新词形装旧义,比如“CCTV、VS”等。 9. 网络词语。主要用于网络或网络聊天室的词语,如“QQ、E-book、DIY、美眉、聊天室、造砖、灌水、版主、恐龙、菜鸟、烘焙机、砸砖”等。这些词语有的是词形、词义都是新的,有的是旧词赋新义或有新用法。这类词语总的算起来大概有1300多条。处理这部分词语,我们比较慎重,只选择极少部分常用的放在正文中,其余都放在“附录”里。三 新词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心理的变化都会及时地反映在新词语当中。收集、整理、编纂新词语词典不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文化学的意义。 本词典每个词条都有注音、词性、释义,有些不太好懂的还附了例句。注音按字注音,规范准确;标注词性采用目前信息处理和汉语教学最新的词类体系,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该词语的用法;释义尽量准确、易懂,对部分词语的来源作了说明,有些词语还介绍了文化背景。词条信息比较全面,便于全面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以及用法。 本词典是在超大规模语料库基础上编纂完成的。由于有了大量例证的支持,在词语的意义、具体用法、使用范围、使用频度等方面能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保证了词典的科学性。 本词典还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又有争议的常用字母词、数字词和网络用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记录。 本词典修订中,吸收了当前新词语研究成果,谨向有关作者及出版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基于新词语自身的特点,以及编著者的局限,本词典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刘海润 亢世勇 |
☚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凡例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编委会 ☛ 00012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