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在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简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由于对社会主义持单一公有制即“纯社会主义”的理解,加上三大改造工作上的缺点,1956年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经营管理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一些商品短缺,规格单一,质量下降,人民生活不便等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许多领导人都提出过很好的意见。陈云在八大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报告(收入《陈云文选》时改题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中,就如何纠正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格局。这就是: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吸收了陈云的这一重要意见,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实行集中经营,但是也需要有一定范围内的分散经营作为补充。“八大”以后,党和国家按这种模式对国民经济作了一些调整,使一度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国民经济增加了比较多的活力,对于搞好1957年的经济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 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