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代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代哲学 012 现代哲学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哲学。这期间中国哲学的发展是沿着两条轨迹进行的,并且形成了相互对峙的两个哲学阵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阵线;一个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哲学阵线。两个阵线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尖锐、激烈的斗争。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则是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主流。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时,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广州等地出现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每周评论》、《新青年》等刊物发表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劳动者底觉悟》等,大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批判了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李大钊、陈独秀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着重地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且试图运用唯物史观探讨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1923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学讲授《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1924年又在上海夏令讲习会讲授了《社会科学概论》,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此外,瞿秋白还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辩证法与逻辑》和苏联哲学界的部分文章,介绍唯物辩证法。与此同时,瞿秋白还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对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和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结论。瞿秋白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就中国革命文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19年李达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等。1926年出版了《现代社会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1937年李达出版了《社会学大纲》。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科书。该书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学说的同时,着重发挥了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发展,并且介绍了20—30年代苏联哲学界的研究成果。1936年艾思奇发表了《大众哲学》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通俗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郭沫若、吕振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史方面,杜国庠、侯外庐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6年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发表了 《实践论》、《矛盾论》,1940年发表了 《新民主主义论》,1941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光辉的著作。这些著作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里程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和哲学战线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斗争。1917—1919年发生了 “尊孔谈经”和 “打倒孔家店”的斗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新青年派,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复古势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哲学战线上,1919—1923年发生了“问题与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关于无政府主义”、“科学和人生观”等四次大论战。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取得了胜利,而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唯意志论、马赫主义、庸俗进化论以及传统的陆王心学受到了应有的批判。1930年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1932—1933年发生了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的论战。在论战中,新思潮派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批判了托陈取消派和国民党陶希圣等人的错误观点。1930—1936年发生了“唯物辩证法论战”。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张东荪,叶青等人反对唯物辩证法的主张受到了彻底的批判。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呈现着错综纷繁的局面。胡适从“全盘西化论”的立场出发,全面宣扬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梁漱溟从维护传统的纲常名教的立脚点出发,将儒家哲学和西方的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生命哲学糅合到一起,构成了他的“东方文化论”的思想体系。戴季陶倡导“生命哲学”、“仁爱哲学”,蒋介石、陈立夫宣扬“唯生论”、“诚的哲学”、“力行哲学”。他们都以各自的哲学理论,反对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将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糅合到一起,构成了自己的“一家之言”。例如,熊十力以儒家的陆王心学、《周易》为主体,糅合佛教大乘空宗法相唯识的学说,同时,吸收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构筑起“新唯识论”的理论体系。冯友兰运用新实在论的思想和方法对程朱理学作了新的阐释和发挥,构成了“新理学”的理论体系。贺麟运用新黑格尔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陆王心学作了阐释和发挥,形成了“新心学”的理论体系。这些“新儒家哲学”一面世,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力批判。此外,还有一些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在学术的建树上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例如,金岳霖在认识论和逻辑的研究方面,王国维、朱光潜在美学的介绍和研究方面,杨仁山、欧阳竞无,吕澂在佛学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对于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 近代哲学 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