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线虫ring nematodes体环很粗、无角质膜鞘的一类植物根部外寄生线虫。属垫刃目、环科。 环线虫体形大多较为粗短,体环很粗,33—200环。食道前部与后部融合,且后部很大成高度发达的肌质。雌虫口针粗大,雄虫口针退化或缺。阴门靠近虫体后端,卵巢单个,前伸。根据英国西迪克(M.R.Siddiqi)1986的分类系统,属于环线虫的类群包括大阴茎亚科的大阴茎线虫属、轮线虫属、小环线虫属、唇盘小环线虫属、不正轮线虫属、环亚科的环线虫属、培克线虫属和Crossonema属。其中尤以大阴茎线虫属、环属和轮属较为常见和重要。 大阴茎线虫属(Macroposthonia) 雌虫中等大小,长300~780微米。体环数40~150。粗,后缘圆,平滑、呈圆锯齿状。唇区具2~3个环纹,常不缢缩,假唇极退化,侧唇几乎缺,具亚中唇瓣,突出而彼此分开,第一唇环常退化成唇盘。阴唇开张,向外直伸,前唇裂片状或棘状,尾圆或尖。雄虫侧区4条侧线(奥斯坦布林克大阴茎线虫具2条)。幼虫环纹平滑、圆锯齿状或具纹饰,但缺鳞片、棘或其它附属物,四龄雄虫无口针。此属约有90个有效种,其中的弯曲大阴茎线虫可寄生并侵害桃、水稻、小麦、菜豆、三叶草、康乃馨、光滑冬青等多种植物,引起根部皮层组织坏死。还可与其它微生物形成复合侵染。中国还发现寄生花生并引起花生黄矮与减产。此外,异扁大阴茎线虫、球头大阴茎线虫、俄尼大阴茎线虫等为害桃、水稻等作物。 轮线虫属(Cricone moides) 雌虫体长300~1 000微米。体环48~153,圆锯齿状,粗糙或平滑,具圆形外轮廓。唇区具2个环纹,比体环细,但形态与体环并无显著不同。亚中假唇裂片状,在侧面相融合(背和腹假唇裂片部分融合)。侧假唇退化。口针坚硬或部分可弯曲。阴门唇关闭,圆锥形(前唇无饰物、不外伸)。阴道直。尾端圆锥形、凸圆锥形或半球形。雄虫唇区圆,侧线4条。交合伞明显,位于近尾末端。幼虫体环圆锯齿状,有时平滑,但不具鳞片或棘。四龄雄虫缺口针。此属线虫在病害中重要性不大。但日本今村(Imamura)1931年发现柯马巴轮线虫为害日本的水稻,造成稻根肿大。中国广东、辽宁、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作物根周围也发现轮线虫的寄生。 环线虫属(Criconema) 雌虫体长200~760微米。体表环纹数37~134,圆或向后翻,具平滑或锯齿状缘。唇区具两个环纹,唇区高,具6个假唇。亚中唇不发达或通常缺。口针长45~132微米。阴门关闭,从阴门至尾端体环数3~21个。VL/Vb0.5~3。尾圆锥形,尖或圆。雄虫侧区具3~4条侧线。具交合伞但低平或缺。四龄幼虫具8~18排鳞片,每一鳞片顶端有一尖棘。环线虫属常见于一些树木的根部或根围。 环线虫ring nematodes垫刃目。体环特别显著的无鞘线虫。包括早期的环线虫属 (Criconema)和轮线虫属(Criconemoides)。相当于当代分类系统中的环亚科线虫(Criconematinae)。1988~1989年卢弗(Loof)等分本亚科为环属、轮属、中环属(Mesocriconema)、犁沟属(Oama)和半轮属(Hemicriconemoides)等12个属。环线虫体长极少超过0.8 mm。体环33~200道。雌虫和幼虫香肠状至梭形。角质膜厚,无侧带,体环下弯,环上有或无鳞片。口针发育良好,针干长10~12μm,常显著短于针锥,基部球锚状。食道环型。雌虫单生殖管,伸展,阴门约在体后部90%体长处,无后阴子宫囊,尾短,圆形或锥状。雄虫线状,角质膜较薄,有侧带和刻线2~4条,体环常圆,无口针,食道退化。交合刺毛刺状。交合伞小,亚端生或无。环线虫都是根系迁移性外寄生物,与木本植物关系最密切。雄虫不取食。弯曲中环线虫(M.curvatum (Raski) Loof et de Grisse)在中国广东省危害花生。其他重要虫种尚有外盘中环线虫〔M.xeno-plax (Raski) Loof et de Grisse〕和摩格轮线虫〔Criconemoidesmorgensis (Hofmanner)Tay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