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化
环保设施运营的企业化需要从以下层面进行考虑:
❶立足公益的根本性。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看,环保设施运营是一项利在长远、功在千秋的事业。发展环保设施运营应该立足这样的基本原则,即从工作起始点就要具有战略的高度,要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提高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战略性,引导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为振兴国家经济和保护地区环境贡献力量。
❷经营管理要立足创新。环保设施企业化运营要与国家发展的整体和局部每一阶段上的社会现实、科技水平紧扣在一起的,要力求技术上的创新,努力进行科学研究提高运营的科技含量,提高服务质量; 要力求资金来源的创新,做到多渠道吸纳环保设施运营与发展的资金;力求环保设施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创资金和业务双主管。
❸离不开政府重视、支持。环保设施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离不开政府给予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政府应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给予适当的运营经费补贴,解决其更新改造的资金需求。
❹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多种经营方针。这是环保设施企业化运营的长久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其基本制度,环保设施运营应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探索多种经营方针,尝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团化发展等多种运营新思路,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约束自己,走出一条持续创新、稳定发展的企业化道路。此外,政企分开、政府城建主管部门宏观管理与监督是企业化运营的前提。
污水企业化本身就是一种政府行为企业化的尝试,通过改革政府管制体制,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适应促进竞争目标的实现,把政企合一的管制体制改革成为政企分离的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经营活动的竞争主体,而政府则成为市场竞争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企业化运营初期,政府城建主管部门及税务部门应从电费低价格及减免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优惠与支持。而排污收费价格的实现是企业化运营的关键。企业只有进行详细运营机制研究,进行用户付费意愿调查及支付能力分析,按照排出废水的水量和水质的实际状况,才能实行综合指标计费法进行收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及处理工艺的选择是依据污水排放系统的水量与水质而确定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成本的组成不仅与各工厂企业排出污水的水量有关,而且与各工厂、企业排出污水的水质有更直接的影响。为此,排污收费不能单纯从排出水量的多少来计费,而且还要根据排出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多少一并计费,对排放污水量小而且污染物含量低的工厂,企业收费单价相对要低些,对宾馆、饭店的收费要高于工厂、企业的收费价格,对居民的收费价格要低于工厂、企业的收费价格。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及经济能力制订相应的水价及征收途径,落实排污水价征收的责、权、利,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水价保证措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