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铎行书临王筠寒凝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铎行书临王筠寒凝帖 王铎行书临王筠寒凝帖清。绫本。纵186.8厘米,横50.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王铎(明万历二十年—清顺治九年,即公元1592—1652年),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嵩渔、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今河南洛阳东北)人。天启二年,即公元1622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经筵讲官等职。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5年)授礼部尚书。福王时授以东阁大学士,顺治间官礼部尚书,卒谥文安。工诗文,擅画山水兰竹,其楷、行、草、隶书均精,楷书从师钟繇,行草则继承了“二王”的秀逸灵劲,米芾的潇洒,而又自成一家。其行草书如天马行空,秋鹰冲霄,一无羁绊。大幅则落墨迅疾,笔力矫健,长于布白,凌厉无前。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路、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与时风另树一帜。曾自认为“书不宗晋,径入败道。”他又论书法:“书法之始,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又曰:“凡作草书,须有登吾嵩山绝顶之意。”清玉宏撰《砥斋题跋》曰:“文安学问才艺,皆不减赵承旨,特所少者,蕴藉耳。”清倪灿《倪吾杂记笔法》记王铎自定字课:“一曰临帖,一曰应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云:“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曰:“京居数载,频见孟津相国书,其合作者,苍郁雄畅,兼有双井天中之胜。”传世作品有《拟山园帖》、《王铎草书诗卷》。《清史稿》卷七九有传。此幅行书是临南朝梁王筠《寒凝帖》:“筠和南至节过念慕深至情不可任寒凝道体何如想此清豫弟子羸劳每恶惙弊何理眷清勤比日来叙遣王筠和南起哉表弟一噱。王铎丁丑六月。”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王僧虔之孙。王筠《寒凝帖》曾被刻入《淳化图帖》卷四。王铎写《寒凝帖》已全然不是临摹,而是发挥自己特长的创作。王铎书《寒凝帖》,通篇行、草相间,运笔纵横牵制,连绵不断,笔势宛转自如于和谐流畅之中,有一气流注的强烈运动感,给人以艺术内涵。帖后王铎署年“丁丑”(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是王铎46岁时所写。 ☚ 傅山草书高适五律 王铎草书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