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青卞隐居图》
立轴,纸本,水墨。卞山在浙江吴兴县西北约十八里处。王蒙此图深得卞山奇伟苍翠之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中危岩高耸,万壑千岩,密树层层。一挂瀑布从山中辗转流出,曲折回转; 近景处涧水潺潺。溪边古树高大苍茂,郁郁葱葱。一老者携杖漫步于幽幽小径。山势迤逦而上,中景左方有茅舍两间,便是隐士所居之所。
此图给人突出的感觉,就是布局繁杂,笔墨稠密。然而却在苍莽中见出秀润,稠密中见出灵动。
此卷结构严谨,巨岩山石相互重叠掩映,在狭长的条幅中自下盘旋而上,圆形巨石相抱合形成山顶。岩石纯用解索皴,四周皴笔,由淡加浓,再擦以焦墨。中夹大量淡墨疏笔的矾头 ,疏密相宜,澹荡舒宽,极有韵致。从中可见作者继承发展了巨然、郭熙的用笔用墨之法,自成一家。山石上散散洒落圆笔或破笔的苔点,似乱不乱,更添了画面生气。整个画面气势雄伟,浑厚华滋,沉郁深秀,是王蒙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王蒙 《青卞隐居图》
王蒙(1301~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曾在山中隐居近三十年。元亡后出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一案受累,死于狱中。他学画从小受外祖父赵孟頫影响。后逐渐形成独特的面貌,是元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