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蒙1308—1385

元代杰出画家。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黄鹤山樵,又署黄鹤山人、黄鹤樵者、黄鹤山中樵者,自称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系赵孟頫外孙。强记力学,工画山水,深受孟頫影响。又参酌唐、宋名家,而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故其画纵逸多姿,又往往出孟頫规格之外。生平不用绢素,惟于纸上写之。其得意之笔,常用数家皴法,山水多至数十重,树木不下数十种,径路迂回,烟霭微茫,苍茫深秀,虽千岩万壑,有雄伟之势,无迫塞之感。皴法解索,点苔用渴墨,别创一格。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亦善人物,尝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春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在元已称四大家之一。洪武初知泰安州事,尝与会稽郭傅、僧知聪,观画胡惟庸第。惟庸伏法,蒙坐事被逮,瘐死狱中,时年七十八。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夏日山居》、《秋山草堂》、《花溪渔隐》、《葛稚川隐居》等图。

王蒙

重溢的喷泉——记邓友梅、从维熙、王蒙、刘绍
钟惟中国青年报1980年9月6日
记王蒙
春华秋实——记作家王蒙
话说王蒙
文学与我——答《花城》编辑部某某同志问
王蒙创作道路探索
他在当今中国文学中的位置——为你我都熟悉
的一位作家剪影
秦兆阳
陈允豪等
冯骥才
王蒙
李美容
陈孝英
艺丛1980年创刊号
人物1981年6期
文汇月刊1982年7期
花城1983年4期
温州师专学报1984年2期
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1期
时代、文学、作家——王蒙论(上、下)
向外国朋友们介绍王蒙——王蒙选集《相见时
难》英文版序
张韧
李子云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85年2、3期
女作家1985年2期
王蒙与庄子
苏联汉学家评王蒙、谌容、冯骥才
王蒙老师剪影
王蒙研究述评
中国当代文学一瞥——谈王蒙和他的作品
张啸虎
李聃编译
艾克拜尔·米吉提
成理
(日)相浦杲著 胡
金定译
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3期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85年10期
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10期
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3期
译海1986年5期
王蒙和他的房东
作为文化现象的王蒙
王蒙与意识流文学东方化
作家王蒙再次被任命为文化部长
王蒙辞去文化部部长职务
著名作家王蒙频繁出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周志卓
吴炫
李春林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民族作家1988年6期
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2期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7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3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17页

著名作家王蒙《王蒙文集》出版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委员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15页
文坛百家:作家王蒙赴美讲授文学史课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290页
王蒙(1934— )廖盖隆等主编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30页

1

(词)元·王蒙

花如雪。

东风夜扫苏堤月。

苏堤月。

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唐江上潮声歇。

江边杨柳谁攀折。

谁攀折。

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按:珊瑚木难卷七
王蒙

王蒙1934—

小说家。河北南皮人。1948年在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到北京团市委工作,先后任北京市东四区团委副书记、四机部七三八厂团委书记。1953年开始写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曾下放到新疆。1979年调回北京,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文化部部长等职。后为专业作家。新时期创作小说极多,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蝴蝶》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他思想敏锐,努力创新,艺术上采用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技巧,运用灵活洒脱的语言和意识流手法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产生很大的影响。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活动变人形》《青狐》《“季节”四部曲》,中篇小说集《名医梁有志传奇》《加拿大的月亮》,中篇小说《相见时难》《冬天的话题》《要字8679号》,短篇小说集《深的湖》《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妙仙庵剪影》,散文集《橘黄色的梦》《访苏心潮》和诗集《旋转的秋千》等。有《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选》《王蒙选集》。

☚ 李学鳌   刘绍铭 ☛
王蒙

王蒙1308—1385

元代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末官理问,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受胡惟庸案牵累,病死狱中。外祖父赵孟頫、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征,皆元代著名画家。蒙得家法,强记力学,能诗文,工书画。尤擅长山水,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 径路迂回。画风苍茫深秀,虽千岩万壑,有雄伟之势而无迫塞之感。常用多种皴法作画,尤善用解索皴和渴墨点苔,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甚大。倪瓒曾题其画曰:“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亦善画人物。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存世画迹有《秋山草堂图》、《夏日山居图》、《青卞隐居图》、《花溪渔隐图》、《谷口春耕图》等。

☚ 倪瓒   王绎 ☛
王蒙

王蒙?—1385

字叔明,湖州(今属浙江)人。王国器子,赵孟烦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兼善人物,有“秀润清新”之誉。元末官理问,遇乱弃官,隐居仁和黄鹤山,自称黄鹤山樵。入明,知泰安州事。胡惟庸狱兴,蒙坐与惟庸有交,被逮,洪武十八年瘐死狱中。《明史》卷二八五有传。词存《忆秦娥》南方怀古一首,见《珊瑚木难》卷七。

☚ 赵汸   王逢 ☛

王蒙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长于北京。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从事共青团工作。1953年创作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曾引起强烈的反响。近几年发表许多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评论等,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和《春之声》、《蝴蝶》等分别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王蒙

元代画家。1308或1301年生,1385年去世。湖州(今属浙江)人。工人物,尤擅山水。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1364年作《竹石图》轴(77.2cm×27cm)。1365年作《夏山高隐图》轴(149cm×63.5cm)。1366年作《青卞隐居图》轴(140.6cm×42.2cm)。1368年作《夏日山居图》(118.4cm×36.5cm)。《太白山图》卷(27.6cm×238cm)。《竹枝图》卷(34cm×76.4cm)。《秋山读书图》(132.4cm×55.4cm)。《葛稚川移居图》(139cm×58cm)。《丹山瀛海图》卷(28.5cm×80cm)。1343年作《东山草堂图》。《谷口春耕图》轴(124.9cm×37.2cm)。

王蒙

439 王蒙1301一作1308—1385

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晚年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元代画家。吴兴(今属浙江)人。明初出任泰安知州,尝与友人观画于胡惟庸第,因胡案受累冤死狱中。幼聪颖好学,善诗文,千言立就。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早年受外公赵孟頫指授,后学董、巨,终能不为赵氏所范,不为古人所囿,参酌自然界真山真水,岸然自成一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平生罕用绢素,惟纸写之,得意之作,常用数家皴法,多至数十重,树木不下数十种,径路迂回,烟霭微茫,曲尽山林幽致。善用解索皴,渴墨点苔,郁然深秀,得苍茫之致。倪瓒题其画赞曰:“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存世画迹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秋山草堂图》等。

☚ 倪瓒   王绛 ☛
王蒙

王蒙1308—1385

元代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外孙。元末曾为“长史”、“理问”,明初官至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受累冤死在狱中。诗书画全能,精工山水,兼擅人物。他的山水画,面貌丰富多彩,有的以笔见长,有的以墨取胜,有的以色感人。山水师董、巨,又广采唐宋名家之长,参以己意,变董、巨用圆笔轻拖、笔道直拉而下的披麻皴为侧笔旋转下拉的解索皴,行笔如写篆书。喜用浓墨、焦墨,但墨不掩笔,笔不碍墨,层次分明。构图多取全景式,境界幽深。画风与黄、吴、倪不同,三家尚简,王则尚繁,苍茫浑厚。存世作品有《丹山瀛海》、《春山读书》、《谷口春耕》、《青卞隐居》、《葛稚川移居》等。

☚ 倪瓒   戴进 ☛

王蒙

王蒙1934—Wang Meng

当代小说家。原籍河北省南皮县,生于北平。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青年作家。早期发表了短篇小说《小豆儿》、《春节》、《冬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文化大革命后”发表了《春之声》等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等中篇小说和《青春万岁》等长篇小说。还有小说集《冬雨》、《深的湖》和文艺评论集《当你拿起笔》、《漫话小说创作》等。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早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它敏锐地针砭50年代区委组织部门存在的消极因素与不正之风,表现反官僚主义的主题。它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了思想性格复杂的刘世吾形象。刘世吾是官僚主义者,但不止是一般的官僚主义者。他本来有理论、有能力、有经验,是经受过革命实践锻炼的足以胜任工作的干部;但是在和平的环境里,他思想上逐渐有了灰尘、锈斑、污垢,对一切都已冷漠,对事业已丧失热忱和责任感,无论面对什么他都只认为“就那么回事”,因此他不止是有官僚主义习气与作风的官僚主义者,而且是革命意志已经衰退的蜕变者、演变者。
《春之声》和《蝴蝶》是王蒙“文化大革命”后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的代表性小说。《春之声》着重抒写主人公岳之峰坐闷罐子车返乡探亲的一段心理历程,它沿着岳之峰的意识流动浮想联翩,充分表现对新时代转机的喜悦心情。《蝴蝶》也同样沿着意识流动的轨迹,展示主人公张思远对自己30年来大起大落的政治生涯和人生道路的反思,他总结的教训是:作为身居要职的干部,无论何时,都应以公仆身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文化大革命”后,王蒙是形式革新的探索者。他由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与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手法相结合;他在保持作品总体倾向和鲜明时代感的前提下追求主题的多义性;他由以情节结构为主到以心理结构为主,这种心理结构是放射型、跳跃性、自由式的,不但突破了时空限制和加快了节奏,而且增加了情意的密度和涵量;他由表现艺术的单纯到对表现艺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着重透过心灵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比喻象征、杂文相声等多种艺术手法综合运用。

☚ 汪曾祺   刘绍棠 ☛
王蒙

王蒙?—1385Wangmeng

元代画家。字叔明,湖州人,赵孟頫的外孙,元末曾做小官,后隐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任泰安知州,因胡惟庸案被诛连,死于狱中。他画山水多表现隐居生活,但运笔和写景富有层次变化,章法稠密,景色郁然深透,并能画人物。他的《青卞隐居图》描绘浙江吴兴县西北卞山碧岩胜地景色,采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上危石高耸,万壑千崖,密树层层,瀑布高悬直泻。山间茅舍数间,山头草木葱茏。近景树木参差相错。此画用淡墨勾石骨,由淡而浓,层次加深;先用湿笔,然后用干笔皴擦,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整个画面气势雄伟,表现了江南溪山湿润体滋、沉郁深秀的气象,寄托着画家的隐逸思想。王蒙的传世作品还有《春山读书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等。

居图王蒙

☚ 倪瓒   柯九思 ☛
王蒙

王蒙1308—1385

元代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元末避难浙江黄鹤山而得此号),又称香光居大。浙江吴兴人。元末任长史、理问;明初官至泰安州事,因明当朝宰相“胡惟庸案”受株连冤死于狱中,卒年77岁。其外祖父赵孟𫗲、外祖母管道升,都为元代画家。王蒙敏慧力学,诗书画全能,精山水,擅人物,画从其外公之风韵,又博及唐、宋名家,并参以己意,其画纵逸多姿,笔墨苍楚。作画喜用焦墨、浓墨,但笔不碍墨,墨不掩笔,构图多取全景,层次分明,境界幽深,烟霭微茫,郁郁苍苍。为元代四(画)家之一。传世佳作《青卞隐居图》(纸本墨笔,藏上海博物馆)描绘吴兴卞山碧岩胜景,危岩高耸,万壑千崖,密树层层,瀑布高悬直泻,溪从岩间涌出,山坳间草堂隐室,山头草木郁郁葱葱,吴显出江南润滋秀丽的之风姿,寄托作者的隐逸之思。此外有《春山读书图》(纸本淡设色,藏上海博物馆)、《葛雅川移居图》(纸本设色,藏故宫博物馆)等传世。

☚ 倪瓒   元代四大(画)家 ☛
王蒙

王蒙

王蒙 (1934— ),河北南皮人,生于北京。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初期,在北京市做团的区委会工作。1962调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助教。1963年调新疆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在新疆期间,曾在伊犁地区劳动锻炼长达7年之久,和农牧民朝夕相处,学会了维吾尔族语言。1973年调回新疆自治区文化局。1975年到自治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工作。1978年调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任书记。1985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6年,以 “荣誉客人” 身份出席了国际笔会年会。曾任文化部部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中篇小说《布礼》、《相见时难》、《杂色》、《蝴蝶》,短篇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夜之声》、《风筝飘带》、《深的湖》等。

☚ 浩然   蒋子龙 ☛
王蒙

王蒙1934~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长于北京。1945年在中学学习期间接近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入党。从1955年开始,发表包括曾引起强烈反响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在内的几篇短篇小说,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改正后回到北京。1980年后发表了一批在小说观念和艺术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索的作品,有《夜之眼》、《说客盈门》、《风筝飘带》、《海的梦》以及先后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的《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蝴蝶》等作品。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写于1958年,作品通过对建国初期北京一群高中男女学生的亲身感受、友谊与欢乐、烦恼与波折,展现了年青一代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崭新风貌,以及整个新中国朝气蓬勃的美好景象。当时仅在报刊选载; 1979年出版后,曾被广大青少年读者评为“我最喜爱读的书籍”之一。

☚ 从维熙   李乔 ☛
王蒙

王蒙1308—1385

元书画家。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黄鹤山樵,又署黄鹤山人,自称香光居士,吴兴(浙江湖州)人。明洪武初,任泰安知州。敏于文,强记力学,能诗文,自成风格。工书法,尤擅山水。早年受外祖父赵孟頫影响较大,又博览唐、宋名家,而以董源、巨然为宗,故其纵逸多姿,自成一家,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初亦享盛名。早年曾深山隐居30年,40岁以后作品,都以“万壑在胸”作基础。在泰安时,面泰山作画。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密体,郁然深秀,又得苍茫之致。且风格多样。生平不用绢素,惟于纸上写之,其得意之笔,常用数家皴法,别创一格。为后来“新安画派”所特别重视。存世作品有:《层峦萧寺图》、《具区林屋图》、《绝壑飞流图》、《山桥清望图》、《花溪渔隐图》、《谷口春耕图》、《秋山草堂图》等。

☚ 王溥   王磊 ☛

王蒙?—1385

元杰出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吴兴(今属浙江)人。赵孟頫外孙。元末官理问。战乱中弃官,隐居临平(今属浙江)黄鹤山中,自号黄鹤山樵。明初出任山东泰安知州,后为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工画山水,受外祖赵孟頫影响,参酌唐、宋名家, 以董源、巨然为宗。而学古能变,自开门户。运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莽的气氛,尤为独到。取景多山重水复,屋宇、人物点缀得宜,曲尽幽深之致。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在“元四家”中仅次于黄公望。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夏日山居》、《秋山草堂》、《花溪渔隐》等图。

王蒙?—1385

元朝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 自称黄鹤山樵等,浙江湖州(今吴兴)人。赵孟頫甥。元末官理问,遇乱隐居黄鹤山。明洪武初知泰安州事,受胡惟庸案牵连,死于狱中。素好画,得孟頫法,颇能神似,更以唐宋名家王维、董源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孟頫规格之外;其得意之笔,常用数家皴法,山水多至数十重,树木不下数十种,径路迂回,烟霭微茫,曲尽山林幽致。或谓其山水师宋巨然,甚得其用墨法,秀润可喜。亦善画人物。是元末四大画家之一。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夏日山居》、《秋山草堂》、《花溪渔隐》等图。

王蒙

(元·至大元年——明·洪武十八年 1308~1385) 湖州人。字叔明,一字叔銘,號黄鶴山人,别號黄鹤山樵,又署黄鶴樵者、黄鶴山中樵者,亦稱香光居士。趙孟頫甥。元末官理問,亂世隱居仁和 (舊縣名。在今杭州附近)黄鶴山,游習詩、書、畫。明起,出任泰安知州。嘗訪胡惟庸私第,惟庸伏法,蒙坐事被執,瘦死獄中。其畫得舅氏孟頫法而神似之,繼入王維、董源堂奥,與倪瓚齊名,屬 “元季四大家”之一。對其書法,吴寬評價甚高,曰: “黄鶴山人,書當不在趙魏公下。”


王蒙書 (局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