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z·i(-),为i韵目,属i—er韵部。侧持切,平,之韵。
❶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

上一条: 下一条:
{}6591见「锱钻」

锱zi

古代的重量单位,四锱为一两。成语:“锱铢必较”。[锱铢]:形容极微小的数量。杜牧《阿房宫赋》:“取之尽~~,用之如泥沙!”(取之尽锱铢:连不丁点的东西都掠夺光。)

锱錙zī

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

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铢(zhu)必较。

锱zī

❶ 古代的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为一锱。
❷ 姓。

锱zī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重量單位(附) > 錙
錙  zī

古代重量單位名。六銖爲錙。《淮南子·說山訓》:“冠錙錘之冠。”高誘注:“六銖曰錙。”《說文·金部》:“錙,六銖也。”或說六兩爲錙。《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高誘注:“六兩曰錙。”或謂八兩爲錙。《禮記·儒行》:“雖分國,如錙銖。”鄭玄注:“八兩曰錙。”

锱zī

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淮南子·说山》:“有千金之璧,而无~锤之诸。”(锤:八铢为一锤。jiān诸:治玉之石。)

*錙zi

EFC5
❶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
❷姓。

古代重量单位。其值或说是六铢,或说是六两,或说是八两。《淮南子·说山》:“冠锱铢之冠。”高诱注: “六铢曰锱。”《说文·金部》、《孙子算经》卷上说法相同。《淮南子·诠言训》: “虽割国之锱铢以事人。” 高诱注: “六两曰锱。” 《荀子·议兵》: “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 杨倞注: “八两曰锱。” 三说不同。一般以六铢为锱。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

☚ 秤   铢 ☛

锱(錙)zī

 (古代重量单位, 一两的四分之一)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 equal to one fourth of a liang (两)
◆锱铢必较 fight over the smallest trifles; argue about little details; 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 be ex ̄ cessively mean in one's dealings; calculating and un ̄ willing to make the smallest sacrifice; count cents and pennies; dispute over every trifle [detail]; not to bate a penny of it; quibble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skin a flint; square accounts in every detail

锱zī

铢必较

锱(錙)zī

13画 金部 
(1) 古代重量单位,六铢(zhū)为一锱。
(2) 〈书〉比喻数量少: ~铢必较|~铢以求。

錙;隶zī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金,甾声。
【释义】《说文》:“六铢也。”本义是古代的一个重量单位,具体量值说法不一,一般从《说文》六铢之说,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因此锱、铢均是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锱铢必较]较:计较。锱铢那样轻的重量都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情都计较。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金 (jīn, gol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甾 (zāi).
【original meaning】 A unit of weight in ancient times. Zi and Baht were the small unit of weigh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