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中毒护理
锰是一种灰白色金属,为生活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锰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胃肠道吸收慢且不完全。锰中毒多为慢性。临床以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初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头晕、记忆力减退、嗜睡、表情淡漠、心悸、出汗、震颤等。继续发展可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统损害,典型的震颤麻痹症候群,肌张力增高或降低,“慌张步态”、动作不协调、“小书写”症、语言不清、口吃、“假面具”脸、闭目难立等。少数病人可有以感觉障碍为主的周围神经炎。吸入高浓度锰烟尘时可致锰肺炎。长期吸入锰尘可致锰尘肺。
(1) 精神及生活护理:慢性锰中毒病程长、症状多,情绪变化大,医务人员要以诚恳、和蔼、耐心的态度,鼓励病人以乐观精神与疾病做斗争。避免一切不良的刺激。锰中毒病人病情往往呈进行性加重,动作迟缓,行走不稳,上下楼梯、转弯、上坡、下蹲都很困难,因此病人起居饮食、洗漱、行动等需有人帮助。重症病人应采取安全保护,防止意外。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有感觉障碍时应防止外伤和烫伤等。
(2) 病情观察:除观察一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和神经症状外,在使用安坦、左旋多巴等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给予适当处理。氯丙嗪可加重锰中毒的临床表现,维生素B1能增加锰在体内的贮留,故不宜服用。
(3) 驱锰治疗与尿锰收集方法:参见“铅中毒护理”。
(4) 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坚持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根据病情编制适宜的锻炼项目,如卧床病人练习头部运动、仰卧起坐、上肢运动、抬腿蹬足、床上八段锦等。为防止肌肉痉挛或畸形;可做按摩、被动活动,用木夹板、石膏托等固定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轻症病人可作器械操、徒手操、蹬车、举哑铃、用拉力器、划旱船、打球、徒步行走,以及练习太极拳、气功等。或指导进行简单有趣的日常生活技能和手工操作,训练中应掌握劳逸、动静结合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5) 预防:在作业车间应有通风及吸尘装置,尽可能采用湿式或密闭化生产。定期监测车间空气污染浓度。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和定期进行体检。工人在就业前需进行体检如有神经系统、肺、肝、肾或甲状腺等疾病,即不应从事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