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绩

王绩585—644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后辞官隐居。入唐后以原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元年因病罢官,又一度调任有司,终辞去。晚年继承其兄王凝接撰《隋书》,亦未果而终。为人放诞通脱,纵酒如狂,自比嵇康、刘伶和陶潜,尝曰“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赠程处士》),“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过酒家》),表现出对现实之深刻不满与消极颓废心理。其诗受陶渊明影响,多以酒为题材,能摆脱浮靡时风,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闲适意趣,在当时尤为可贵。《野望》一诗是其代表作。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

☚ 魏征   王梵志 ☛
王绩

王绩590—644

一作王勣,误。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郡望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隋末大儒王通之弟。隋炀帝大业(605—617)年间,登孝悌廉洁科,任秘书省正字。因不乐在朝,乞署外职,除扬州六合县丞。以简傲喜酒,屡遭勘劾。大业十年(614),托言风疾,辞官还乡。后浪迹中原、吴越,大业十三年,复归故里。隋末大乱,绩客游河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应召入仕,以六合丞待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闻其嗜酒,特准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太宗贞观四年(630),其兄王凝因事得罪朝阁重臣,王氏兄弟皆抑而不用。绩遂称病退隐归里。贞观十一年,第三次赴选入仕,任太乐丞。不到两年,复挂冠归里。贞观十八年,自撰墓志铭,忧愤而终。有《王无功文集》。王绩生逢乱世,三仕三隐。仰慕阮籍、陶渊明,向往自然,寄情于酒,著《五斗先生传》、《醉乡记》等文以见意。其文骈散兼长,疏野有致,得魏晋文之神髓。其诗多以山林田园、琴酒为题材,描写隐居和饮酒的情趣,反映个人的生活理想和对现实的态度,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和全身避乱的归隐思想。真率自然,平淡质朴,气格遒健,直切生动,在内容、风格上与唐初宫廷诗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如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野望》,描写牧歌式的农村乐园,格调清宜,为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云:“其诗惟《野望》一首,为世传诵。然如《石竹咏》,意境高古;《薛记室收过庄见寻二十四韵》,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俳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间弗能别也。”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云:“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其山水田园之作上承陶渊明,下启王、孟,开盛唐田园诗的先河;质朴浅近的语言,为有唐一代通俗诗派的先兆,对唐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全唐诗》存诗一卷又四首,《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诗六十八首,断句二。事见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又《旧唐书》卷一九二、《新唐书》卷一九六有传。

☚ 魏徵   许敬宗 ☛

王绩585—644

字无功,号东皋子、无心子、五斗先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一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诗人。尝隐居于东皋。隋时曾为秘书省正宗,出任六合县丞。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人称“斗酒学士”。后弃官还乡隐居,贞观十八年卒。原有集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索引:王绩,无功,东皋子、无心子、五斗先生、斗酒学士。

王绩

王无功,隋人入唐,隐节既高,诗律又盛,盖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也,而人罕知之。(杨慎 《升庵诗话》卷二)

盖当武德之初,犹有陈隋余习,而无功能尽洗铅华,独存体质,又嗜酒诞放,脱落世事,故于情性最近。今观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无功朗散,其诗闲远。(屠隆《唐诗类苑序》)

诗之乱头粗服而好者,千载一渊明耳。乐天效之,便伤俚浅,惟王无功差得其仿佛。“陶王”之称,余尝欲以东皋代辋川。辋川诚佳,太秀,多以绮思掩其朴趣。东皋潇洒落穆,不衫不履,如“来时常道贳,惭愧酒家胡”、“家贫留客久,不暇道精粗”。至若“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真齐得丧、一死生之言。旷怀高致,其人自堪尚友,不徒音响似之。(贺裳《载酒园诗话》 又编)

彭泽、东皋,皆素心之士。陶为饥寒所驱,时有凉音; 王黍秫果药粗足,故饶逸趣,以九方皋相马法观之,顾不河汉。(同上)

绩为王通之弟,而志趣高雅,不随通聚徒研学,献策干进,其人品亦不可及矣。史称其简傲嗜酒,尝作《醉乡记》、《五斗先生传》、《无心子传》。其《醉乡记》为苏轼所称,然他文亦疏野有致。其诗惟《野望》一首,为世传诵。然如《石竹咏》,意境高古。《薛记室收过庄见寻诗》 二十四韵,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排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间,弗能别也。( 《四库全书总目》)

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然非入唐之正脉。(翁方纲《石洲诗话》 卷一)

王无功旷志绝俗,隋季弃六合丞,归耕东皋,作《五斗先生传》,酿藉诸田,隐偕子光,希慕柴桑、栗里之风切矣。其《石竹》一咏,雅见本怀,云:“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阙名 《静居绪言》)

其源出于程晓,应璩,性情疏放,发为心声,直质放言,有汉魏间意。唯无往复之致,故或朴而不雅。乱头粗服,不没其佳,唯其有真气耳。(宋育仁《三唐诗品》)

唐初诗大都承徐、庾之绪,唯绩诗独异。……世言唐诗自陈子昂始复古,未数绩诗,两《唐书》皆以绩入《隐逸传》。余谓绩诗实有复古之志,唯其力逊于子昂也。《四库提要》谓绩诗“唯《野望》一首为世传诵,然如《石竹咏》意境高古,《薛记室收过庄见寻诗二十四韵》气格遒劲,皆能涤除初唐俳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间弗能别也”,洵然。(玄修 《唐诗概说》)

王绩585—644

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省龙门)人。隋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弟。出身世家,官职不高,自叹“才高位下”(《自撰墓志铭》)。隋末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隋将亡时,托病辞官回乡。唐高祖武德初年,应诏到长安,任门下省待诏。时省官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他待诏快乐否,答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唐才子传》)。后由三升加到一斗,故时人号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因足疾回乡,隐居于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王绩以诗赋著名,其文集名《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其思想表现很复杂,也很矛盾,倾向于老、庄、道家的清静无为,《赠程处士》是为代表。性爱旷达,喜酒如命,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表现对现实不满,但也流露出颓废消极思想。
王绩是唐代第一个田园诗人。盛唐王、孟诗派的先驱。在田园诗上继承阮籍、陶潜,以平淡疏野的风格,自拔于当时浮艳轻靡的诗风,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加雕饰,《野望》是其传颂之作。他的诗不仅突破了齐、梁宫体诗浮艳轻靡的风格,而且扩大了诗歌表现的内容,在唐诗发展的最初阶段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王绩

王绩585—644

唐代诗人、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无功,号东臬子,时称斗酒学士。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文中子王通之弟。少与李播、吕才为莫逆之交,性简放,不喜拜揖。年15,谒杨素,占对英辩,一坐尽惊,目为神仙童子。薛道衡见其《登龙门忆禹赋》,以今之庾信相许。隋炀帝大进(601—618)中,登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乞署外职,除扬州六合县丞。因简傲喜酒,屡被勘劾,自叹“网罗在天,吾将安之”,遂托以风疾,弃官归里。唐高祖武德(618—626)中,诏征以前扬州六合县丞待诏门下省。太宗贞观元年(627),以太乐署史焦革善酿,求为太乐丞。后焦革死,旋挂冠归田,隐居东皋,不复出。王绩早年有用世之志,两度出仕,都失意而归。他向慕阮籍、陶渊明,寄情于酒,著《醉乡记》以见意。其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写隐居饮酒的情趣,往往于旷达之中,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感。其中《野望》一诗,是最早较出色的咏物寄怀之佳章。

☚ 王諲   王棨 ☛

王绩【同义】总目录


王绩五斗先生斗酒学士东皋子
王绩

王绩585—644Wang Ji

初唐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曾仕于隋,后隐居乡间,终生不仕。性简放,好饮酒,倾慕阮籍、陶渊明的风致,寄情于酒,据传日饮一斗,是“斗酒学士”。其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的情趣,往往于旷达中,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诗风清新朴质,意境高古,气格遒健,语言流畅自然,不仅突破了宫体诗的限制,而且也没有初唐诗歌的排偶板滞之习。其中《野望》一首,是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之一,最为人所传诵。其他如《醉乡记》、《五斗先生传》别具一格。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先驱。原有集5卷,后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3卷。

☚ 薛道衡   魏征 ☛

王绩585—644

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名儒王通之弟。隋时官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一度为太乐丞。不久即归隐。他向慕阮籍、陶渊明,寄情于酒,作《醉乡记》。诗多田园山水之作,朴实清新。其中《野望》是早期出现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为人称道。传有《王无功文集》五卷。

王无功集/东皋子集

☚ 颜氏家训集解   王无功集 ☛

王绩

王绩585——644

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尝居东皋,号东皋子。隋大业年间中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入唐,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曾任大乐丞。后弃官还乡。王绩早年有用世之志,曾两度出仕,皆因失意而归隐。因而每每寄情于酒,向往阮籍、嵇康和陶渊明,著《醉乡记》以见其意。诗以《野望》最为人所传诵。其文则骈、散兼长,雅有魏晋文章的萧疏风致。今存其集有《东皋子集》3卷和《王无功集》3卷。

☚ 魏征   李世民 ☛
王绩

王绩585~644

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时,任秘书省正字。入唐后,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归隐,过着纵酒放诞的生活。他倾慕和崇拜嵇康、阮籍和陶潜,作《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时人称其为“斗酒学士”。原有集5卷,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三卷。其诗常借酒抒怀,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和避世出尘的思想。有些描写山野风光的诗作,冲淡萧散,清新如画,如《野望》被闻一多誉为“初唐的第一首好诗”。王绩的某些诗篇,摆脱了齐梁浮艳诗风的影响,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

☚ 隋唐五代文学   卢照邻 ☛

王绩585~644

初唐文学家。字元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为六合县丞,唐贞观初(627年)曾为太乐丞。因“笃于酒德,颇妨职务”被劾,弃官还乡,隐居东皋。为人旷达,嗜酒如命。曾著《酒经》一卷、《酒谱》一卷。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诗风朴素自然,语言清新平淡,既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流露出颓放弃出的情调。如《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其萧散寂寞的心境。诗篇风格遒劲,一洗初唐重排偶讲骈对的呆板风气。文以《游北山赋》、《醉乡记》著名。代表作诗有《秋夜喜遇王处士》、《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春桂问答》等。有《东皋子集》行世。

王绩about 590~644Wang Ji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Works:Poem on the Pink,Wandering on North Mountain,Gazing into the Fields,Asking My Fellow Townsman When Yearning for Hometown at the Capital,etc.

王绩?—644

唐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弟。仕隋为秘书省正字,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后世乱弃官还乡,著书东皋。性嗜酒,时称“斗酒学士”。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儒家礼教,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语言朴素自然。也工文。作有《醉乡记》、《五斗先生传》、《无心子传》,并与其它著述合编一集为《东皋子集》。

王绩585—644

字无功。唐诗人。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自号东皋子。隋名儒王通之弟。隋时官秘书省正字。入唐,弃官在乡,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诗文中佛、儒、道的思想都有,风格质朴,感情真挚,对现实流露不满,但也有对人生消极的颓废思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