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猛1920—

河北盐山人
历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广州军区政委等职。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别名:宝田、效孟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少家贫好学,以贩卖畚箕为业。曾隐居华阴山,待时而动。桓温北伐入关,猛往见,扪虱而论天下大势,旁若无人,指出温离“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暗示彼有夺取东晋帝位的政治野心,温无言以对。后苻坚召见,谈话极为投机,坚比为刘备遇诸葛亮。坚称帝后,猛任中书侍郎、始平令。始平系随苻健入关之氐族贵族聚居地, “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为加强中央集权,猛以明法峻刑,整顿吏治,严惩当地不法贵族。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一年之中,五次升迁,遭氐族贵族的强烈反对。氐豪樊世恃功当众侮辱猛说: “君无汗马之劳,何敢专管大任,”并扬言杀猛,坚遂诛樊世。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谮毁猛,皆被坚贬黜。苻健妻弟强德饮酒后残害百姓,猛捕杀之,陈尸于市。随后数旬内,猛又诛杀氐族不法豪强二十余人,”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行大化。”深得坚之宠信,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攻灭前燕,镇守新占领的关东六州。后入朝任丞相,劝课农桑,兴修水利,重视生产的发展;广立学校,提倡儒学,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选贤任能,维护士族特权,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于是兵强国富。建元十一年病危,坚问以后事,猛建议勿伐晋。后坚伐晋,败于淝水,前秦遂瓦解。

王猛

王猛(1920—)
王猛(1920—)
廖盖隆等主编
星火燎原编辑部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29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二集第36页

王猛1920~Wang Meng

曾任国家体委主任。河北省盐山县人。1937年后长期在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任职。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1971年任北京军区副政委期间,调国家体委任主任至1974年底。期间他贯彻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解放大批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的体育干部,为恢复和发展体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977~1981年再度出任国家体委主任,主持召开了1977~1981年间的历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重建体育机构,在制定和实施新的历史时期条件下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后调任广州军区政委。曾获体育工作荣誉奖章。

王猛wáng měng

〖名词〗
前秦大臣,后为苻坚的谋士,字景略。起初隐居在华山,后应苻坚征召,出为中书侍郎(1)。《贾谊论》: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从古到今,人们称赞苻坚能在乡下平民之中识拔王猛。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政治家。字景略,北海剧县 (今山东昌乐县) 人。历任前秦京兆尹、司徒、录尚书事、丞相等要职,辅助苻坚统一北方。主张礼、法并用,礼治宁世,法治安邦。执法中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太后之弟强德“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王猛依法严惩。由于他的竭力辅助,前秦国富兵强。时人比之于管仲、子产。

王猛

王猛325—375

字景略,十六国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人。少贫贱,以买畚为业。他身姿俊伟,气度雄远,博学好兵书,怀有佐世之志,隐于华阴山以待其时 当桓温北伐攻入关中时,猛前往求见,一面谈天下大事,一面捉身上腻虱,旁若无人。桓温十分敬异,赠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他一起南至东晋,猛婉言谢绝。其后苻坚召见王猛,语及废兴大事,一见如故。及苻坚为前秦之主,以猛为中书侍郎,累迁为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又转司徒,录尚书事,余如故。苻坚对猛非常信任,听以便宜从事。对那些谗毁反对王猛的宗戚旧臣严加惩治。在苻坚的支持下,王猛大胆进行改革 他抑挫豪强,鞭杀恶吏,狠狠那些不遵守法令的王公贵族,认真整顿吏治。从此,“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他还提倡儒学,选举贤良,争取各族地主的支持。于是前秦政治安定,国富兵强。建元六年 (370),猛统兵灭前燕,留镇邺,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 不久,入为相、中书监,其它如故。建元十一年,猛病危,苻坚亲临探视,他建议不要兴兵伐晋。言终而死,时年51岁。赠侍中,丞相如故。谥曰武侯。朝野巷哭三日。

☚ 谢安   高欢 ☛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少贫,后为苻坚所重,官至司徒、录尚书事。他助苻坚整顿吏治,打击不法贵族,加强集权,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建元六年(370年)统兵灭前燕。旋任相国。病危时尚戒苻坚不可伐晋。

王猛

❶(325~375)十六国时前秦丞相。博学多才,精通兵书。桓温攻前秦入关中,邀他南行,拒之。苻坚慕其名,招为谋士。苻坚即位后,任中书侍郎,后又为司徒、录尚书事。严明法律,整顿吏治,选贤任能,抑制豪强,垦辟田畴,广植农桑,提倡儒学,使前秦国力大增。晋太和五年(370年),统兵6万,先后攻克前燕洛阳、壶关(山西长治),俘上党太守慕容越,打败前燕太傅慕容评。协助苻坚攻灭前燕,他留镇冀州,旋入朝为相。病危时,劝苻坚不要攻晋,未被采纳,苻坚终致兵败。
❷(19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直隶(今河北)盐山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军政学校队政治指导员,第115师343旅5团营政治教导员,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基干团政治处副主任,第6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1旅1团副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16军46师136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王猛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名臣。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字景略。少贫贱,以贩畚为业。博学好兵书,气度雄远。桓温北伐至灞上,他曾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发现桓非英雄,遂离去。及苻坚招请,一见便为知己,若刘备之遇孔明。一岁之中官职五迁,权倾内外。最后官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史称:“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晋书·王猛传》)。他宰政公平,首先整顿吏治,打击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还广建学校,提倡儒学,流放尸素, 拔显贤才。他曾多次率军东征西讨,为前秦统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辅佐下,前秦兵强国富,垂及升平。苻坚甚至认为,兴周的姜太公也比不过王猛。临终遗言,希望与东晋保持“亲仁善邻”的关系,而不宜兴伐。卒后葬礼一依汉大将军霍光故事, 谥武侯。当时朝野巷哭三日。

☚ 苻坚   苏蕙 ☛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人。少时贫寒,迁居魏郡(今河北临漳),曾以贩畚为生。王猛博学多才,尤好兵书,隐居华阴山,有治国之志。357年,苻坚即前秦帝位,以王猛为谋士,任中书侍郎。其时始平(今陕西兴平)为氐族贵族聚居地,豪右纵横,劫盗充斥。苻坚以王猛为始平县令。到位后,他加强法治,抑挫豪强,鞭杀恶吏,得到苻坚赞扬,一年中5次升迁。他整顿吏治,限制打击横行不法的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因而遭到氐族贵族反对。氐族豪酋樊世当众侮辱王猛并扬言要将王猛的头悬于长安城门。苻坚下令处死樊世。以后王猛任中书令、京兆尹等职,在数十天内又捕杀氐族豪强20余人,打击了氐族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开荒,开放山林川泽,任由人民樵采捕捞;注意兴修水利,发展交通,兴办学校。建元六年(370年),王猛率6万军队攻灭前燕,留镇邺城,统治关东6州。不久,入朝任丞相。在王猛辅佐下,苻坚先后占领汉中、益州和南中。十一年(375年)王猛病危,临终前告诫苻坚,东晋力量尚很强大,不可攻晋,而应巩固前秦统治。但却未被苻坚采纳,从而导致淝水之战的失败。

王猛

王猛325—375

字景略,北海剧(今寿光东南)人。出身贫寒,以卖畚箕为业。博学,尤好兵书。十六国时任前秦京兆尹、司徒、录尚书事、丞相等要职,辅助符坚统一北方。史载前秦“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被当时人称赞为夷吾、子产,“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他主张“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开始任始平县令时,不畏豪强,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豪强,鞭杀恶吏,深得符坚器重。后任京兆尹,执法更严,打击犯法者不论其身分地位,太后的弟弟贵戚强德“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王猛毫不容情,“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己陈尸于市”。随后,数十天内又杀氐族不法豪强二十余人。从此,“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符坚感叹说:“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王猛在严格执法时也有权变,他率军进攻前燕时,勇将邓羌违法,甚至竟“严鼓勒兵,将攻猛”。王猛不但没有惩罚他,还满足了他的要求,终于得其力战,夺取了战争的胜利。人评王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

☚ 王堂   王敦 ☛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郡(治今山东寿光南)人,居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少家贫,以卖畚为生。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隐于华阴山,敛翼待时。前秦皇始四年(354),闻东晋桓温入关攻前秦,往见,畅述天下事。后由吕婆楼举荐于苻坚,深受重用。岁中五迁,权倾内外。历任中书侍郎、始平令、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等。辅佐苻坚平外患息内乱,统一北方;整顿纪纲,禁奢侈,与民休养生息;明法峻刑,惩诛豪强,抑制权贵;广兴学校,崇尚儒学;劝课农桑,开放山泽之利等等,对前秦兴盛颇有贡献。建元二年(366),率军攻荆州北边诸郡,掠汉阳万户而归。讨平略阳羌人敛歧,收服陇西李俨。六年(370),率步骑六万攻灭前燕。升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镇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进爵清河郡侯。八年,返长安,任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临终,劝坚暂勿出兵东晋,并渐除鲜卑及羌人在朝廷的势力。谥武侯。

王猛

❶(325—375)十六国前秦宰相。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人。少好读兵书,善谋略。东晋将领桓温北进关中,猛与之见。后归苻坚,深受信重。坚即帝位,猛任职中书侍郎,转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参与军国大政,前后任职达十八年。为前秦势力加强出力甚大,成为苻坚重臣。后苻坚欲进兵东晋,猛因形势不利谏阻,但未被接受,苻坚军大败而还,前秦受损严重。后卒。

❷南朝陈大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出身名门。陈太建初入仕,随大都督吴明彻北征,以功封应阳县子,为晋陵太守,在郡有善政。陈至德初,为左骁骑将军。以平定岭南有功进爵为公,祯明二年(588),为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镇广州。陈亡,降隋,旋卒于广州。追封归仁县公。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出身贫寒。博学通兵书,隐居山中。桓温攻前秦入关中,他被褐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桓邀他南行,他不肯。后为苻坚谋士。寿光三年(公元357年),苻坚即位后,累迁司徒、录尚书事。他整顿吏治,压制豪强,奖励农桑,选拔人才,提倡儒学。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统兵灭前燕, 留镇冀州。不久,入朝为丞相。在他治理下,前秦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局面,苻坚将他比作诸葛亮。

王猛325—375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山东寿光东南)人。家贫,贩畚为生。善兵策,多谋略。拒绝桓温邀请,为苻坚所信用。君臣之际,犹如刘备与诸葛亮。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尚书令、丞相等职,都督中外诸军事,权重莫比。打击氐族豪贵,整顿吏治,选贤举能,强化中央集权。劝课农桑,提倡儒学,缮甲修兵,慎于刑政。前秦由此“兵强国富”。370年提兵击灭前燕。临终告诫苻坚切勿轻易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应翦除鲜卑及羌族豪贵权势,未被采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