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贲门痉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贲门痉挛

吞咽食物时,食管缺乏有效的蠕动,下端不能松弛,以致食物瘀积。表现为吞咽不畅,下咽受阻伴呕吐,胸骨后沉重不适。食道钡餐检查:见食管扩大,有液平面,下端呈鸟嘴状。治疗:轻者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无效者行食道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

贲门痉挛cardiospasm

即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痉挛

贲门痉挛

贲门痉挛又称巨食管症或贲门失弛缓症。本病是贲门部功能性缩窄,不易张开,故食物通过受阻,并在食管内淤滞,食管因而逐渐扩张、肥厚甚至屈曲延长。
目前有关贲门痉挛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下段食管的肌肉神经异常,其欧氏丛(Auer-bach's plexus)神经节细胞有退行性变或消失。动物实验发现:如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可诱发贲门痉挛;如果先切断交感神经,又可预防贲门痉挛的发生。
贲门痉挛患者的食管下段,在贲门上有一狭窄段,失去松弛功能;狭窄段长约1~3cm,也有长达7~8cm者。狭窄的近侧食管扩张,扩张的范围长短不一,可占食管的下三分之二,少数病例食管呈普遍扩张。在伸展扩张的过程中,食管可呈乙状屈曲延长,有的形成瓶状或纺锤状。病变进一步发展,食管纵行和环行肌层均增厚,但其蠕动排空功能减退。食物淤积于食管腔内,引起食管粘膜发生炎变,甚至溃疡。有时下段食管并发膨出型憩室,在少数病例,食管并发癌变。
贲门痉挛在我国农民较多于城市居民,男性略高于女性。从幼儿到中老年均可发病,以青壮年较多。
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吞咽不畅,反呕食物,胸骨后闷胀不适,体重下降。病史多较长,从几月到几年,也有几十年者。症状多为时轻、时重。病程进展多较缓慢,病员的精神情绪对症状有一定影响,食物冷热或某些刺激性食物可加重吞咽梗阻。病人采取多饮汤水的方法; 或者于饭后采取某种特殊体位,或摇动身体,以助食物通过贲门。由于病员长年如此生活,常能找出进餐规律和缓解方法,因此,虽有体重下降,但仍能保持其营养在一定水平。这点和食管癌、食管瘢痕狭窄有显著不同。
食管高度梗阻及扩张,特别是速食后,可引起呕吐。吐物可能是数小时前甚至一、二日前积存的食物,带有腐臭味。大量食物存积,引起病员胸部闷胀极度不适。呕吐后则症状减轻。因此,有些病员自己用手触咽后壁诱发呕吐。食物存积导致下段食管慢性炎症,从而加重临床症状。
长期下咽受阻,食物滞留于食管时,入睡后会有存积物反流入气管,引起反覆的吸入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这种吸入性肺内感染,往往治疗效果不著,经久不愈,而成慢性感染病灶。
在食管X线造影以及胸部平片上,常可见扩大的食管阴影,伴有液平面,纵隔影增宽。扩张的食管呈不同形态,轻者如长颈瓶状,重者呈乙状弯曲扩张,犹如巨结肠。贲门部食管狭窄,钡剂通过迟缓,下段食管贲门交界处呈鸟嘴状或漏斗状,边缘光滑平整,钡剂通过受阻或呈点滴细流通过贲门;有时可见贲门突然开放,大量钡剂通过。食管蠕动波弱或呈不协调的收缩波,几小时后复查仍见钡剂存留。
食管镜检查前须先做好食管冲洗,除去积存食物,以便于检查。镜下可见食管腔广阔,有巨大松弛的环形粘膜皱襞,食管壁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少数病例可见粘膜显著充血,伴有溃疡,偶见白斑。近贲门处下段食管逐渐缩窄,贲门像花瓣状收缩。食管镜通过贲门有困难,用探条则较易通过。
贲门痉挛宜采用综合治疗。早期轻症病员宜于保守治疗,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强调生活规律化。平时根据病员自己下咽食物的经验,仔细咀嚼易于消化食品,用适量汤水送下食物。食物温度勿过冷过热,餐后稍事活动,帮助食物靠重力入胃。解痉挛药物,阿托品及颠茄酊等,奏效甚微。食管扩张方法(采用探条、气囊或水银袋等)可缓解症状。经各种保守疗法无效时施行手术治疗。
中等程度以上的贲门痉挛,多需手术治疗。贲门成形术虽能扩大贲门通道,却破坏了贲门括约肌的机制,加重术后反流性食管炎(胃液反流入食管),最终导致下段食管瘢痕狭窄,因此这种手术已被淘汰。采用多的手术方法是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经胸后外侧切口,切除第七或八肋进胸,切断下肺韧带后游离下段食管,经膈肌食管裂孔,把膈段食管提入胸腔。纵行切开食管肌层达粘膜,长6~9cm,然后,切开膈肌,在腹腔内延长食管肌层切口,须越过贲门约3cm。术中要彻底切开肌层,不留有肌丝;注意勿伤粘膜,如发现粘膜破口,应立即修补。另外,膈肌做切口时不要切断食管裂孔,以保存自然括约肌的作用。同时做幽门成形术以促进胃排空,这些都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措施。过去经腹腔作贲门肌层切开,由于暴露差,切开肌层不彻底,解除狭窄范围不够,因此,术后效果不满意,近年已不多用。

☚ 食管憩室   食管镜检查 ☛
000130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