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照1859—1933河北宁河人 王照
王照
王照1859——1933字小航,號蘆中窮士,又號水東,河北寧河 (今屬天津) 人,1859年 (清咸豐九年) 生。10歲受教於叔父。1867年入庠。1891年辛卯科舉人。1894年甲午科進士,入翰林院爲庶吉士。中日甲午戰争爆發,回縣辦鄉團。1895年改任禮部主事。1897年創蘆臺小學堂。次年與徐世昌等創八旗小學堂。1898年變法維新,曾上書請皇帝、太後出洋考察,並專設教部,被光緒帝擢升爲四品京堂候補,賞三品頂戴。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1900年歸國,以臺灣和尚自稱,不久返津蟄居,改姓更名爲趙世銘。1903年在京創辦官話字母義塾。適逢友人以新黨被捕杖斃,自知不免,於1904年至步軍統領衙門投案,數月後,獲釋到保定創辦拼音官話書報社。1905年回北京,開辦官話字母第一義塾。1910年被封。1913年受北京政府教育部聘請,任讀音統一會會員,被推爲該會副議長。後因與議長吴敬恒意見不合而辭職; 段祺瑞當政時,曾入段幕,後隱居。1933年6月1日逝世。終年74歲。著有《官話合聲字母》,《拼音對文百家姓》,《官話字母字匯》,《東水集》,《官話字母讀物》等。 共1首 (词)清· 花光满,深屋隔帘重。 怪底游蜂能解事,碎雕窗纸透玲珑。 阵阵入香风。 共1首 (词)清· 新雨后,碧天长。 秋入苍葭一味凉。 独坐移时云水静,月钩斜挂柳梢黄。 共2首 (词)清· 林隙灯光明灭。 远岸暮钟敲彻。 风定碧云凝,托起一轮寒月。 清绝。 清绝。 照见满湖澄澈。 (词)清· 万树团圞笼雾。 旭影彤云遮护。 人起不惊鸥,负手堤边轻步。 清趣。 清趣。 领得一湖风露。 共4首 (乙卯) (词)清· 咫尺仙源有路,此中人不知秦(时筹安会正热闹。)。 数家临水自为邻。 三斗俗尘扑尽。 莫说蒹葭倚玉,忘形尔我无分。 绿杨宜作两家春。 沾得流风余韵。 (词)清· 雨润芭蕉叶大,凉秋百卉增妍。 草堂凝望树云天。 佳客空怀缱绻。 准备烟波载酒,不须书画盈船。 小航镇日自萧閒。 老柳根边系缆。 (庚申) (词)清· 二一庐前春满,先生报道迁居⑴。 林花惨淡鸟欷歔。 似怨薄情轻去。 不是薄情轻去,先生实被饥驱。 此閒老友赋邛须。 他日能无还顾。 (词)清· ① 录自《清代诗文集汇编·787册·三草删存·雪泥一印》 彭泽当年斗米,少陵此日渔翁。 北山倾黛腻波中。 浓蘸一竿翠重。 园果肥添雨雨,林花乱舞风风。 老仙不醉总颜红。 手摘金团如瓮(是日老人赠一柑,大径六寸。)。 共2首 (词)清· 山水气空灵。 两岸林峦列画屏。 倚枕滩声清刷耳,泠泠。 况复深宵月下听。 芳草未流萤。 对面楼帘卷水晶。 几处凭栏夜无语,冥冥。 高下疏灯影带青⑴。 (词)清· 信步绕湖边。 云懒山慵近午天。 柳岸荷塘度人影,萧閒。 梵宇钟声宕碧烟。 几折路回环。 逦迤行过竹素园。 池馆亭台数不尽,绵延。 鸡犬人家半是仙。 共1首 (词)清· 春雪初晴,远峰头戴斑斑白。 云山开廓。 高柳摇城郭。 移棹东西,一曲穿溪彴。 环湖宅。 水天不隔。 一点尘无著。 共1首 (词)清· 风雨满湖游未便,开轩静对荷塘。 摇摇数点泣新妆。 盖倾珠乱撒,蒲柳不禁凉。 枝蔓绕池杂疏密,透来一角湖光。 隔湖缥缈见青苍。 模糊城郭是,一抹绿烟长。 王照 直隶宁河(今属河北)人。字小航,号水东。光绪进士。曾任礼部主事,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百日维新期间,上书建议光绪帝游历日本,设教部尊孔子之教、兴中国之学等,请礼部代递,遭尚书怀塔布、许应騤阻挠。又具呈劾奏,谴责礼部堂官阻遏新政,声言如再不代递,即往都察院递之。9月4日光绪帝表彰其不畏强御,赏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戊戌政变起,被革职通缉,东走日本。曾仿日本假名,取汉字偏旁或部分笔划,拟定“官话拼音字母”。1913年任读音统一会副会长。著有《小航文存》。 王照1859—1933年字小航, 号芦中穷士, 晚号水东,河北宁河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年中进士, 点翰林。参与 “戊戌变法”, 事败后逃往日本。 有感于日本教育的普及和 “假名” 与汉字合用, 化装潜回国内后, 于当年 (1900年) 在天津创制 “官话字母”, 著 《官话合声字母》 一书, 署名“芦中穷士”。 1901年由留日中国学生在日本东京出版。1903年, 冒险到北京办 “官话字母义塾”, 由学生王璞任教员,他躲在屏后听课。1904年自首入狱。3个月后获释, 先后在北京、 保定办报、 办义塾, 一心一意推行字母。一直到1910年所办 《拼音官话报》触犯摄政王而被禁止。 1913年民国教育部召开 “读音统一会”,王照被推举为副会长,竭力主张推行拼音字。晚年定居北京德胜门内马家大院。 王照 178 王照1859—1933笔画式汉语拼音文字的制订者与推广者。字小航,号芦中穷士,又号水东。河北宁河(今属天津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入翰林。接受维新思想。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遭通缉出逃日本。1904年投案,数月后获释。1913年被推举为读音统一会副会长。他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功绩,主要是仿日文假名,并取汉字偏旁与部分笔画,制订了拼写北方话的最早的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官话合声字母”,同时在京津等地积极推广。1905年在京开办“官话字母第一义塾”,出版“拼音官话报”——《人人能看书》。1910年因触犯清摄政王载沣而使报纸被封,官话字母亦遭禁。但官话字母已在国内推行10载,遍及13省,声势之大,实属空前。他希冀以此普及民众教育,富强国家。著有《官话合声字母》、《官话字母字汇》、《水东集》等。 ☚ 卢戆章 罗振玉 ☛ 王照1859—1935近代汉字改革家。字小航。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清末赞成变法。戊戌政变后,到日本专心研究汉语拼音字母。仿日本假名,取汉字偏旁或部分笔划,拟定“官话字母”,曾流行于北方各省。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任读音统一会副会长, 曾依据他的《官话合声字母》提出方案。又著有《小航文存》。 王照1859—1933字小航,号水东,清末民初直隶宁河(属天津市)人。光绪进士。由庶吉士改官礼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百日维新期间,上陈转移观听之法。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等守旧迂谬,不肯代奏,他乃具呈劾其阻遏言路;且声言如不代奏,当径往都察院转呈。许应骙又上折劾他“咆哮署堂,借端挟制”;并谓其“请皇帝游历日本,系置皇帝于险地”,请旨惩办。七月十九日(9月4日)光绪帝将怀塔布、许应骙等礼部六堂官革职,表彰他“不畏强御,勇猛可嘉”,特赏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 “用昭激励”。戊戌政变后,被革职通缉,逃亡日本。二十六年潜回国内,致力于汉语拼音的研究,在天津创制《官话合声字母》 (“合声”即拼音),次年在日本出版,曾广泛流传于北方各省,成为近代汉字拼音最早的倡导者之一。1913年任读音统一会副会长。有《小航文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