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山水图轴
清。王时敏(见《王时敏仙山楼阁图轴》条目)绘。纸本设色。纵171.7厘米,横60.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幅浅绛设色,高峰耸峙,云烟浩渺。山间溪水长流,小径逶迤通幽,长松杂树掩映屋舍亭桥,是典型的王式构图,脱胎于黄公望。山石用中锋作披麻皴,横笔点苔,擦以赭石、青灰,苍润秀逸。用墨亦有董北苑的味道,明秀温润,烟云充盈,笔锋内敛,精纯而含蓄,人莫能到。山石以淡墨皴擦多次,又用焦墨积加,显得很浑厚。山脊与树干上轻染的赭石色增加了画面的亮度,重墨的苔点与树叶丰富了画面的层次,静穆而又充满生机。多皱的山脊富有节奏感,如山之交响曲。“浅绛”法即是在用墨色勾、皴之后,再用赭色与墨青墨绿在坡石山峦上略加烘染,使画面统一于一个绛赭的调子中,故称“浅绛”。它由一种技法变为一种形式风格,最后成为山水画分类的一种。左上款署:“辛丑秋日画于西田之稻香庵。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西庐老人>朱文印。辛丑为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作者70岁,此幅曾经清冠五、孔广陶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