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申鉴战国中晚期铜器。1973年江苏省无锡前洲高渎湾出土。折沿,平唇,口外侈,颈部略内束,下腹微鼓,圜底。通体纯素,仅颈腹部界以一道细褶线。通高25厘米,口径54厘米。鉴的颈部外壁刻有铭文1行30字: 我陵君王子申攸载造金监(鉴)。攸立(莅)岁尝,以祀皇祖,以会父兄。永用之官(馆),攸无疆。 我陵君即楚国我陵之封君,其地当在无锡附近。或以为可能与宜兴县东的义山有关,或以为我陵就是䣡陵,地在淮北。或主张此王子字申名攸,申与攸(修)均有“长”义。载,语首词。官读馆,指“祀皇祖”、“会父兄”之地。铭文大意是:我陵君王子申攸铸造铜鉴。王子申攸在莅临岁尝之礼时,用它来祭祀皇祖,馈食父兄。王子申攸无止境地永远在馆里使用它。此王子申攸可能是王子负刍,器之时代为战国末年。或主张其为春申君黄歇,初封淮北为我陵君,改封江东为春申君。另,材料发表后,有人在与上列30字正相对之平唇折沿背面又发现铭文5字,释为“王郢姬之鉴”。认为两处刻铭不是出自一人之手。由于未见照片或拓片资料发表,对此5字还不能多作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