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基王基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反往知来,洞若观火/声东击西,兵以利动/柔远在身,定众在心/先声夺人,兵贵神速/通权达变,临机决断/见机而动,适可而止 王基是曹魏著名智士,学问扎实,品行高洁,见识超拔,文武兼具,精通韬略,富有智谋。在稳定曹魏政权,反击东吴进攻等事件中,负有重大使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 王基字伯舆,东莱郡曲城(今山东掖县东北)人。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叔父王翁住在一起。王翁抚养王基非常尽心,王基也以孝敬叔父而被人称赞。十七岁,郡守征召他当了小官,不是他之所好,于是离职而去,来到琅玡郡境内游学。 黄初(公元220~226年)年间,王基被举荐为孝廉,授予郎中的职位。那时青州刚平定,刺史王凌特地上表朝廷请准让王基担任他的别驾,后来召为秘书郎,王凌又请求朝廷让王基回青州。不久,司徒王朗征召王基,王凌不让王基前去。王朗上书弹劾王凌说:“凡是家臣中的优秀者,就应进献给公卿宰辅,公卿宰辅臣属中的优秀者,就应该献给皇上而任职朝廷,因而古时候有规定侯伯贡士的礼制。现在王凌取用本应警卫皇宫的人臣,留任可充职尚书台的官吏,这很少听说过。”王凌还是不放王基。王凌被人称扬名声遍于青州,这也是因为王基协助赞和之力。 大将军司马懿征召王基,尚未到任,王基被朝廷提升为中书侍郎。 王基 王基字维则。清康熙三年(1666)武科举人,官都梁大司马。十五年中武进士,廷试技勇第一,后任大嵩卫守备,晋都司。 ☚ 王迪康 董正 ☛ 王基 王基?——261三国魏经学家。字伯舆,东莱曲城(今掖县)人。郑玄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入琅邪界游学,拜郎中,擢中书侍郎。时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常改易郑说。基据持玄义,与之抗衡,作《毛诗驳》,以申郑难王。对明帝盛修宫室,曾以“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为之戒惧。针对曹爽专权,风化陵迟,著《时要论》以切世事。随王昶击吴,于军事亦颇有见地。讨诸葛诞,基以本官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后转征东将军,进封东武侯。死后追赠司空,谥曰景侯。另著有《东莱耆旧传》1卷、《新书》五卷等,均佚。 ☚ 王骏 王道 ☛ 王基❶(?—261)字伯舆,三国时魏东莱曲城(今山东招远西北)人。年十七为郡吏,司马懿擢为中书侍郎。其学行坚白,掌统方任,垂称著绩。母丘俭、文钦作乱,诸葛诞反,均被其平之。官至司空,景元二年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