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寂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寂护 【生卒】:约700—760年 【介绍】: 意为“静命”,藏译名为“希瓦措”。 印度佛教晚期中观瑜伽行派的创始人、清辨中观自续派的追随者。据说是东印度人,曾任那烂陀寺住持。8世纪初,由于西藏地区土著宗教——苯教和佛教的斗争,藏王赤松德赞派人前往印度迎请寂护。寂护第一次来藏因受苯教势力的排挤,难以弘扬佛法,随即返回印度,临行前建议藏王赤松德赞请密咒大师莲花生(padmasa mbhava)来藏压服“巫教”。 第二次来藏后,和莲花生共同按照印度高翔寺的模型设计创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并为七名贵族子弟剃度授戒,建立了正式的僧团组织,奠定了藏传佛教的基础。据说寂护在西藏坠马而亡。 寂护是一位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进藏时把大量的经典和清辨的论著引进西藏。并在批判数论和其他佛教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想体系,后人称其为“中观瑜伽派”。 在《中观庄严论》中,他提出中观无自性,否认了当时各派所说的一与多,认为应该离一离多,从唯心无境出发,才能理解法无我(无自性),巧妙地把中观和瑜伽唯识思想融合为一体。在吸收唯识思想方面,寂护仍然坚持唯心无境和心境俱无的观点,认为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心显现的影像。从胜义谛上说心和外境都不存在。在因明方法上,他曾注释法称的《论议正理论》,较详细地解释了法称的因明观点。 主要著作有:《中观庄严论》、《真理纲要》、《中观庄严颂释》(2卷)、《二谛论释解说》(3卷)、《量真实性略颂》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