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右丞集笺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唐人别集注本。二十八卷。清赵殿成笺注。殿成字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与当时著名学者厉鹗、全祖望、杭世骏、王琦等交游。其著此书时与诸人研讨,书成,诸友为之作序。赵氏在《笺注例略》中自述成书过程曰:“间与友朋会集,质疑访逸,研榷是非,采其合者载之。”书中关于佛书之典的笺注,则多出于王琦的帮助。赵殿成之子秉恕在誊写书稿时“往往附注侧行”,亦为赵氏编入注内。是书自雍正六年(1728)写成初稿,至乾隆元年(1736)付梓,实为王维诗文注本的集大成之作。在赵注以前,王维集有南宋刘辰翁校本、明代顾可久《王右丞诗注说》六卷本、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集》十四卷本(诗十卷有注、文四卷无注)。赵氏兼采众本,收罗广泛,重新编成此本。前十四卷为诗,其中古诗六卷,近体诗八卷,大体按刘辰翁校本所有之篇目,比较可靠。第十五卷为外编诗四十七首,不太可靠,乃“别本所增及他籍互见者”(《笺注例略》)。十六至二十七卷依次收赋、表、状、文、书、记、序、文赞、碑、碑铭、墓志铭、哀辞、祭文、连珠、判等文章。第二十八卷为论画三首。卷末附录收有弁言、诗评、画录、年谱、诸家序文等资料。赵注的最大特点是详尽审慎,这为诸家序文所公认。李发枝序说:“其考核精当,能发前人之所未发,竟可自成一家诗说。”此书有乾隆二年赵氏原刻本。原刻本脱落颠倒和讹误之处很多。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原刻本排印,经叶葱奇勘校,订正了一些错误。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叶葱奇校点本。

☚ 高適诗集编年笺注   右丞年谱 ☛

王右丞集笺注

 诗文别集。二十八卷。唐王维撰。清人赵殿成笺注。成书于乾隆二年(1737年)。
 王维,字摩诘。生于武周大足元年(701年),卒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从其父起,寄籍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开元九年进士,为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为相,擢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扈驾不及,为叛军所俘。服药装哑,但仍被署伪职。两京收复后,以陷贼官论罪,责受太子中允。最后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右丞集笺注》为学者公认的最为完善的王集注本。注者赵殿成通过对当时流传的庐陵刘氏(须溪)、武陵顾氏(元纬)、句吴顾氏(可久)、吴兴凌氏(初成)四家王集刻本的比较研究,诗文分别依傍自以为最善的刘须溪(辰翁)、顾元纬(起经)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以意考证,补其脱缺。因为注释增溢,分卷更细。卷一至卷六为古体诗,卷七至卷十四为近体诗,卷十五为外编(诗),卷十六至卷二十七为各类文,卷二十八为画论。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并自撰年谱,作附录一卷,编为卷末。《笺注例略》说:“自十四卷以前之诗,皆须溪本所有者,其别本所增及他籍互见者,另编为外编一卷。”但学界对这第十五卷外编颇多疑议,有人认为可视为王维诗的不过二三首,其余均为他人作品。《全唐诗》即将此全部删去。又第二十八卷画论亦有人以为应属外编。
 王维是盛唐诗家中除李杜外的另一大宗。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写幽栖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园诗,他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派的领袖人物。就体裁而言,他各体皆擅,尤以五律为最。他善于把绘画的技法,巧妙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来。所以他的山水诗往往是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图画。粗略地说,他的诗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具有动静相形的画面感。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二,具有冷热相济的色调美。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第三,具有远近相映的层次感。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王维的山水诗如同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评价的:“诗中有画。”
 此外,王维在军旅、咏史、侠勇、讽刺、赠祝、送行、忆友等方面,亦不乏佳作。他的五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可与李白、王昌龄媲美。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静秀雅。七古则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
 王维诗文编集,《旧唐书》云代宗时王缙编次其诗四百余首。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十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十卷,后归陆心源皕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辰翁评点《王右丞集》(诗)六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十卷,附文集四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今陈贻焮有《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王右丞集笺注 - 文学词典 - 可可诗词网

王右丞集笺注

别集注本。二十八卷。清赵殿成撰。赵殿成(1683—1756),字武韩,一作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王维集旧注本有明顾起经撰《类笺王右丞集》,只注诗而不注文。

赵氏注本以元刘须溪校《唐王右丞集》六卷本所载诗文为断,加上别本所增及他书互见者,分为二十八卷;又以诗评、画录、年谱、序文等别为一卷,附录其后。王维的诗文固搜罗无遗,有关王维的各种资料评论也极为完备。赵氏注本功力甚深。撰者在《笺注例略》里自称“修饰历年,颇有涂抹”。可见其稿经过多年修改,雍正戊申(1728)定稿,成书于乾隆丙辰(1736)。注释过程中,赵氏和友人常相切磋,研榷是非。特别是王维一部分诗文涉及内典,顾起经注本于此多疏略不详。赵氏不精佛学,每有所注,常请教王琦。王寻章摘句,检出出处,对赵注帮助很大。

赵氏注本材料翔实,探奇索隐,考订精审,远胜过顾起经注本。如卷十四《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注“菩提寺”引《长安志》、《唐昭陵图》、《贾氏谈录》。注“凝碧池”引《明皇杂录》、《唐禁苑图》。又如卷二《瓜园诗》序中的“薛璩”,引《唐会要》及韩愈《薛君公达墓志铭》,疑薛据、薛璩本是二人,辨明《唐诗纪事》和钱谦益《杜诗笺注》作“薛据”之非。又如《偶然作》六首中“陶潜任天真”一首,末句云“肯愧家中妇”。“妇”,顾元伟本、凌本俱作“帚”,以为用《汉纪》“家有敝帚”的典故。赵氏据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南史》,认为“帚”当作“妇”,是指渊明续妻翟氏。这些考订确凿有据,很有说服力。赵氏注本还对某些诗的义蕴发表见解,或者辨析他人对王维诗的评论。这就高出于一般注家的仅仅征引故实和疏解字义。如卷七《终南山》诗,前人或以为是议时之作。赵氏引王琦之说,认为前人说法甚为穿凿。卷八《观猎》诗有“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二句,有人说:“曰‘忽过’,曰‘还归’,正见往反之易。”赵氏指出,诗人袭用《汉书》地名,不过是兴会所至,“何尝拘拘于道里之远近而后琢句。”卷七《香积寺》诗,赵氏指出其写景状物的高妙。诸如此类精当简洁的评论,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王维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王右丞集笺注》的不足之处,是某些地方过于繁琐冗长。如卷四《送从弟蕃游淮南》诗释“云梦”,引《周礼》、《尔雅》、孔安国《尚书》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水经注》、《史记》索引等;卷十九《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释“伏腊”,引《史记·秦本纪》、《说文》、《左传》、蔡邕《独断》、应劭《风俗通》等,均为叠床架屋。此外,某些地方征引典故未能深究原始出处。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举例说:“(阊阖)字见《楚辞》,而引《三辅黄图》,‘八荒’字见《淮南子》,而引章怀太子《后汉书》注”,因而称赵氏“未免举末遗本”。尽管赵氏注本有上述不足,但它在注释、考订、评论诸方面都超过旧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王维诗文注本。

有清乾隆刻本,近年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王右丞集笺注

诗文注。唐人王维(701—761)撰,清赵殿成笺注。二十八卷。殿成字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此本以古诗、近体分编,又析其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各为一聚,检阅方便。全书分诗十五卷,文十二卷,画论一卷。另有首尾各一卷。卷之首有两唐书本传、王维遗事及孟浩然、杜甫、储光羲、钱起、耿𣲗等有关王维之诗文。末卷为诗评、画论、年谱。赵氏注释态度谨严,于前人之注释,去取极有法度,故此本为各注本之最善本。有《四部备要》本。一九六○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清乾隆原刻本断句印行,以王运熙《王维和他的诗》(论文)代序。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别集注本。二十八卷。清赵殿成撰。赵殿成(1683—1756),字武韩,一作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王维集旧注本有明顾起经撰《类笺王右丞集》,只注诗而不注文。
赵氏注本以元刘须溪校《唐王右丞集》六卷本所载诗文为断,加上别本所增及他书互见者,分为二十八卷;又以诗评、画录、年谱、序文等别为一卷,附录其后。王维的诗文固搜罗无遗,有关王维的各种资料评论也极为完备。赵氏注本功力甚深。撰者在《笺注例略》里自称“修饰历年,颇有涂抹”。可见其稿经过多年修改,雍正戊申(1728)定稿,成书于乾隆丙辰(1736)。注释过程中,赵氏和友人常相切磋,研榷是非。特别是王维一部分诗文涉及内典,顾起经注本于此多疏略不详。赵氏不精佛学,每有所注,常请教王琦。王寻章摘句,检出出处,对赵注帮助很大。
赵氏注本材料翔实,探奇索隐,考订精审,远胜过顾起经注本。如卷十四《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注“菩提寺”引《长安志》、《唐昭陵图》、《贾氏谈录》。注“凝碧池”引《明皇杂录》、《唐禁苑图》。又如卷二《瓜园诗》序中的“薛璩”,引《唐会要》及韩愈《薛君公达墓志铭》,疑薛据、薛璩本是二人,辨明《唐诗纪事》和钱谦益《杜诗笺注》作“薛据”之非。又如《偶然作》六首中“陶潜任天真”一首,末句云“肯愧家中妇”。“妇”,顾元伟本、凌本俱作“帚”,以为用《汉纪》“家有敝帚”的典故。赵氏据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南史》,认为“帚”当作“妇”,是指渊明续妻翟氏。这些考订确凿有据,很有说服力。赵氏注本还对某些诗的义蕴发表见解,或者辨析他人对王维诗的评论。这就高出于一般注家的仅仅征引故实和疏解字义。如卷七《终南山》诗,前人或以为是议时之作。赵氏引王琦之说,认为前人说法甚为穿凿。卷八《观猎》诗有“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二句,有人说:“曰‘忽过’,曰‘还归’,正见往反之易。”赵氏指出,诗人袭用《汉书》地名,不过是兴会所至,“何尝拘拘于道里之远近而后琢句。”卷七《香积寺》诗,赵氏指出其写景状物的高妙。诸如此类精当简洁的评论,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王维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王右丞集笺注》的不足之处,是某些地方过于繁琐冗长。如卷四《送从弟蕃游淮南》诗释“云梦”,引《周礼》、《尔雅》、孔安国《尚书》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水经注》、《史记》索引等;卷十九《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释“伏腊”,引《史记·秦本纪》、《说文》、《左传》、蔡邕《独断》、应劭《风俗通》等,均为叠床架屋。此外,某些地方征引典故未能深究原始出处。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举例说:“(阊阖)字见《楚辞》,而引《三辅黄图》,‘八荒’字见《淮南子》,而引章怀太子《后汉书》注”,因而称赵氏“未免举末遗本”。尽管赵氏注本有上述不足,但它在注释、考订、评论诸方面都超过旧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王维诗文注本。
有清乾隆刻本,近年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 庾子山集注   山带阁注楚辞 ☛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28卷。(清)赵殿成笺注。有《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本,附赵殿成编《右丞年谱》。

☚ 王右丞集   李白 ☛

王右丞集笺注

二十八卷。《附录》二卷。唐王维(699—759)撰,清赵殿成(1683—1756)笺注。赵殿成字武韩,一作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平详见《画学秘诀》辞目。王维集旧有顾起经分类注本,但诗注不及文。赵殿成笺注王维文集,诗部分据元刻须溪本,文部分据顾起经明刻本,又考究了顾可久和凌初成二人注本。全书按诗文体裁分编,定为古体诗六卷,近体诗八卷,皆以元刘辰翁评本所载为断。外编一卷。各类杂文厘为十三卷,并为笺注。另外把有关王维的史料、年谱,历代对王维诗画之评论、题咏等,汇集成编,作为附录置于书后。赵殿成认为,其外编一卷,不是王维之作,而是他人之作混入王维集中。故在笺注《略例》中说“是编自十四卷以前之诗皆须溪本所有者,虽亦间杂他人之作,然概不敢损益。其别本所增见他集互见者,另为外编一卷。”说明这些诗不见于须溪校本,只见于其它版本,故置于编外以供参考。本书集赵殿成毕生精力而成,初定稿于雍正六年(1728),成书于乾隆元年(1736)。在笺注过程中,“钩稽考订,质疑访逸、研榷是非,采其合者载之。(《笺注略例》)”其对前人注本之疏误多有订正。然亦存在对典故、出处未能深究的不足。尽管如此,本书仍不失为研究王维较有价值的一部书。1961年中华书局曾出排印本,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8:01